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公益节”9位公益人有话说
2024-12-13善达君
走到第十个年头的“99公益日”,正式升级为“久久公益节”,与之相伴的,是很多新的变化。规则变了,玩法变了,理念也升级了。
随机出现的“惊喜配捐”,让捐助人更能享受做好事带来的喜悦。为长期捐赠人提供的“专属配捐”,让他们感受到“久久做好事”带来的温暖与陪伴。
因为规则的简洁明了,公益机构不用再像往年一样研究配捐规则,而是更多地去建立与捐助人的连接。有更多人捐款,就更有可能拿到“惊喜配捐”;更受信任,就更有可能拿到“专属配捐”。做细水长流的好事,更容易在节日间收获惊喜。公益节期间,1800多个项目发布了3万个视频,获得点赞无数,把节日的氛围烘向高潮。公益不需要门槛,公益节更不需要。更多人参与、更多善意被连接,才是节日最大的意义。
用配捐连接善意
01
拆完“彩蛋”,配捐占比从10%到40%
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郑颖:
往年“99”第一天,我们能拿到的配捐只占总捐款的10%左右,今年则直接变成了40%。
我们很早之前就做了一个“捐赠人服务手册”,会针对不同的捐助人制定不同的反馈和维护策略,而且在持续更新、进步,这使得很多捐助人非常信赖我们。
所以,我们反而没有太盯着“专属配捐”作为筹款目标。它就像一个“彩蛋”,没有拆到也没关系,如果拆到了,那就会很开心,来捐款的人也会很开心。
02
一起走过的日子,变成了惊喜
连续参加了10年“99”的云舒:
我已经做20年公益了,参加“99”也有10年,今年一看,不仅有一个十年勋章,还有一笔“专属配捐”,感觉还蛮惊喜的。
这笔配捐让我发现,原来我们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一起捐了这么多项目、一起帮助了这么多人,挺感慨的,也挺温暖的。
我用这笔配捐之前,会关注机构的公信力和口碑,以及项目的理念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还希望机构可以持续地对项目进行反馈,希望这些反馈既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又能感受到这个机构的严谨。最后,我毫不犹豫地把这笔钱捐给了麦田教育基金会。
03
前两年“忙死”,今年好闲呐
荆门义工联副秘书长姜桂芳:
前两年感觉要“忙死”,今年突然好闲呐。
往年“99”那三天,我们会时刻关注着还有多少配捐,想要多“薅”一点。除此之外,还会发动很多人来答题助力,攒小红花。非常忙。
但是今年,因为配捐模式改了,“惊喜配捐”完全随机,“专属配捐”人没那么好找,所以突然好像就闲下来了。
我们平时也挺注重捐赠人的维护,但是今年规则改了,以后会更注重捐赠人的长期培育和维护。
04
寻找长期捐赠人虽不容易
壹基金项目新疆协调人杨军:
截至“久久公益节”活动的第三天中午,“专属配捐”还有60%,说明了在寻找拥有“专属配捐”的捐赠人这个过程里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出台这个规则是个好事情,能够让长期坚持并真正参与捐赠的公益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并且换一种思路来看,找到了这些捐赠人也让我们能寻找或培养更优质的伙伴、合作者、志愿者。“专属配捐”的规则我认为是非常棒的,也是很支持的,希望能一直延续下去。
让节日焕发新生
05
点点赞,就能像过节一样
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郑颖:
今年新出的“分分赞”功能,还挺好玩的。
每天我们都会把我们的视频铺到社群里,号召志愿者来点赞,然后告诉他们,只要点点赞,就有可能拿到配捐,还能冲榜,大家就会很开心地去点赞。
很多志愿者并不一定能捐很多钱,但是他们会一块钱一块钱这样捐,去试试能不能捐出“惊喜配捐”。他们这样也玩得非常开心。
这是一种过节的行为方式,我记得去年是捐小红花给线上画展,今年是“分分赞”,志愿者还是很爱玩的。这种能够冲“排名”的游戏,让我们的志愿者有拧起一股绳往上冲的感觉,对社群凝聚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而且,我们这次发的很多视频,都是以深度内容长视频为主。虽然在节日狂欢的氛围之下,大家不会太静下心来看完,但是我们觉得,可以先通过点赞把视频的数据弄好,让更多人看到,以后还可以用这些视频来向更多人介绍我们的项目。
06
“99”是一种习惯
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罗莹:
