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集团公司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12-28姬华明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也越来越高,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民营口腔医疗公司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迅速发展起来。民营口腔医疗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口腔医疗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公司起步较晚导致内部经营管理不规范,口腔医疗行业管理人才短缺等诸多内外部压力和问题。在口腔医疗集团公司发展的前期,经营者往往只重视扩大市场规模,而忽视公司内部成本管理问题。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持续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基础,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出现成本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四个方面对口腔医疗集团公司的成本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口腔医疗集团公司 成本管理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081-03
一、口腔医疗集团公司成本管理的内涵概述
成本是指口腔医疗公司为向客户提供口腔诊疗服务所消耗资源的货币总和,成本管理是指口腔医疗公司在提供口腔医疗服务及公司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生成本进行规划、控制、核算和考核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对象是口腔医疗集团公司下属所有口腔医疗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金耗费。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确保口腔医疗公司的成本支出合法合规,成本核算符合财务报告要求,能为成本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口腔医疗集团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口腔医疗集团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规划的重点及目标不明确
口腔医疗公司在发展初期,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及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广告宣传费用,但随着口腔医疗公司在各区域市场内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广告宣传费用的投入带来公司市场份额增加的边际效用是在递减,再保持高额广告宣传费用投入,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在新设立或收购口腔医疗公司时,没有进行长期成本费用规划,在公司出现连年亏损后也未采取有效的措施管控成本费用,降低口腔集团公司整体的盈利水平。研发费用规划的重点及目标不明确,口腔医疗集团公司没有合理规划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与医疗成本无法在财务账面上进行区分,不利于成本核算与控制。口腔医疗公司没有对研发费用进行项目管理,不但增加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费用,而且降低医生自主开展研发项目的积极性。
(二)成本控制的制度和措施存在缺失
在医疗成本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口腔医疗公司一般采用事后成本指标分析法对医疗成本进行管控,事后成本指标分析法虽然能发现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医疗成本问题,但无法将问题定位到项目订单、医生等具体层面,例如,没有有效的医疗材料成本控制方法对因医生操作不规范导致医疗材料异常损耗等情形进行成本控制。医疗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在医疗材料的采购环节,存在部分医生私自向没有纳入集团集中采购管理的供应商采购高值耗材,增加医疗材料采购成本。固定资产成本控制制度存在缺失,固定资产报废支出金额逐年增加。固定资产报废缺乏细化的成本管控制度,在医疗设备报废仅由口腔医疗公司总经理审批确认,没有对资产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医疗设备由口腔医疗公司自行采购,未在集团集中采购管理,相对增加固定资产采购成本。
(三)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程度不高
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不准确。在高值耗材出库时,高值材料出库数据不准确影响材料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实际诊疗过程中,HIS系统中记录的客户治疗日期和医生诊疗工时不准确影响科室和项目成本归集金额的准确性。库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护士根据客户诊疗预约记录提前领用义齿、种植体等高值耗材,导致有未被使用的高值耗材存放在仓库之外。通过人工填写各类交接表和HIS系统执行划扣报表来确定医疗耗材的实际耗用情况,但是由于人为疏忽、表单登记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人工交接表或划扣执行报表存在错误,影响医疗材料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另外,库存系统外存在大量人工登记表单影响公司账务处理的工作效率,管理者也不能及时掌握公司的库存情况。HIS系统与HRP系统没有效整合,导致成本核算数据存在缺失和错误,HIS系统中客户信息、开单项目、划扣步骤和工时等成本核算数据通过数据接口传输至HRP系统成本核算模块,但由于数据接口传输机制设置存在缺陷,导致成本核算模块接收的成本数据不准确。
(四)成本考核的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成本考核的范围和责任不明确。成本考核没有明确区分成本支出的可控与不可控性,成本指标考核仅限于财务指标,没有非财务指标的考核,也没有将总体的成本费用考核指标分解到科室部门和人员,不利于公司将成本费用的管控责任分解到部门和人员,使成本考核的范围和责任不明确。成本考核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考核的管理制度是成本考核能有效实施的保障,成本考核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没有专门的成本考核的管理制度对成本管理的环节和对应的成本考核指标予以规范。成本考核环节不全面,成本考核主要集中在成本控制环节,对于成本规划、成本核算环节的考核有所缺失。成本考核的反馈流程缺失,成本考核的结果不能及时反馈到责任部门或人员的绩效薪资中,也存在虽然公司设置相关的成本考核指标,但这些考核指标并未用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绩效考核。
三、口腔医疗集团公司成本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明确成本规划的重点及目标
加强销售费用的预算管理。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口腔医疗公司,分别制定广告宣传费用预算,如表1广告宣传费用与收入占比预算表所示。处于培育期的口腔医疗公司可以在网络及户外媒介项目投入占公司产能收入10%的广告宣传费用,这一比例随着公司不断发展而逐步减少,处于培育期的口腔医疗公司可以在品牌及促销活动项目投入占公司产能收入3%的广告宣传费用,这一比例随着公司不断发展而逐步增加。品牌及促销活动项目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网络及户外媒介项目,随着口腔医疗公司发展,口腔医疗公司应充分利用老客户资源,可以把原来用于网络及户外媒介项目支出转移至老客户复购和转介绍等品牌及促销活动项目。
