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分析
2024-12-23马温峰
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构成,阐述了政府会计科目的设置,探讨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比较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论述了政府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双重报告体系。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化,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制度成为迫切需要。2015年以来,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全面启动,政府会计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本文在梳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构建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政府会计的主要特点,包括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等,以期为政府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一、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概述
(一)政府会计标准的形成与背景
政府会计标准的形成源于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化。2014年国务院印发《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政府会计改革全面启动。这一改革旨在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增强财政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随后,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府会计标准,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为政府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供了规范依据。
(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2015年10月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总纲。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针对具体经济业务或事项制定,截至2021年已发布10项具体准则和2项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是核心内容,2017年10月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规定了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此外,还包括一系列配套的衔接规定、补充规定和解释,以确保准则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政府会计的会计科目设置
(一)政府会计科目的分类与结构
政府会计科目按照双功能特点分为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两大类。财务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类,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预算会计科目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类,反映预算执行过程。这种分类结构既体现了政府会计的特殊性,又保持了与企业会计的一致性,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各类会计科目的作用与管理
财务会计科目反映政府资源占用和使用效率,为评估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效提供基础。预算会计科目则聚焦预算收支执行,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循《政府会计制度》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政府会计主体应根据实际需要,在允许范围内设置明细科目,以提高核算的精细化程度,更好地满足内部管理和信息使用者需求。
三、双功能: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
(一)财务会计的定义、功能及其在政府会计中的作用
财务会计是政府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全面核算。其主要功能是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在政府会计中,财务会计发挥着提供全面财务信息的作用,包括资产负债状况、收支结构、运营成本等。这些信息不仅反映了政府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效率,还为评估政府财务可持续性和风险状况提供了依据。财务会计信息对于提高政府财务透明度、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财务会计信息也是政府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经济资源、债务责任和运行成本,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利于加强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和考核。
(二)预算会计的定义、功能及其在政府会计中的作用
预算会计专注于政府预算执行过程,对预算收入和支出进行全面核算。其主要功能是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确保预算收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政府会计中,预算会计发挥着预算控制和监督的作用。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可以及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保证预算约束的有效性。预算会计信息是编制决算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为评价预算执行效果、改进预算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预算会计还有助于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能够客观反映政府预算收支的实际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分配。预算会计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公众参与预算监督提供了基础。
(三)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互动与协调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虽然功能不同,但在政府会计体系中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两者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信息共享,预算会计的部分信息可直接用于财务会计核算,如预算收入可对应财务会计的收入;二是数据验证,两套账务可相互印证,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综合分析,结合两类信息可全面评估政府财务运行状况和预算管理水平。在实际运作中,需要加强两者的协调:统一核算口径,确保数据一致性;完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自动转换;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核算能力。通过有效协调,可以充分发挥双功能优势,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政府会计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协调运行,有助于构建全面系统的政府会计信息体系,为政府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支持,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四、双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权责发生制是一种以经济事项发生为依据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政府会计中,权责发生制主要应用于财务会计领域。它要求在经济事项发生时即确认收入和费用,无论现金是否收付。这种核算方法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经济资源、债务责任和运行成本,提供更加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有助于加强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和考核,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例如,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权责发生制要求按照资产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化和使用成本。在长期负债核算中,权责发生制能够及时反映政府的潜在债务风险。
(二)收付实现制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收付作为确认依据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政府会计中,收付实现制主要应用于预算会计领域。它要求在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时确认收入或支出,简单直观,便于操作和理解。收付实现制能够客观反映政府预算收支的实际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分配。例如,在税收收入核算中,收付实现制要求在实际收到税款时确认收入,这与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相符。在政府采购支出核算中,收付实现制在实际支付款项时确认支出,便于控制预算执行进度。收付实现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公众参与预算监督提供了基础。
(三)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与实践中的选择
权责发生制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有利于长期财务决策和绩效评价,但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素质。收付实现制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和执行,适合短期预算管理和现金流控制,但无法反映全面的财务状况。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采取了“双基础”并行的策略,即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种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会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既保持了与国际趋势的一致性,又兼顾了现实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加强两种核算基础的协调,完善信息系统,加强人员培训,逐步提高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水平。同时,还应当根据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类型单位的特点,在权责发生制的具体应用范围和程度上做出适当调整,以确保会计改革的平稳推进和实施效果。
五、双报告:政府决算报告与政府财务报告
(一)政府决算报告的定义与内容
政府决算报告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文件。它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决算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预算支出执行情况、预算结余情况等。这种报告形式直接对应预算编制,便于比较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有助于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和效率。政府决算报告为立法机关和公众监督预算执行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决算报告可以清晰看到各项收入的实际完成情况,各项支出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结余资金的构成和使用计划。这些信息对于评价政府预算管理水平、财政政策执行效果以及改进下一年度预算编制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政府财务报告的定义与内容
政府财务报告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文件。它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财务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等。这种报告形式全面反映了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了更加完整的财务信息。政府财务报告有助于评估政府的财务可持续性、资源使用效率和长期偿债能力。例如,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晰看到政府的资产构成和负债水平,收入费用表反映了政府运营的成本效益,现金流量表则展示了政府的现金流动情况。这些信息对于评价政府的财务管理水平、风险状况以及长期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双报告体系的功能与作用
双报告体系的设立体现了政府会计的双重功能,既满足了预算管理的需要,又提供了全面的财务信息,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预算管理方面,决算报告直接对应预算,便于监督和评价预算执行情况,有助于加强预算约束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报告全面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为优化资源配置、评估财务风险提供了依据。双报告体系还有利于提高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政府公信力。例如,通过对比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可以全面了解政府的现金收支情况和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状况,有助于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和长期财务压力。此外,双报告体系为不同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多维度的信息,满足了不同的决策需求。
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构建是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增强财政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通过建立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为政府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供了规范依据。政府会计科目的设置体现了双功能特点,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核算体系。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使得政府会计能够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作为政府会计的双重核算基础,分别应用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领域。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经济资源、债务责任和运行成本,提供更加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收付实现制则客观反映政府预算收支的实际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采取“双基础”并行策略,既保持了与国际趋势的一致性,又兼顾了现实可操作性。
政府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构成的双报告体系,全面展现了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这一体系既满足了预算管理的需要,又提供了全面的财务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政府公信力。然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会计人员素质、信息系统建设、报告使用者理解能力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以充分发挥政府会计制度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