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熊猫:远古战兽,靠卖萌为生

2024-12-19路Sir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4年12期

别看现在大熊猫一脸萌萌哒,天天就知道啃竹子和睡大觉,走路都困难,日常出行基本靠滚,在古代它可是能上战场咬人、爱啃铁器的大力野兽,具有超强的战斗力!

这是不是颠覆了你对国宝的认知?远古战兽是如何改变命运,收起锋利的爪牙,靠卖萌为生呢?

远古战兽

在远古时期,大熊猫作为战兽,可没少上战场咬人,是战力综合榜上的第一名。

四千多年前的阪泉之战,黄帝和炎帝狠狠地干了一架。为了取胜,黄帝专门训练了一支暴力值满分的野兽部队,大熊猫是队伍里的得力干将,被评为模范打架标兵、干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被光荣地写进了《史记》里。

大熊猫的咬合力高达1298.7牛顿,排在它上面的则是狮子、老虎、棕熊和北极熊这种顶级掠食者。

野生的大熊猫跑起来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而人类的最强男人——博尔特,他的最快速度也只有每小时45公里。

所以黄帝选大熊猫冲锋陷阵,还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大熊猫是猛兽这种说法,其实很早就有了。比如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就在《上林赋》里说了,当时有个叫“上林苑”的动物园,在汉武帝专门养的40多种猛兽中,大熊猫凭借凶狠名列首位。

当时大熊猫不叫大熊猫,叫“貔貅”。在传说中,它是喜欢偷吃年夜饭的巨型吃货。《山海经》描述“猛豹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能食蛇,食铜铁,豹或作虎。”《蜀中广记》直接喊它“食铁兽”。联系到大熊猫的咬合力惊人,啃铁倒也很正常。

根据《房县志》里的记载,大熊猫非常喜欢半夜去村子里敲门,它也不伤人,就想讨口吃的。毕竟是食铁兽,人家胃口也刁,专门啃那些耙犁、镰刀、斧头什么的铁质农用工具,可把老百姓给气坏了。能上战场咬人,还爱啃铁器,没想到大熊猫竟然是这样的国宝。

大熊猫外交:萌即正义

一种凶悍的猛兽,为什么在今天以卖萌为生?

大熊猫早年真是朴实,上了战场就卖力开干,打起架来跟战狼似的,逐渐有了战狼一样的好名声之后,它却慢慢退居了二线,开始改当吉祥物。

因为大熊猫发现,自己的外表一点都不吓人,打架的时候,就没有狮子老虎狗熊那样的威慑力。

后来大熊猫又发现,比起它的战斗力,人类更喜欢自己的颜值。比如大禹治水成功后,老百姓就送他一套大熊猫的皮毛。

可能是大禹的“广告效应”,对于大熊猫的喜爱越来越多,比如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她去世的时候,陪葬里也捎带着大熊猫。

等到了西晋,大熊猫已经自觉地进化成吉祥物,变成了一条完整的网红产业链了,都开始学会包装营销自己了。

两晋时期,大熊猫被称作“驺虞”,因为它不咬人也不伤害小动物,没事儿就躺在那儿啃竹子,看着性格可好相处了,被人们当作和平友爱的象征。

粉丝团还专门为它造了个词儿,叫“驺虞示和”,意思就是这将来要是哪一天打起来了,若一方举起写着“驺虞”二字的大旗,那就代表这边想求和,这仗可不能继续再打了,再打就不讲江湖道义了。

大熊猫竟然能入药

在史前时期,大熊猫就被三峡古人类当食物吃了,不少数十万年前的山洞里都能发现大熊猫的遗骨,那上面还有人类用石头、刀砸过的痕迹。

《回到三国》这部剧里面斗智斗勇,打打杀杀,那叫一个闹腾,剧中男主角穿越回三国时期,还吃上了大熊猫肉,只不过那会儿不叫大熊猫,用的是“白罴”这个名字。

古代的大熊猫可不像今天享受着国宝级待遇,毕竟当时还没有动物保护法,它们也不是濒危物种,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吃大熊猫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大熊猫在古代除了能吃,还能入药。

事情要从白居易说起。白居易平时是个文艺青年,整日就爱待在家里写写诗,有段时间可能用脑过度,总感觉自己身上发冷,脑袋还昏昏沉沉的。朋友听说白居易好像得了偏头痛,就专门送了他一架画着大熊猫图样的屏风,和他说“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那意思就是,你看这大熊猫身上有黑色又有白色,是不是和太极阴阳八卦盘似的?你让它给你挡挡风,驱驱邪。

白居易把大熊猫屏风在屋子里摆正了,睡了两晚上,结果还真就神清气爽地痊愈了。在见识到大熊猫的“神力”之后,白居易佩服得五体投地,专门写了首《貘屏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貘”就是大熊猫的别称。

此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大熊猫浑身都是宝,大熊猫皮,做睡垫能护腰保暖,做膏药能祛湿驱瘟;大熊猫肉,吃了不仅能护肤,还能防治肿瘤疾病。

为什么这个曾经的吉祥物不是被吃掉就是被利用,难道人们就不能单纯地欣赏它的可爱吗?

大熊猫难道是被吃成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别说,可能真的有关系,毕竟物以稀为贵嘛。其他的比如大熊猫繁殖能力低、栖息地被破坏等,也是促成国宝诞生的重要因素。

当然,能从凶猛的食铁兽变成惹人怜爱的国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熊猫太可爱啦!

(摘自微信公众号“路上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