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保障卡在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中的应用研究

2024-12-31徐鑫淋

中国民商 2024年11期

摘要:新时期,“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促进康体结合,主张发挥体育等作用,促进健康目标的落实。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利用社会保障卡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安全以及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的优势,实现居民“一卡通”,在保证居民社会保障卡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促使居民利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消费,能够促进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受制度建设未完善、相关部门参与积极性不足、居民使用受诸多限制等因素影响,尚未达到全民健身预期目标。因此,本文通过简析社会保障卡概述,分析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应用优势,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以利用社会保障卡的“一卡通”功能,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关键词:社会保障卡;居民;体育参与消费

一、社会保障卡概述

社会保障卡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采用全国统一规划,使用居民身份证号码登记办理,再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行的,涉及有关个人社会保障方方面面的IC卡。以江苏为例,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具有社保(医保)账户、银行金融账户和交通一卡通账户三个独立的账户,包括社保服务、就医购药、健康体检、交通出行、园林场馆、待遇发放、金融服务等便民服务,且即将开发更多便民应用场景,真正实现一卡通用。

二、社会保障卡在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中的应用优势

(一)身份认证与居民服务功能层面

社会保障卡是按照“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原则进行建设,具有实名认证功能。利用社会保障卡的身份认证功能,可以使居民凭借独一无二的身份象征完成体育消费登记,且居民只需提供已绑定社会保障卡的手机号码即可,既能为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提供便利,又能追踪调查社会保障卡在体育消费方面的使用情况,明确居民偏好的体育活动、锻炼项目和消费时间,再加强与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的合作,可以提高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激发体育场馆与健身俱乐部的项目创造创新活力,并实现良性循环。另外,据调查显示,社会保障卡闲置资金保持在20%左右是较好的状态。根据居民存在体育锻炼需求的特点,将社会保障卡与健身房完成信息捆绑,为健身房提供支持刷社会保障卡支付健身费用的仪器设备,鼓励居民利用社会保障卡中闲置的资金参与体育消费,既能降低居民个人支出,又能使居民获得健康身体,有助于促使居民主动参与体育消费活动,并盘活社会保障卡中的高额闲置资金,发挥社会保障卡更加宽泛的社会价值。

(二)交通出行与医疗健康功能层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居民闲暇时间开始充裕,体育锻炼意识也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增强,这都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办理健身卡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2015年至202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多,2020年已达到4.35亿人。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报告数据显示,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将达到38.5%。这意味着利用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部分健身场所离居民日常居住地距离较远、居民掌握的锻炼方式不正确而导致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完成体育消费能动性不足的现象,发挥社会保障卡的交通出行功能和医疗健康服务功能,使居民只需携带社会保障卡便可完成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以及到各大医院向医疗保健专家咨询正确体育锻炼方式,可以促使更多居民主动参与体育消费,既能锻炼居民身体素质,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疾病,降低居民医疗保险开支,又能优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契合多元目标,推动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社会保障卡在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制度建设未完善

新时期,国家层面在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方面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政策的颁布,旨在深化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带动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在相关政策实际执行落实过程中,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政策落实情况不一等因素影响,使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健康消费的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其试点城市以东部为主,中西部地区效果较差,不利于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缺少相关部门的主动参与

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项目的开展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以及体育行政部门等部门的高效配合与联合推动。当前社会保障卡在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过程中,部分相关部门过于看重社保基金在体育参与消费中存在的可能风险,使其对此政策持谨慎态度。另外,在推动“多卡集成、多码融合、一码通用”的背景下,因监督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等因素影响,使社会保障卡存在冒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性,这也会降低其他部门对利用社会保障卡促进群众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

(三)居民使用受到诸多限制

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尚处于发展过程中。为有效保证社会保障卡使用安全,各地政府都结合自身情况,设计规定了相应的起始金额与最高消费金额限制,且部分地区根据自身社会保障卡实际使用情况,规定居民的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历年结余2000元以上才能使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健康消费,这就使居民使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健康消费的过程受到诸多限制,既无法满足新时期多样化消费者的个性化体育健身消费需求,还会降低居民主动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积极性与活力,从而影响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目标的实现。

(四)适用人群受限,城乡、群体体育消费支持不均衡

我国城镇经济发展、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城市相比农村而言更具备承接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可能性。同时,政府应用社会保障卡主要对接具有资质的体育场馆与健身俱乐部等主体,而大部分体育场馆与健身俱乐部偏向年轻群体需求,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的体育需求受到限制,这就使城乡、群体体育消费支持不均衡,无法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卡促使全部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普适性价值,容易造成制度壁垒,降低部分居民群体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五)适用体育场所受限,覆盖场馆数量较少