合理规划新设及长期亏损公司的成本管理目标。针对不同规模口腔医疗公司,分别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如表2不同规模口腔医疗公司成本管理目标表所示。对于外部收购的公司或者长期亏损的公司定期提交投资收益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投资决算、毛利率及期间费用率的控制情况、投资回收期等,当上述指标与成本管理目标出现偏差时,口腔医疗公司管理层需向集团公司提交成本分析报告并制定改善措施。
加强研发费用的预算管理。集团公司和口腔医疗公司分别成立研发中心,集团研发中心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制定每家口腔医疗公司研发预算总金额,口腔医疗公司研发负责人根据研发预算总金额确定每个科室的研发项目预算。公司以研发项目为单位,以年度为研发周期,编制研发支出预算。研发项目在立项时要制定详细的研发项目预算,包括项目名称、研发时间、研发费用支出明细、有关的政府优惠补贴等信息。在研发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有关医疗材料领用单、费用报销单、薪资计算单等单据要注明研发项目名称,以便财务部门对研发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
(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制度和措施
建立标准成本与作业成本相结合的管控方法。作业成本法可以将医疗业务成本核算细化至每个关联医生和客户的医疗项目作业,标准成本法可以分析并改善每个医疗项目作业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通过建立口腔医疗服务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发现成本异常的作业及项目,便于口腔医疗公司对各个成本项目耗用进行成本管控。
完善医疗材料的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高值耗材的集团集中采购管理,口腔医疗公司引进高值耗材供应商先通过集团采购委员会审批后方可合作。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设备的报废条件,对于不满足报废的条件的设备不予报废,例如,没有超过质保期的设备、维修金额占原值50%以下的设备等。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审批流程,对于处置原值较高的医疗设备,需报送集团运营管理中心审批。对于单位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建立集团集中采购管理制度,需求部门提交请购申请、投资回报率分析和临床试用报告,经部门经理、总经理和集团采购委员会审批通过后,由集团采购管理部向有合规资质的供应商采购。
(三)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程度
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加强对基础据的监督核查工作,财务人员定期对HRP系统中高值耗材出库数据和HIS系统中划扣数据进行核查并出具报告,督促医生和仓管人员及时将错误的系统数据修改正确。建立标准化的高值与划扣核查底稿,核查内容包括划扣日期与病历日期的一致性,实际治疗工时与标准治疗工时对比分析,划扣项目与病历描述的一致性等。
建立以诊疗科室为单位的二级仓库。医务科室负责诊疗科室二级仓的管理工作,科室医生是诊疗科室二级仓的第一管理责任人,护士负责诊疗科室二级仓的日常出入库及盘点工作。规范诊疗科室二级仓的出入库管理,诊疗科室领用医疗耗材时,护士在二级仓填制领料单,领用的医疗材料由主仓转入诊疗科室二级仓,护士根据当天客户实际使用的医疗耗材的数量在诊疗科室仓做材料出库处理。对于定制义齿、种植体等具有唯一编码的高值耗材的出库,通过医生在HIS系统完成划扣操作后直接触发诊疗科室仓库的高值耗材出库。
优化HIS及HRP成本核算系统。优化HIS系统与HRP成本核算模块的数据接口,解决HIS系统与HRP成本核算模块数据接口存在的划扣工时、项目分类传输错误等问题,提高医疗业务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加大对公司信息化建设投入,提升成本核算系统的精细化水平。口腔医疗集团公司可外购SAP等数据处理能力较强的系统,也可组建公司内部系统开发团队,研究开发结合人事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的综合性医院资源管理系统。
(四)完善成本考核的评价体系
明确成本考核的范围和责任。明确成本考核中成本范围的可控性,提高公司人员参与成本考核的积极性。各部门科室及人员的成本考核范围是部门或者科室实际发生的且可以控制的成本费用支出,这些成本费用支出是可以事前预知内容并合理确定耗用的标准。建立以口腔医疗公司部门科室为单位的成本中心,明确各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医务部的责任成本包括医疗材料用量差异、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申购医疗设备投资回收期、客户赔偿款等医疗服务的质量成本,采购仓储部的责任成本包括医疗材料及医疗设备的价格差异、医疗材料盘亏、报废和呆滞支出,医疗材料及设备质量的可靠性等。
完善成本考核的管理制度。完善成本管理各环节中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口腔医疗公司可针对在成本规划、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三个成本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为成本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分别制定成本考核的指标,制定成本考核应以财务类指标为主,非财务类指标为辅。成本考核的财务指标要与公司全年成本预算目标相结合,集团公司先将总体的成本预算目标分解并下发到各家口腔医疗公司,口腔医疗公司再分配到各责任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完善成本考核的罚则及奖励制度,口腔医疗公司明确成本考核中每个考核指标对应的罚则和激励措施,例如,对于公司已采纳并且实际产生降本增效利润的建议,可将产生的效益中的一部分作为绩效奖金发给提议者,提高员工降本增效的成本管理意识。
建立成本考核的反馈流程。公司将成本考核指标的结果分别反馈到各部门及人员的季度绩效考核流程和年度预算考核流程中,确保所有成本考核结果都能在员工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金中有所体现。建立成本考核指标的分析与改善流程,在口腔医疗公司层面,财务人员计算和分析每月各医务科室成本中心的成本考核指标,协助总经理和科室医生制定改善措施。在集团公司层面,财务和运营部统计每月成本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对标分析,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口腔医疗公司,定期召开分析会议并帮助公司制定改善措施。
四、结语
随着口腔医疗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管理层要重视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从成本管理中要效益,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盲目扩张产生的经营与财务风险。口腔医疗集团公司应以公司战略为指引,明确成本规划的重点及目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制度和措施,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程度和完善成本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解决成本管理的问题,提高口腔医疗集团公司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庆珍.成本管理观念更新及成本控制新思路探讨[J].管理观察,2019(02):169-171.
[2] 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 申金刚.浅析民营口腔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13(23)170-172.
[4] 张胜,于广军.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目标确立与适宜路线探讨[J].中国医院,2021,25(0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