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创金色未来
2024-12-27郑东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成果广受国际社会认可。
丰硕成果赋能扬帆远航
10余年来,中国同共建国家深化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一体推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发展,助力全球共同进步、增进各国民众福祉,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夯实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铁路、公路、港口、能源管道等大型基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陆续落地建成,孕育出共建“一带一路”骨骼架构,有效提升世界联通度。截至2024年11月,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27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余个城市,成为新时期穿梭在欧亚大陆的“钢铁骆驼”。“丝路海运”航线通达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打造出港航合作的海运物流生态圈。“空中丝路”网越织越密,覆盖54个国家104个城市,搭建起物畅其流的“空中走廊”。
规则标准“软联通”稳步拓展。中国与6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113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与28个经济体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协议,初步构建起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全球发展新形势,推动绿色、数字经济等规则标准,中国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达成《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
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国家的政党、智库、媒体、民间组织、青年等创建了一系列人文交流平台和机制,开展了形式多样、领域广泛的民心相通活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等积极发挥作用,扶贫减贫、卫生健康、教育培训、科技、文体、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亮点纷呈,形成了多元互动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大格局,有力增进共建国家民众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国际认可铸就共同事业
在中国同共建国家的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绘就出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丽篇章,获得共建国家和民众以及多边机构的广泛认可,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汇聚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不竭动力。
共建国家积极对接发展战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多极世界,是面向未来的重要全球性计划。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有巨大吸引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重要合作平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积极成果。
共建国家民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问卷调查,85%的共建国家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切实改善了本国人民的生活;86.5%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高度契合,惠及全球民众的愿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标志性铁路工程建成投用,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民众就业。
多边机构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主体,他们高度赞赏“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各国在基础设施领域获得更多机遇,将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速落实,为数十亿民众以及人类共享的地球带来希望和进步。
完善机制保障行稳致远
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既需要先进理念引领、务实行动跟进,又需要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制度保障,这样才能确保合作更规范、更有效、更稳定,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
机制化是确保“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得到有效落实的制度保障。当前,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各种制度性合作形式不断完善,机制化进程渐次加速。多元、灵活而高效的机制化进程,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开花结果,确保各方达成的合作协议落地生根,增强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指明方向。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协调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廉洁丝绸之路合作等系列机制,为落实八项行动提供强力内在支撑。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共建国家对推动绿色、数字、健康、创新等新领域合作的愿望日益迫切。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统筹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合作,深化与共建国家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及清洁能源、绿色矿产等领域合作,必将不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韧性、可持续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