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课堂下演讲教学的改革
2024-12-13白崴 朱岚武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已经发展到炉火纯青的背景之下,“翻转式课堂”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大众所讨论的焦点,许多人对于“翻转式课堂”均持有各自的认知和见解,其中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这种孕育于新时代下的课堂模式不仅对于传统知识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更促进了许多技能教学的丰富性与高效性,与此同时,演讲教学也正处于众人的风口浪尖上,演讲教学作为一门可以提升人们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的学科正不断得到大众的广泛重视,而与“翻转式课堂”的有机融合更是为其自身注入了新鲜血脉,同样也为演讲教学的改革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关键词:翻转式课堂;演讲教学;改革
引言
新课改以来,“探究式”教学模式已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也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大力推广,而在“翻转式课堂”教学新方法的出现之后,这两种课堂教学方式开始走向融合,共同影响学生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今天所要探讨的演讲教学于“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改革的问题,首要了解到的是“翻转式课堂”的定义与内涵。“翻转式课堂”所指的即为一种混合式、翻转式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文本资料、慕课、网络等渠道进行自主学习课程知识,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完成知识的深化,并在课后通过任务与测试完成知识的巩固与检验[1]。深入演讲教学的课堂中,参与者普遍能够明确且深入地了解演讲的重要性,演讲作为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口才技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演讲不仅是在某些特定场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更是在对培养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上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当前诸多的演讲教学课堂中,一些难以回避且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已显得尤为突出,在演讲教学地位日益重要的情况下,应思考并探讨如何去避免或者解决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既要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因此,“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可谓一盏明灯,为演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从对照“翻转式课堂”与演讲教学的改革中可以发现“翻转式课堂”对于演讲教学的改革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学习价值,这也将成为未来演讲教学改革实现突破可能的重要引擎。
一、根植——演讲教学的重要性
在深入研究和探讨演讲教学改革的突破之际,必须将“演讲”这一词的含义再次申明并做以详细解读,演讲是一门艺术,其除了是一门语言艺术之外,还是广大群众的一门形象艺术、心灵艺术等,演讲同样还是一种能力,它是人们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时所具备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培养好广大群众的演讲能力对于促进其自身语言的构建和运用、塑造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审美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演讲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具有多方面、全方位的意义与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演讲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已经显著地凸显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随着当前教育环境对实践和技能培养的高度关注,演讲正潜移默化地走进大众的视野。在舞台上的落落大方、在话筒前的侃侃而谈,这是演讲所赋予的独特光景与能力,在观众面前的自信嘹亮、在遇事不测时的井井有序,这是演讲所带来的无限魅力与自信,塑造个人良好的形象、磨炼心中坚强的意志,这是演讲的姿态,是演讲的风度,正是因为有了演讲教学的无限输出与贡献,才有了如今千千万万个演讲者,才有了无数个精彩绝伦的演讲瞬间和永不可抹去的经典记忆。
二、停滞——演讲教学存在的短板
在演讲教学的课堂中,因传统演讲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与诸多不可调和的因素,若想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则需要深入剖析问题所在,并探寻其产生的原因,唯有坚持循环往复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方能不断深化探索,直至触及事物的本质,达到知根见底的全面理解。如此便可同时实现3项目标,进而一举成功。如何从最有力、最有用的方法去探寻其存在的短板以及存在短板的原因,主体和客体作为最直接、最容易让人接受和明白的两个方向将成为其探讨的核心层面,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来看演讲教学存在的短板,可以将其分为3个层面,第一是就演讲其本身来谈,演讲所具备的“实践性”和“艺术性”占有的分量不足,而从其演讲接受对象来看,可以发现其“普遍性”较为缺乏,显然,演讲教学存在的短板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均有涉及,“实践性”和“艺术性”作为演讲教学主体所主要承担的核心要素,明显存在不足与滞后的现象,教学时将演讲的实践与运用践行得较少,无法真正地将演讲教学做到位,无法真正将演讲授课做扎实,而“艺术性”对于演讲教学而言也是非常显著的一个问题,传统演讲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有着相当的滞后性,而当代的演讲教学课堂则更需讲求艺术性,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传达语言的魅力,学会在演讲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美感;而第3个“普遍性”则是在客体层面上的突出,演讲教学得不到重视,演讲技能得不到普及,这也是演讲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显著的问题。诸如此种已经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片面性正成为大众所呼之欲出的那般急迫,改革的呼声也愈演愈烈。接下来将演讲教学存在的3个短板进行分析并予以恰当地解决措施。
(一)重理论而轻实践