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体育场的数量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到2021年我国体育场地数量日益增多,到2021年已达到397.14万个。但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我国体育场馆数量仍相对较少,尤其是支持使用社会保障卡的体育场馆与健身俱乐部数量更少。当前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大多遵循就近原则,适用体育场所受限以及覆盖体育场馆数量较少都会降低居民利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很难提升社会保障卡的普适性价值。

四、发挥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效能的策略

(一)国家层面积极尝试,破除政策协同藩篱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以及《“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的颁布,都为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项目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了健身设施网络的健全发展。

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地域性体育文化都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国家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规划各地区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政策落实情况,并在“健康中国”战略下,破除政策协同藩篱,加强各部门政策之间的协调创新力度。另外,各地方政府要遵循地域性原则,采用因地制宜理念,立足当地民族体育风格、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地域性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特性,进一步开发、拓宽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为居民利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消费提供多种途径,并立足数字化背景,简化居民利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消费的流程,降低居民利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消费的难度,增强社会保障卡利用实效,进而吸引更多居民主动利用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消费。

(二)保障政策均衡,使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机会均等

当前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城市,但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国家和政府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社会公平,保持政策均衡,使城乡居民机会均等,做到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项目消费的全面覆盖,推动其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应结合农民身体健康素质相对较差的发展现状,提高社会保障卡在医疗保健层面的应用效能,利用社会保障卡结余资金支付健康体检、体育参与等健康消费项目,实现普惠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完善新农村体育保障体系,拓宽可使用社会保障卡的体育运动场馆或健身器材范围,降低居民用于体育健康方面的消费负担,引导农民树立文明健身、科学锻炼新理念,从而在农村营造K8VLrjYwd8XbME5zm96T4w==全民健身的氛围,提高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同时,加快农村体育健康消费与医疗系统的融合程度,扩大医疗保健方面的报销金额,鼓励居民向医院健康专家咨询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提高农民身体健康素质,增强城乡居民幸福感与满意度。

(三)扩展体育场馆合作主体,扩大场馆覆盖领域

针对我国现有体育场馆数量较少的发展现状,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国家和政府要站在全局高度,有效整合多领域健康资源,扩展体育场馆合作主体,扩大体育场馆覆盖领域,增加社会保障卡健身消费功能。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居民体育健身消费需求,结合大数据分析、网络资源共享等先进信息技术,既要发挥社会保障卡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的优势,合理规划支持使用社会保障卡的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等便民出行路线,又要丰富完善体育场馆服务功能,为新时期多元化居民提供个性化的体育健身消费项目,并保证尽可能多的体育健身项目纳入社会保障卡支持范畴,以确保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等能够服务更广大的居民群体。

(四)强化相关监督和监管体系建设

我国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为有效防范社会保障卡冒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国家和政府要强化相关监督和监管体系建设,既要升级社会保障卡的身份认证功能,又要监督社会保障卡在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方面的流程,以发挥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体育参与消费的促进效能。第一,地方政府要适当放宽体育场馆的准入条件,加强场馆后期运营的动态监督管理,保证其符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具备固定的经营场所、完善的健身设施以及专业教练员或指导员,从而保障居民利用社会保障卡进行体育健康消费时的个人信息安全。第二,政府要制定完善社会保障卡金融服务功能体系,结合当代居民日益增加的健身消费需求,细化通过社会保障卡参与体育健身的项目收费标准,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体育部门以及物价部门的沟通力度,以全面监管健身场所收费标准,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督促定点健身场所合规经营。

五、结束语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为全面推动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国家层面要积极尝试,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协调各制度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以破除政策协同藩篱。同时地方政府要立足各区实际情况,保障政策均衡,推动城乡居民体育参与机会均等,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在促进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另外,政府在高效利用社会保障卡闲置资金促使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过程中,既要积极扩展体育场馆合作主体,扩大场馆覆盖领域,满足居民的多样化运动需求,又要强化相关监督和监管体系建设,保证社会保障卡资金使用安全,并为居民提供更多优惠的体育健身服务项目,切实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推广与落实。

参考文献:

[1]张智,魏彪.社会保障卡促使居民体育参与消费的优势、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2):117-121+127.

[2]王强.健康中国视域下社会保障卡支持体育健身消费困境与创新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3):98-103.

[3]朱菊芳,季雯婷,朗以波.新时期下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55-59+71.

[4]张永明,张军.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2(04):39-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