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起和赢得了一样重要
2024-12-18林特特
一
上个月,我回老家参加中学同学聚会,遇到老同学飞。飞现在是一名中学教师,上学时以好口才闻名。那会儿,她参加过省级的演讲比赛,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话题便从此开始。
飞问我:“对了,那次比赛,你为什么退赛了?”“什么比赛?”我脑海中一片空白。
“就是那次省内13个城市30多所学校参加的联赛,咱们学校推选了7个人,只有你和我通过了第一轮。可你突然说不想比了,一定要退赛,怎么都拦不住,谁劝也不听。”飞费尽心思,一再提醒我。
我想起来了。那场比赛声势浩大,前前后后持续了半年之久。先是校内比赛,然后我和飞被学校推选,参加了区里的初赛,并成为获胜者,受邀参加下一轮比赛。准备下一轮稿件期间,我们接受老师的培训,互相出主意,彼此鼓励,看对方的演讲稿,听对方试讲,再不遗余力指出问题,不断调整。
为什么如此精心准备,我却在临赛前退赛了?记忆一点点复苏,苦涩一点点唤醒,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情绪、小卑微渐渐浮现,越来越清晰。
简而言之,我的得失心太重,我怕输。随着比赛临近,我和飞的稿件打磨得越发成熟。飞的进步可用“一日千里”形容,我为她高兴,也为自己担心,我认为我的水平和飞有相当的距离。那么,其他学校的选手呢?我没有胜的把握,我的忐忑与日俱增。
好几次,午夜梦回,我一身冷汗。梦中,我站在陌生城市的陌生舞台,面对陌生评委和观众,演讲到一半,忽然忘词了。尴尬之际,我又发现飞在台下的一角,她的表情告诉我,她胜算满满。
完了。丢人丢到家了。我捂着脸冲下台,腮帮鼓胀,热泪滚滚。梦醒时分,那胀、热的体感犹在,泪残留在眼角,一切如同真实发生。
这比赛,我是不能参加了。又一个被惊醒的夜,我心中暗暗下决定。为退赛,我找了很多理由,包括身体不适、和某项考试冲突、家人反对,等等。
我如愿了。我申请退赛后一周,飞和区里另外几位初赛获胜者一同去另一个城市参赛。飞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一等奖,其他几位名次不一。他们嘻嘻哈哈回来,笑说,此行,起码拥有去另一座城市一游的快乐。
当然,我和飞还是好朋友。她为我惋惜的同时,给我带回陌生城市的旅游纪念品,一枚塑封着枫叶的书签。又一个夜晚,我抚摸着枫叶书签,辗转反侧。如果我参赛了呢?如果我没有放弃呢?即便名落孙山,我去了,才能知道究竟落后多少,究竟是什么成绩吧。我后悔了。
二
除了枫叶书签,飞还带回许多赛事八卦。
一位来自相邻城市某中学的选手,姓孙,在演讲结束后的评委打分环节,质疑评委给的分太低,低于他的预期。盛怒之下,孙冲下台去,冲向评委席。当然,他没有完全失去理智。他恶狠狠地盯着打出最低分的评委,与其目光对峙数秒,然后拿起评委面前打分的2B铅笔,“嘎嘣”一下折断。他将断笔往空中一抛,在众人目瞪口呆时,头也不回地离开会场。
那一幕,孙将脆弱的心理素质和修养差的本质暴露得一清二楚,以至于后来飞和带队老师在火车站遇到孙时,都没有和他打招呼。
“唉!”寂静的夜里,我深深自我剖析兼自责。从本质上来说,我和这位在比赛中发火并扬长而去的选手没什么不同,都是输不起,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
是啊,输不起。年少的我无法公开承认,成年的我,回忆往事至此,有勇气笑着看向飞,向各位同窗坦白心迹:“为什么退赛?因为,那时,我输不起。”
“输不起很正常,人都是从输不起中学会输得起的。”另一位同学马接过话茬儿,她同时说起她孩子小马在暑假中遇到的一件事。
小马练棒球,所在的A球队获得过诸多荣誉。今年夏天,球队去南方某城市参加全国赛。该年龄组共有15支球队,能来,说明每支球队都是当地的翘楚。
翘楚遇翘楚,总有高下之分。小组赛中,一个球有争议,而这场比赛牵涉到A、B两支球队能否晋级。于是争议持续,且强度升级—不是孩子们,而是家长们。
B球队的家长们先是质疑裁判,而后叫停比赛,当他们维护自家球队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这群已近或已过不惑之年的家长们大闹赛场。
“结果呢?”我们连连称奇,不禁追问。“结果是,裁判坚持自己的判断和决定,而经过这么一闹,再上场,B球队的孩子,情绪受了干扰,连输好几个球。本来两队人马实力相当,最终比赛结果如何真不好说。但心态受影响后,兵败如山倒。”马说。
“真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输得起比赢得了更重要。”“教给孩子怎么赢,也要教给孩子会输。”“赢了比赛,输了人生、输了尊严又有什么意思呢?”同学会变成讨论会,讨论比赛,讨论我们成长路上的赢和输,讨论如何教育下一代赢和输。
三
昨天晚上,飞给我发消息,说最近,她在某项中学生语言类比赛中做评委。一个孩子的家长在赛后找到她,问:“还记得我吗?咱们以前参加过同一场比赛。你是第一名,我印象深刻,那次,我落选了。”
飞仔细辨认,终于认出这位家长是当年折断铅笔的选手孙。时隔多年,他不复少时模样,头发薄了,戾气消了。飞开玩笑地说:“我对你印象一样深刻。”孙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表示,小时候不懂事,总会有些过激行为。长大后想起那年的表现,着实后悔。“所以,我现在送孩子参赛,都要一再叮嘱,重在参与,能赢是好事,输得体面是本事。”
我看着飞的消息,回了一条消息:“其实,同学会散后,我总是会想起我的退赛。后来,我登上过更大的舞台,参加过更高规格的比赛,但是我还是后悔那次退赛。不是因为未知的结局、可能性,而是因为,没能坚持到底不是因为不喜欢,只是因为输不起。
“是啊,输得起和赢得了一样重要。赢是成就,输是修行。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