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买 不乱“碰”
2024-12-25赵秀娟
“对对碰”是今年在各大平台直播间内火起来的盲盒新玩法。直播间里,此起彼伏的“欧中!加宠!”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对对碰?在这种快感背后,隐藏着什么消费陷阱?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盲盒热?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4/HRLkLdY3bSimBVaw5sBUGJ.webp)
案例
初三学生小月(化名)求助,最近很苦恼:她的几个好朋友常一起聊对对碰盲盒的话题,最开始她也抱着玩一玩的态度观看直播,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上瘾了,控制不住购买的欲望,就算不买也会每天晚上去直播间看主播拆单。这样的尝试让她获得了同伴的认可,也花光了自己的零用钱,快要被妈妈的数落声“淹没”了。长期观看拆盲盒直播让她更焦虑的是:作业难以完成,睡眠严重不足,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考试成绩直线下降……
永远不知道下次是否会有惊喜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斯金纳“鸽子”实验。实验早期,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将鸽子放进安装了操纵杆的笼子,只要鸽子压动操纵杆,它就能获得一颗食物奖励。后来,斯金纳做了一点调整:鸽子压动操纵杆后,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食物,而是有时能得到,有时得不到。这种方式让鸽子的行为出现了显著变化——它们开始疯狂地按压操纵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4/SdpTepBNdWA9riWHEnmFTe.webp)
这个实验也对人类行为研究作出了重要启示。斯金纳认为,这种间歇性的变量奖赏也是人类许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之一,如电子游戏、在线平台的用户激励等,均利用了这一心理机制。
实际上,开盲盒最大的吸引力,不是得到里面的物品,而是通过不确定地获取物品,给自己制造持续的满足感,以及由不确定性和超出心理预期产生的愉悦感。
压力状态下抵制诱惑难上加难
现如今,青少年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学业或其他压力。压力是意志力的死敌,它不仅会消耗意志力、削弱自控力,而且面对压力时,已知的所有诱惑都会更具诱惑力。
压力会影响大脑中负责分析、决策、计划和抑制冲动行为的前额叶皮层,当这个区域的功能受到抑制时,我们更容易在冲动下做出决定,包括那些我们认为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决定。
此外,在压力状态下,大脑的奖励系统(尤其是多巴胺系统)会变得更加活跃,导致我们对可能带来即时满足感的活动(如吃零食、购物、玩游戏、刷视频等)更敏感,使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利益。
但此刻的我们更需擦亮眼睛,克服冲动,明白各种策略都是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这种愉悦是暂时的,长期下去会出现破坏性的后果。
要善于运用好大脑的3种力量
位于大脑前方的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区域。脑神经科学揭示了前额叶皮层并不是挤成一团的灰质,而是分成3个区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3种力量。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4/VJNpmhqGquZ7RP8i4JCeuq.webp)
这3个区域的协同作用,使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决策制定和目标追求。然而,这些区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可能会导致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比如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情况。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4/7yvrJT7UmaD9o36YL7FJdZ.webp)
要想提升自己的自控力,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就要运用好这3种力量。
“我要做”的力量
前额叶皮层的左边区域负责调节“我要做”的力量,即主动控制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它与目标设定、计划制订、决策执行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你可以好好想想自己真心想选择去做的是什么,然后就去多做一些,这样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并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强烈建议在“我要做”行动清单中加入:
寻找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满足感的替代活动。
5分钟冥想,训练大脑。这种练习可以提升人的自控力、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知自我的能力。你可以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然后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注意空气从鼻子进入和嘴巴呼出的感觉,缓缓地吸入和呼出,感觉到吸气时胸腹部的扩张和呼气时胸腹部的收缩。如果发现自己有点走神,没关系,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刚开始时,每天坚持做5分钟就好,习惯成自然后,争取每天做10~15分钟,如果觉得有负担,那就减少到5分钟。
作息规律,睡出意志力。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力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影响了前额叶皮层功能。但好消息是,如果睡眠不足的人睡上一个好觉,他的前额叶皮层就会恢复如初。如案例中的小月到了初三,如果学业任务重,不能每晚都保证8小时睡眠的话,可以在周末多补觉或休息时打个盹。当然,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强迫自己去睡觉,而是远离那些让自己无法入睡的事,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规矩,如最晚11点必须睡觉。
“我不要”的力量
前额叶皮层的右边区域负责调节“我不要”的力量,即抑制冲动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它与情绪调节、冲动控制、道德判断等心理过程有关。
对于网购者来说,这意味着要学会拒绝那些不必要的、仅仅是因打折促销而想购买的商品。我们可以在购买前制定必需清单,设定一段时间的冷静期,在这段时间内不进行任何非必要的购物;或者下单时,给自己10分钟的缓冲期,调整大脑中及时享乐的思维模式。
对热衷于购买盲盒的青少年,建议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如晚上9点后不看手机,不将手机带到卧室,卸载可能导致过度消费的应用程序,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强制自己远离盲盒的诱惑。
“我想要”的力量
前额叶皮层中间靠下区域负责调节“我想要”的力量,即动机和欲望的产生。它与奖赏处理、动机驱动、目标追求等行为有关。
这需要你花点时间,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可以憧憬下:未来的自己享受到自控的成果,会是怎样的美好?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只要你觉得自己要屈服于诱惑了,就想想这个动力,能够帮助你遏制一时冲动。
面对直播间的盲盒热,我们只要看清背后的逻辑陷阱,有自己的判断分析和决策能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终会跳出陷阱。美国作家吉米·罗恩(Jim Rohn)说过:“不要随波逐流,那样你不会成长,要去那些期望和要求都很高的地方。”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美术编辑 / 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