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2024-12-29陈慧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12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并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初步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掌握;课中,学生带着问题,在线下与同伴、教师交流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自主选择作业,反思总结,进行评价。这样的混合式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使其形成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自主学习;反思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34-0020-04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此时,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们希望通过网络学习来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后来,人们发现网络学习也有很多不足,如很多学习者对新技术不适应,易受到干扰,缺少角色扮演活动和人际交流等。于是,人们逐步认识到网络学习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上网络学习与线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应运而生,这是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新样态。

一、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一)建立小组

教学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不同能力,进行差异性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成绩、性格差异等,将他们分为多个合作小组,每组5~6人,各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先确定好小组长,小组长要挑选能力强、学习好的人;再把班级分成同质的8个小组,由小组长挑选组员。除了组长,各组还设立汇报员、记录员、检查员、资料员、协调员。汇报员一般选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将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分享、汇报;记录员记录小组的发言情况;检查员负责打卡统计、检查作业等;资料员负责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协调员协调好小组的各项工作,为小组争取更多的展示机会。这样分工,每个组员都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完成小组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组长进行组内任务分配,确定各项工作的负责人,使所有成员都能各司其职,积极参与混合式学习。组长还要带领组员确定本小组的组名、口号等(见表1)。

(二)上传资料

教师提前准备好学习资料,上传到平台。这些资料包括视频、音频、课件、学习任务单等。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师可以自己录制,也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剪辑、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知识要点和关键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设计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一文前,教师上传本课的课件、有关春节习俗的微课、作者老舍的资料和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学习任务单见表2。

这样,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能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

(三)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在平台上发布的学习任务单,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可通过网络查询、查阅工具书、在线提问、相互讨论等方式解决;对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在平台上反馈给教师,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对普遍性问题,确定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并再次进行备课,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经过线上的自主学习,基本掌握了文本相关知识,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学习经验,同时也对文本产生疑惑。他们带着这些疑惑来到课堂上,积极投入学习,为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线下交流讨论

(一)预习回顾

在课堂教学阶段,首先,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反馈,对表现优秀或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给他们的学习小组加分;同时,给没能很好完成任务的学生写上“加油”等鼓励词,期望他们能迎头赶上。然后,根据课前布置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的形式回忆自学内容,进入新课的教学。教师根据需要,组织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让学生代表展示和分享课前预习所得。小组的展示、交流,促进了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内化,解决了预习中的共性问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重点讲解

教师针对课前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重点放在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难点上,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学生对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不是很明白。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首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理清文中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民俗活动;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段,分清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重点突出了哪些民俗活动,并体会作者“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进一步体会课文主次分明的好处。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单。

(三)互动交流

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就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特点、艺术结构等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深入研究课文,并展开讨论,以便解决难题。要是遇到小组成员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找其他小组合作,全班同学共同解决。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诵读”这一板块中,同样是写春天、春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春夜喜雨》的写法是不一样的。教学时,教师在范读后,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诵读诗歌,进入意境,领悟情感。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比较两首诗的意象,这是难点。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春夜的雨细而不骤的景象,早春小雨润如酥、春草初萌时有着淡淡的绿意。这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温柔和“花重锦官城”的喜悦,以及“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美。最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写诗集。在层层深入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充分展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持人、辅导员、协调员,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问题,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后——线上线下反思评价

(一)布置作业

课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强化对课堂知识、学习方法的掌握,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学完《北京的春节》一文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一是读斯妤的《除夕》一文,了解文中介绍的是哪个地区的春节风俗,说一说《除夕》重点介绍了哪些春节习俗,同时与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习俗进行比较,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理解了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笔下的春节习俗有不同之处。二是联系生活经验,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过春节时做了哪些事,和文中老北京的孩子过春节的活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三是在小组里交流和分享自己过春节时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既有效地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反思总结

每节课结束时,教师都要反思和总结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归纳、分析学生学习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同时,把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要点、难点及课堂总结上传到平台,供学生对照检查,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还有哪些地方没学会?完成学习任务了吗?语文能力提升了吗?教师也要反思:设计的问题合不合理?有没有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有没有给学生充裕的讨论时间?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讨论,有没有掌握本课的知识?对学生和教师而言,这样的总结和反思,作用是非常大的。

(三)多元评价

混合式学习评价包括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以及期中和期末的综合评价等。线上评价在互联网时代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具有灵活高效、科学环保等特点。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回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借助网上的表情包、非正式的网络用语,以灵活的方式表达出评价的内容,从而实现与学生的顺畅沟通。线下评价有教师评价、同伴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同组成员的肯定与补充,有展示环节其他组成员的补充和建议。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而且由于学生年龄相仿,既易于学生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也让学生乐于接受彼此的建议。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统计表,记录组员的发言、纪律、合作、答题、听写等方面的情况,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加分,表现不好的则要减分。每天在固定时间召开组长会议,汇报一天的统计情况,小组总分最多的为优胜小组,整组加10分。每周五统计一周情况,总分最多的为优秀小组,整组加100分;组长可根据本组成员得分情况,在本组内选出一名优秀组员。每个月统计所得分数,分数最高的一组被评为本月“最佳小组”,每组评出一个“最佳组员”。“最佳小组”“最佳组员”在微信群、钉钉群中进行表扬,把他们的照片贴在班级的表扬栏上,并放在教室一体机的桌面上。“最佳小组”“最佳组员”每人奖一本印有“超级棒”印章的本子。在期末,评比整个学期的“最佳组员”“最佳小组”。“最佳组员”“最佳小组”的成员优先当选校级、市级三好学生。此外,钉钉群里每个月还会自动生成打卡金奖状、银奖状、铜奖状等。只要按时完成作业,全班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等级的奖状。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更主动了,更愿意思考了, 更有责任心了,更愿意与人合作了。

总之,混合式学习整合了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优点,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每个环节都有全新的体验,符合未来社会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要求,能够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造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人才,解决规模化教育下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聂风华,徐铁英,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 安东尼·塞尔登,奥拉迪梅吉·阿比多耶.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M].吕晓志,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3] 乔治·库罗斯.面向未来的教育:给教育者的创新课[M].刘雅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4] 朱永新.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5] 葛福鸿,张丽萍.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24):31-33.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