传统生活与现代文明
2024-12-31王淦生
预测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族在向现代文明进发的同时,也告别了自由的山林、空灵的星空,辞别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否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发展,原本传统的生活就一定会消失?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预测理由
所谓传统,主要包括历史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也包括体现以上内涵的物质表现形式,如传统建筑、文化遗迹等。进入当代,伴随工业化基础上的信息化、智能化、法治化等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不断演进到现代,现代也会因历经时间凝练、成熟定型而逐渐变为传统,传统与现代是相对存在、相互转化的,同时也是不可分离的。总之,这道作文题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这是考生需要重视并充分体现的。
高分策略
文题所供材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走向现代文明时,是否应该完全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虽然我们不能固守传统,拒绝现代文明,但追求进步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过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启发我们,应在守好本和源、根和魂中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各种可能。
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应当在充分肯定和追求现代文明的前提下,论述我们对待传统文明应有的正确态度。我们要能充分揭示传统文明本身具有的价值。如果没有传统文明的根基,现代文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传统文明本身具有永恒的美,在现代文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很多传统文明不仅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成为“化石”,反而在人文、美学、经济等诸多方面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出极大的价值。当然,我们对待传统应持辩证的态度,应当摒弃传统文明中不合时宜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即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要在传承的同时对其作创新改造,使其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
热点素材
辩证认识传统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和参与融合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对于解决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纠正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偏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创造良好的生活品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须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精神动力、维系情感纽带、增进人格教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
◆素材解读
现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有的是量变,有的是质变。具有进步性的传统,能够对现代化起促进和补充、纠偏作用,对其则应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扬光大。许多历史传统能弥补和纠正现代化过程中的缺陷和弊病。
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与现代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内含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中国式现代化独特而鲜明的文化标识、精神气质、中国特色,作为深层的文明基因有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转化、拓展、完善。
◆素材解读
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应持有辩证理性的态度,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加以全面、科学的认识,在历史和实践的淘洗中,不断克服各自的局限性,将其中的积极成果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