虽然今年我们早就知道配捐规则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配捐总额下降,但我们还是选择,在“久久公益节”做全年规模最大的筹款动员。
我觉得配捐本身并不是公益节最重要的事情。在更早之前,配捐额度差不多1∶1的时候,大家可能真的是为了配捐,爱心加倍非常有吸引力。但同样重要的,是借这个节点去做更多的发声和宣传。
我们一直都对志愿者和捐赠人这样倡导:不在乎筹到多少钱,大家只要去推广公益,让更多人看到,就很好了。
而且腾讯已经做了这么多年“99”,它能达成的声量,和全年任何一个别的节点来讲,都是更有优势的。
我们的很多捐赠人,已经对每年“99”期间,绿芽要筹款、要动员大家,有这样一个接受度了,已经养成在“99”期间来参与公益的习惯了。
使公益细水长流
07
乡村留守妇女,做了十年公益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何庄兰:
我是一名乡村留守妇女,十年前,我偶然看到了“99”在手机上的宣传,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年“99”的时候都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帮困境儿童、困境老人筹过款,也捐过很多步数。捐步挺好的,一可以做公益,二可以减肥。每年一到“99”的时候,我每天都会答题。腾讯公益上的题目我都会做,因为我年龄大。
我有好多小红花,然后用它们换了一朵大红花,它特别珍贵,特别有意义。我刚换大红花回来的时候,身边的人都特别羡慕,我还给每个人都玩了一下。
虽然我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是我一直觉得,有一份公益心,愿意出一份力就好。并不是说要每个人一定要捐款,或者说要捐多少钱,不是这样的。我们经常都是只捐五块、十块,或者帮忙组织公益活动。
我一直觉得,自己慢慢这样做,也慢慢影响了身边的人,这个事情特别有意义。因为一直的坚持和执着,不仅习惯了自己做公益,身边的人也都成了长期捐赠人。因此,今年我配到了很多“专属配捐”,这是对我的信任,我很开心。
08
献出善意,可以收获更多善意
深圳市建辉基金会筹资部总监李晓丹:
我们很早之前,就不再把重心放在像“99”这样重大的筹款节点,而是拉平到全年。刚好,今年“久久公益节”也鼓励我们做更细水长流的事情,说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往年我们会把全年很大占比的筹款额度,放在“99”这几天进行,这对工作人员来说,压力很大。而放到全年去筹款,自己准备的时间比较多,也更能改变团队和公众的筹款习惯,其实挺好的。
我们已经建了十几个捐助人社群,会定期发布项目进展到群里,每个月都有至少一两条。每周五,我们的公众号还会发一篇行善者的故事,我们也会动员捐助人和志愿者每周让出一条朋友圈的位置,给我们这篇故事。
我们还针对不同捐款额度,设置了不同的回礼。这些回礼一般是我们的周边,比如我们的一个受捐人,她被大火烧伤了手,但是后来她在医院医治的过程中,领养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有血管瘤疾病,她为了养这个孩子,就在自己手指烧伤的地方磨了一个豁口,用豁口的地方握针,编织小红花在街头售卖。我们就采购她的小红花,作为捐赠人的回礼。
有一个同事,我们基金会成立了8年,她已经在这里工作7年了。她有腿脚方面的残障,所以需要一份待在家里就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就把打包回礼和维护社群这份工作交给她。她能获得一份收入,我们也能靠回礼让更多人愿意为我们的项目捐赠。
09
做细水长流的好事,更享受节日本身
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关步杨:
今年“久久公益节”刚开始的时候,我身边很多人都会捐一块钱,看一下自己有没有“专属配捐”。大家就会讨论:“诶,我的是99元,你的是299元。”这种热闹的节日氛围,我很喜欢。
公益应该是可持续的、日复一日的,但公益也需要一个节日。就像购物节一样,我们平时也会买东西,但是在购物节的时候会买得更多一些,我也可能会看个直播,或者茶余饭后讨论一下。
很多东西都会通过这个节日涌现出来。除了捐赠额以外,还产生了很多内容,以及连接与交互的力量。今年“久久公益节”的规则变简单了,我们会和捐助人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交流。规则感变弱的时候,连接感就会变强。
我们不用再像往年一样,去想配捐技巧上的事情,而是能更享受公益节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