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D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12-31崔芳
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审美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课时美术教学逐渐显露出教学内容碎片化、缺乏连贯性等局限性,在这一情况下,构建UBD教学模式为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框架。UBD模式起源于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主要强调教学的目的性和逻辑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这一模式,就像为教师绘制了一幅清晰的教学蓝图,首先明确了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其次根据预期结果设计相应的评估方式,最后精心安排学习活动,以预期目标为指引,构建大单元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更系统、更有深度的美术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概念解读
(一)UBD教学模式
UBD教学模式全称为Understanding by Design,即“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是由美国教育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理论,目的是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更高效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该模式强调从学生的成果和目标出发,反向设计教学活动,换言之,先明确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再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要想在小学美术大单元中构建UBD模式,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期望的学习结果,明确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第二阶段是考虑评价方式,设计可以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第三阶段是规划学习过程和教学活动,助力学生达到第一阶段确定的学习结果。通过这样的设计流程,教师能够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紧密围绕核心学习目标展开,同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使教学更有目的和效率。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简单地将知识点分割成零散的部分进行讲授。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或概念展开,通过深入探究这一主题或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全面、连贯的知识结构,将其运用于美术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并促进知识迁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UBD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推进学生高效学习
UBD模式是一种“以结束为开始”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从学生应达到的理解和表现目标出发,再反向设计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该模式强调“以终为始”,明确教学的具体目标,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迁移,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UBD模式构建大单元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会先确定希望学生达到的预期目标,再以目标为导向来确保教学活动和学习内容都围绕核心目标展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深化对美术的理解,实现高效学习。在上述UBD模式设计的三个阶段中,教师需要结合大单元内容系统地考虑教学的每个环节,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零散的技能训练,而是一个连续的、有机整合的过程,让学生既能在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又能通过评价和反思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为目标,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体验,精准推动学生高效学习。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特定的媒介、语言、形式和技艺等塑造艺术形象,反映自然、社会及人的创造性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由此可见,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领域,通过UBD模式组建大单元教学,能够促使教师更系统地设计教学内容,使其不再仅仅停留在技能传授上,而是更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UBD模式强调“理解”和“转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美术技能,还要理解艺术的内在含义,以及这些技能和知识如何与现实世界相连接。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该模式下的大单元教学使得课程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展示、评价和反思作品,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理解艺术作品,既能提高审美能力,又能深入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超越现有的理解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从而全面提升思维能力。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正如上文所述,UBD模式强调从预期学习结果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能够确保学生深刻理解并有效应用所学知识。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采用UBD模式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明确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更注重其实际操作与表现能力的提升。教师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过程,使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与反思,从而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理解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持续性和多元性的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反馈,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实践水平,从而获得艺术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三、UBD模式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在UBD模式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反向设定预期目标来指引大单元的内容组织、方法运用、评价反馈等环节的有序进行。本文主要以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圆圆的中秋》为例,分析UBD模式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包括“月亮,你好”“月亮的故事”“团圆的月饼”三个课时的内容,从观察月亮的变化到创编月亮为主题的故事,再到美味月饼的制作,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内容让学生既能从美术角度学习表现月亮,又能从文化角度感受中秋文化之美。
(一)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指明教学方向
在UBD模式下进行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明确单元核心概念与单元学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美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技能,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从中提炼出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单元核心概念,即“大观念”,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而学习目标是确保教学活动有的放矢的关键,在UBD模式下,强调从预期结果出发反向设计,因此在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时,教师需要清晰地定义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成果,制定出具体、可衡量,并且与课程标准紧密相连的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向,也有助于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美术。
在《圆圆的中秋》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认知水平,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月亮,你好”“月亮的故事”“团圆的月饼”三个课时的内容开展大单元教学,以“中秋”为主线,跨学科、多维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有趣的学科知识相融合,带领学生开启有趣、有味、有内涵的赏月之旅,从而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是美术作品常用的方法”这一“大观念”。从UBD模式出发,本单元具有很强的整合性,涵盖美术学科中的形状认知、色彩感知、手工制作等,还能融入文化传承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能够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将艺术创作与生活文化紧密相连,为整个单元的教学奠定了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的基调。
单元学习目标可以制定为:在生活中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与月亮有关的知识,从形状、色彩、寓意、装饰、材料、工艺等方面欣赏“中秋之月”,运用撕贴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做出自己心目中的月亮;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知道中秋圆月寄托了人们祈盼团圆、追求和谐的美好愿望;理解借物抒情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方法。在达成美术学习目标的同时,学生深入理解并传承了中秋文化,获得了全面发展。
(二)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拓宽学习维度
在明确单元“大观念”和单元学习目标后,教师需要围绕“大观念”和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连贯的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索学习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此之前,教师还需要进行一个关键环节,即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尽管在《圆圆的中秋》单元中已经有明确的三个课时内容,但是教师仍然可以挖掘其中可利用的因素,将美术与语文、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组织跨学科单元教学,让学生在多维度的知识网络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有助于推动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圆圆的中秋》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一单元的内容,而是要梳理整个教材中与中秋相关的元素,如月亮的形状、中秋的传统习俗等在美术中的体现,以及与月亮相关的知识,通过梳理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一个更大的学习单元。例如,在“月亮,你好”课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置三个环节:“月亮知多少”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汇报、讨论、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对月亮的形状、颜色、肌理和寓意等形成整体认知;“月亮我来做”环节——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的方式,深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一起来装饰”环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工合作、大胆创作,表现自己心中的月亮。一系列综合性、跨学科、沉浸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月亮的故事”课时中,结合一年级学生乐于表达的天性,教师引导他们将自己设想成月亮,以此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促使他们勇敢尝试创作个人专属的月亮故事。学生深入赏析与月亮相关的优秀美术作品,讨论并提炼创作技法,通过教师示范、思维导图的形式创编与月亮相关的有趣故事,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将脑海中的故事具象化。在月亮故事会上,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月亮故事,既训练了想象力,又提高了绘画表现力,还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
在“团圆的月饼”课时中,教师由月饼的起源与历史变迁导入,借助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分组探索月饼的形状、花纹及寓意。同时,教师利用实物月饼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制作步骤,师生共同探讨制作方法,并结合现场示范和视频示范直观展现月饼的制作过程。在制作月饼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月饼的制作工艺,体验了手工创作的乐趣,还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构建跨学科的主题单元,在UBD模式下逐步探究中秋文化,深化了学生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科学统一评价标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UBD模式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框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环节是其中的一大助力,而客观的评价标准则是关键。评价标准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还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知识的基础,教师应依据UBD模式的核心理念,设定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全面覆盖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评估,对其审美鉴赏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考查,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成长与进步,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构建一个公正、透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其间,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一堂课都能有效地支持学生发展,使评价不再仅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而是成为推动学生持续进步的重要动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UBD模式下开展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以评价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反向制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指引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整个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作用,以反向推导的方式制定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有序组织大单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学高效开展,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