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散文诗创作发展观微

2024-12-28丁良龙

散文诗 2024年12期
关键词:散文诗宁夏文学

散文诗被认为是发源于外国的一种文学体裁,从散文诗学的发展史看,多数人认为散文诗萌生于19世纪后期,距今已有约150年的历史,随着文学史的发展而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也有人持有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像“赋”“诗经”“骈文”这一类文体的作品也属于散文诗,或者说是中国早期散文诗的雏形。如果以此观点来看,中国的散文诗发展已有上千年历史。不论何种观点,都意在阐明散文诗的发展脉络。当下,散文诗的创作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有高峰有低谷,主旋律下如何使散文诗这一文学体裁健康稳定地发展,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期收到王跃英老师赠送的“宁夏散文诗丛”,阅读后对宁夏散文诗的创作现状及整体面貌有了一些感悟。下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宁夏散文诗创作发展情况。

一、散文诗创作群体的构成

近些年,宁夏散文诗创作队伍的发展是稳定向好的。出现了以石嘴山市为主阵地的散文诗创作中心,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人。其中王跃英、白鸽、杨建虎、包作军、李耀斌、陈斌、张月平、张正明、马慧萍、杨治安、张开翼等尤为突出。且杨建虎、王跃英、白鸽、包作军等散文诗人凭此实绩,陆续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宁夏散文诗创作的“中流砥柱”。2020年、2024年分别由阳光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先后编辑出版的两辑“塞上散文诗丛”,更是展现了宁夏散文诗创作群体的整体实力,是宁夏散文诗创作的一件幸事。散文诗创作群体的形成,对区域性散文诗创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标志着地方散文诗创作初具规模;另一方面,有利于散文诗人抱团取暖,形成创作合力,在人数上也形成一种为发展造势的条件。

二、散文诗创作基地的构建

经过宁夏散文诗专业委员会的不懈努力和专业指导,宁夏散文诗创作依托石嘴山地区城市文学创作发展主线,在《塞上散文诗》《大武口文艺》《石嘴山日报》《贺兰山》等文学刊物、报纸专栏辟有创作阵地,为广大散文诗人、散文诗爱好者创建与提供了一批优质发表与传播平台。此外,宁夏散文诗专业委员会不断加强外联工作,积极推荐宁夏散文诗人作品,国内外多家报纸、刊物对宁夏散文诗人作品均以小辑或专栏的形式予以重点推介。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双管齐下,让宁夏散文诗人作品集中亮相,集中展现当下宁夏散文诗人的创作风采和整体实力,成效卓著。宁夏散文诗专业委员会创研基地,先后在宁夏平罗县崇岗镇长青村、大武口醉仙莱酒坊、青铜峡市“作家之家”挂牌,为散文诗人、文学爱好者提供采风创作的文创基地,同时,也反哺当地产业及文艺生态,起到了文学助力产业振兴、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三、设立“中国贺兰山散文诗奖”

文学评奖,是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一个动力源泉,获奖意味着作品得到公认的肯定。创设“中国贺兰山散文诗奖”,极大地提高了宁夏散文诗的知名度,促进了散文诗创作的专业化发展,对宁夏散文诗的发展新高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设立文学奖项,也极大激发了散文诗人的创作热情,为《塞上散文诗》《石嘴山日报》《贺兰山》等文学刊物或专刊、专栏提供了众多可供筛选的优质作品,涌现和挖掘了一批精品佳作。

四、宁夏散文诗创作,当下仍然存在一些困境

散文诗创作群体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宁夏的散文诗创作生力军,目前还是以王跃英、白鸽、杨建虎、包作军、李耀斌、张开翼等为主要创作力量的60后、70后,新生的80后、90后、00后,其创作力量相对匮乏,崭露头角的散文诗新人几乎没有。阳光文库《塞上散文诗丛》中90后散文诗人陈斌曾有散文诗集《时光之上》出版,此时的陈斌在散文诗创作中已经初露锋芒。但近几年,陈斌散文诗创作不多,创作方向也从散文诗转向了诗歌,这是对宁夏散文诗新生力量的削弱。2024年4月,石嘴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开展了2024年“名师带学”(文学创作类)活动,将散文诗作为一个单独的文学体裁来培养新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对学员的招收主要以石嘴山市地区为主,格局还是没有打开,小范围的招生极大地降低了生源的可选择性,对宁夏散文诗队伍培养发展大局来讲,还有很多值得探究与努力的地方。不过此项目才做了第一期,尚处于探索阶段,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未来此项目辐射的范围或许会更广,会得到改良与改善。

