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虚假宣传下的“美丽陷阱”

2024-12-31黄磊

检察风云 2024年24期

今年8月,韩国主管化妆品质量和安全的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对该国网络上100个微针相关化妆品的宣传页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82个涉及虚假和夸张宣传,相关行为违反了《化妆品法》。而高达八成以上的虚假和夸张宣传让消费者们不免对韩国化妆品的质量产生怀疑。

夸大宣传的微针化妆品

近年来,韩国功能性化妆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今年预计达到28.4万亿韩元,是2018年的3.8倍。据7月17日韩国关税厅(海关)发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为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创下历年同期新高。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带来的是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化妆品品牌都为此加强了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而微针系列化妆品正是近年来不少化妆品公司推出的新品。最早的微针是通过针头将营养液或药物注入皮肤表层从而改善皮肤问题的微整形项目,常见的有水光针、BB针、PRP针等,由于微整形项目实施严格的限制,不少微针开始向化妆品靠拢,通过包装“变身”成为微针类化妆品、微晶产品,从而擦边化妆品范围,将其合理化。

为了推销相关产品,商家大力进行话术包装、虚假和夸大宣传,不断撩动着“爱美人士”的心,诱使其不惜花费重金购买,一些产品甚至供不应求。

正如此次食品药品安全部所调查发现的,有41家在广告中存在“微针可以进入皮肤深层”等词句,另有31家在广告中存在“可以立即改善皮肤毛孔”等可能误导消费者的词语,此外还有10家在广告中宣称“可以促进皮肤再生、提高免疫力”等,这些表述明显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和欺诈性。

事实上,按照该部官方资料,微针原本是通过穿透皮肤,使药物作用于真皮等深层组织,应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微针类化妆品中的相关成分并不会穿透皮肤表层,只是通过按压来增大皮肤和化妆品的接触面积,从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能够进入真皮层的微针产品都要取得医药品方面的安全认证。

科学研究也表明,一般化妆品成分很难穿透皮肤表层,微针的穿透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已经涉及医药领域,必须有更高的安全标准,否则滥用极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发炎等问题。

微针化妆品企业显然深谙其道。他们之所以在网络上夸大宣传,既想让消费者认为此类化妆品具有健康保养、医疗诊治的效果,又想逃避相应的安全认证,意图以化妆品名义进行销售,这无疑是一种隐瞒和欺诈。

也正因为此,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在调查之后,通知有关部门对相关网页进行了屏蔽,属地管辖部门对已经确认的24家化妆品销售责任方进行了深入调查。不仅如此,食品药品安全部还表示,将加强对标榜微针技术相关广告的监管,对违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或提起诉讼。

时有曝光的“美丽陷阱”

韩国的“美丽陷阱”不仅仅是微针化妆品,其他化妆品的负面新闻也时有发生。2023年9月,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以158个化妆品营业者为对象,进行了186件行政处分,其中虚假标示及宣传的140件,企业注册、变更违规的18件,未进行质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17件,使用了限制使用原料的7件,生产销售未审查报告的特殊化妆品2件,食品仿制化妆品生产销售的2件。

2018年该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所曝光的重大新闻,涉及韩国著名化妆品集团,该公司与其他8家化妆品企业的13种产品在检测中发现重金属“锑”超标的新闻。众所周知的是,重金属“锑”对人体危害性很大,能够诱发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当时新闻中报道的化妆品公司已经全面停止销售,回收有关产品并进行退货、退款,同时披露这些产品当时尚未在海外市场正式流通。

此次韩国监察院还指出,从2019年至2021年的3年间,共有45家企业制造了包含有13种禁止、限制使用物质的85种化妆品,同时还将成分等上报。韩国监察院的质疑不止于此。他们在报告中指出,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应该明确发布哪些物质对人体有害,禁止或限制用于化妆品,同时化妆品企业也有义务将产品成分如实告知食品药品安全部。

一再发生的负面新闻引发了韩国社会的高度关注,部分产品品牌的忠诚度也不免大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对韩国化妆品海外销售也会造成冲击。

立法完善监管体系

2024年9月24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2024-388号公告,拟修订《化妆品法实施细则》,自2025年2月7日起施行,修订内容包括对化妆品标签和广告的更严格要求以及对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等条款。

2024年7月9日,食品药品安全部还发布了《化妆品法实施细则》修正案,主要内容包括强化消费者安全使用的材料标示标准、私营企业认证结果可用于化妆品广告、制定责任销售管理人员等非从业人员申报程序等内容。

不仅如此。在2月6日,食品药品安全部还修订了《化妆品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后施行,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化妆品制造商、化妆品责任销售商或大学研究机构变更化妆品原材料及变更原材料使用标准应当提出申请,对由初级包装组成的化妆品外包装和在初级包装上增加二级包装的化妆品外包装的具体要求,等等。

由此可见,食品药品安全部在监管法规完善方面可谓蹄疾步稳。一定程度来讲,韩国政府对化妆品制定的法规和制度是近年来韩国化妆品产业快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从法律法规体系而言,对韩国化妆品监管的主要包括《化妆品法》及其施行令、实施细则,《功能性化妆品审查相关规定》《化妆品安全标准等相关规定》《化妆品标示广告实证相关规定》等。其中,《化妆品法》属于法律层次,是化妆品业界最高级别法规,也是最基本的化妆品法律。《化妆品施行令》属于大总统令,而《化妆品实施细则》属于总理令,即根据《化妆品法》施行令制定的更加详细的具体施行规则,包括食品医药品安全部的各种告示。

此外,《功能性化妆品审查相关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性化妆品的审查材料、审查标准等。《化妆品安全标准等相关规定》规定了化妆品中不得使用的原料及使用上有限制的原料使用标准、针对型化妆品中可以使用的原料、流通化妆品的安全管理标准等。《化妆品标示广告实证相关规定》规定了化妆品的标示、广告相关内容。

从管理体系来讲,韩国化妆品的主要监管部门为食品药品安全部和保健福祉部。保健福祉部主要在化妆品的研发阶段对化妆品的研发进行支持。食品药品安全部总管化妆品的生产、进口、流通和使用阶段的各类事项;生产、进口阶段的管理包括化妆品质量管理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功能性化妆品审查、生产及进口情况、原料目录报告、国际药品生产管理标准(CGMP)以及化妆品的生产、销售营业注册。流通阶段的管理包括进口通关、广告、标签等。

食品药品安全部下设化妆品政策科、化妆品审查科、化妆品研究小组。其中,化妆品政策科负责化妆品法规政策的制定等,化妆品审查科负责功能性化妆品的审查等,化妆品研究小组负责化妆品检查、试验方法的研究等。

换言之,无论从法律法规还是从监管体系都不可谓不完善,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面对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实践中的新挑战,尤其是要做好消费者安全和化妆品行业活力发展的平衡,这显然并非易事,如何更好应对可见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新课题。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