当下,国内散文诗创作平台仍然不足,文学刊物尽管很多,但为散文诗提供发表与刊登的版面仍极度匮乏。《星星·散文诗》《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一直是中国散文诗界被众多散文诗人高度认可的刊物,而《散文诗世界》于2023年5月因种种原因休刊,使本来不多的散文诗创作平台又减少了。

2024年开始,《诗刊》相对固定地开辟“散文诗”专栏,应为中国散文诗界令人感奋的大事。同时,《辽宁散文诗》创刊,广东《河源日报》《汕尾日报》设立了散文诗专页,为散文诗创作又提供了新的平台,也算是填补了平台匮乏的不足。散文诗传播媒介少,是制约作品发表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散文诗人的作品本身。这点,也间接地反映了宁夏散文诗创作,与其他省区散文诗创作上的一些差距。究其原因,在于散文诗人的创作始终无法突破自己的创作高度,即“散文诗创作的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一直都是每一位散文诗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高度,这是散文诗人创作从“大师”向“宗师”跨越的“风水岭”。散文诗的创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散文诗实际上是一种较有难度的文学体裁,也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可以说,散文诗是散文与诗歌完美融合的产儿,它获得了散文的抒情美与叙事美,继承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这种特殊文体,在写作过程中的“尺度”是很难把控的。如果我们把散文、散文诗、诗歌比作数轴上的一组数据,散文为负数、诗歌为正数,正中间为“0”点,在写作时,偏向左一侧则更像是散文,若偏向右则更像是诗歌,散文诗就是数轴两侧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之间的部分。这种文体兼容了多种文体的优势,体现了新文学发展的创造性、开放性、包容性,展现了创作者的才华与胆识。

一章好的散文诗作品并不是游离于文本状态之外的干枯文字,而必然是融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有作者的灵魂所在,且每一个文字之中都印刻着情感、历史、生活、文化、艺术等因子。要读懂散文诗也不易,何以把握创作者的精神内涵是散文诗审美的一个重要方向,若我们把组成散文诗的文字看作是作者的本体,那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就是作者的精神本源。表达作者精神本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散文诗中的叙事。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之中,通过幻觉、想象、联想在作品中塑造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看似天马行空的境界,这种境界犹如神话故事中的仙境,作者的灵魂也在这种境界里游走飘荡。当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跟着阅读文本的进度逐渐融入作者塑造的境界,追求境界中的灵动,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境界便是作者的暗示,也是读者的领悟,这便是散文诗叙事的最高境界“灵魂叙事”。作者通过散文诗句,传达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本便脱离了作者的控制,达到了自己向外界发出声音的条件。散文诗以对话的叙述形式可以更加亲切地与读者沟通,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感受,提升引起共鸣的效果。塑造意象是散文诗叙事的一个重要方式,作者借助意象采用象征手法的应用,将主观上的物象具体化、情境化、拟人化。对物象的塑造,可以极大地提高散文诗文本的画面感。读者通过阅读,体会作者塑造的画面。在散文诗的创作传承中,散文诗人通常会用“反差化”的语言描写方式来增强画面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不论是叙事或是写物,散文诗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情感。散文诗中物象的本体和喻体是表达叙事情感的媒介。散文诗在短小的叙事篇幅中通过塑造形象、意象、意境.作者从遐想到联想、从视觉角度到灵魂空间,这都考验着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方法,将生活与思想紧密地联合在一起,激发读者的感觉阈,构建文本的哲学意义与美学意义,以展示作者的精神境界,这是散文诗人应该不断追求、探索的艺术境界。

素有“塞上江南”美称的神奇宁夏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正中心,这里有高山,有河谷,有沙漠,有绿洲,被誉为“中国的地理盆景”。宁夏的文学以“乡土文学”闻名于全国,石嘴山市开创了“宁夏城市文学”的发展新思路。宁夏散文诗人应该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努力搞好散文诗创作和新人挖掘培养工作,创作出一批蕴含哲学意义、富含美学价值、具有时代精神的散文诗精品,方能在中国散文诗界拥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散文诗宁夏文学
2024 《散文诗》征订
我们需要文学
散文诗八骏
宁夏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散文诗(选二)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散文诗》刊征订征稿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