重理论而轻实践是演讲教学3个缺点的核心部分,演讲对于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以及增强自信心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将演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将演讲落到实处、遍地开花,这为本项工作的核心要点,也是演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走进演讲、亲历演讲、不断演讲、高效演讲,如此才能算是演讲教学改革的成功。显然,如今的演讲教学课堂偏理论而轻实践的局面愈发明显,基于此问题,若要让学生从想说敢说到能说会说,那么毫无疑问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如此“翻转式课堂”模式的教学方式于此不可忽视,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通过各种“翻转式”方式,可以通过多维情景、角色情景和生活情景的演讲技巧训练策略来对课堂进行“翻转”,其中值得突出强调的是多维情景下的训练,多维情景的设计,让演讲技巧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一方面上可以通过片段式的训练和即兴演讲的融合进行交叉训练,众所周知的是,语言、口才、主持、播音,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即兴演讲,即兴演讲通常没有准备时间,演讲者必须做到临场发挥,同时还要求演讲内容需言之有理,不能出现主题不清、词不达意等问题,否则难以赢得听众的认同。所以快速构建思路是即兴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对应的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进行临场发言,并对学生突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提出改正;除此之外,多维情景的模拟训练也极为重要,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时候,还可以很好地实现知识的整体推进,这是演讲教学的关键所在,这不仅充分给予了师生高度的自由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加增强了学生敢说、想说的能力。在生活情景的演讲技巧训练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自行选择主题进行集中展示,可以是“课前五分钟”也可以是十分钟、两分钟,可以是诗朗诵,也可以是英文朗诵等,最主要的还是给予学生选择权,将课堂主权“翻转”至学生手中。
(二)重技术而轻艺术
“一言兴邦”演讲是一门艺术,是增强人们力量与净化人们心灵的一门艺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依旧脍炙人口,马丁·路德·金有关“I have a dream”呐喊仍然清晰可闻,这便是演讲巨大能量和无限魅力的最好佐证。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写道“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万师”。这让我们看到了精彩演讲所能带来的震撼效果和无限可能。在演讲教学中,仅重视技巧的单一训练,仅在乎技术的是否成熟,这是演讲教学较为明显的缺点,但是这是其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演讲不仅是一种话语的技巧,更是一种话语的艺术,在当今这个讲求个性化和注重个人品牌塑造的现代社会,演讲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如若只有干巴巴的演讲技巧而没有饱含情感和声色的语言风貌,那么演讲将不再成为演讲,演讲也将毫无意义,因此在《演讲的艺术》一书中,作者在第一章首先就指出了演讲艺术的第一要点——“贵精不贵多,贵巧不贵繁”。认为只要在演讲时拿捏好语言分寸,并通过情感的收放赋予演讲以生命力,只言片语也能胜过长篇大论,演讲的“精”就体现在这。那么演讲的“巧”便体现在巧妙地运用修辞,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比喻、排比等修辞恰到好处地运用往往会增强整个演讲的生动与气势。同样,社交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传达和表达的工具,为演讲者增加了更多的表现力和互动性。传统的演讲形式比较单一和死板,演讲者过于注重语言的统一性以及端庄性,最终导致实质的语言播报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3]。而社交媒体又是“翻转式课堂”典型的学习和应用工具,在“翻转式课堂”中,除了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之外,灵活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也是其课堂的突出特点与优势,所以,这是“翻转式课堂”模式的成功引用,也是“翻转式课堂”模式的关键之处,学会以新兴的科学技术与媒介来代替传统教学中生硬而又死板的教学模式,这是“翻转式”的成功,同样也是演讲艺术的突出表现。在运用媒介和语言技巧上突出表现艺术性之外,演讲内容本身也将体现艺术性,在此处的“翻转”主要是要去鼓励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去分析一个演讲文本,深入演讲文本的内涵和情感,要让学生把握和创造性地处理演讲内容,深刻阐发演讲内容的深层寓意与艺术价值,从而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审美享受。
(三)重精英而轻普遍
重精英而轻普遍是演讲教学的传统特点,自演讲兴盛以来,此特点便由此衍生而出,成为演讲教学最大最突出的缺点,而演讲是相对于群体大众而言的,有听众才有演讲,有观众才有演讲,演讲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有着大众群体追求和喜爱的重要因素,所以演讲者也自然要普及群至体大众,演讲者可以是老师、学生、政治家,也可以是医生、商人、创业者,更可以是小孩、父母、农民工,倾听广泛的大众声音,演讲的意义也将深入浅出。而在演讲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探讨,针对演讲轻视普遍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基于一种普遍性的提高,演讲教学课堂要设置不同的场景去分层教学,对于声音条件和语言风貌较好的同学可以往舞台演出方面培养,而这些条件一般的同学就可以重点往即兴演讲方面培养,比如像祝酒词、致辞、贺词等等。在重视演讲普遍的过程,演讲教学的改革也将进入到较为深刻的阶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演讲,让每个学生都能勇敢演讲,勇敢表达,于此才会有之后的会表达、能表达,而在这个重视普遍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班杜拉的学习理论体系中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我效能信息的认知与加工可以形成自我效能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同时对个体和社会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4]。从这个方面来看,演讲教学的改革在对于教学对象重视普遍上而言不可忽视,总体而言,若要提升演讲教学普遍化,就要构建不同种类的平台让不同的学生去体现和发展,若要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既要注重个别,更要注重大众,将演讲走向大众,这是演讲教学的一大成功,从个人至普遍的“翻转式”也体现了演讲教学课堂改革与“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相互融合,在演讲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演讲教学将成为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于此来看,要将演讲内化于课堂,实践于生活。
三、未来——演讲教学突破的可能
演讲教学的历程长远而又曲折,但演讲教学的未来是光明而又璀璨的,只有边破边立,才能不断向前,取得成功。在当今时代的驱动下,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演讲教学的改革有了新思维,有了新想法,面对以上3个短板也有相应的较为科学与合理的措施予以应对与纠正,其方法与措施有着清晰的改革思路,有着正确的指引方式,更因为有“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引,所以演讲教学改革的成功势在必得,演讲教学改革的未来前途无量。
结语
对于未来演讲教学突破的可能,则可以体现在其自身艺术性上的突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愈加丰富,演讲艺术性的突出与展现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艺术审美享受与价值追寻,通过在艺术殿堂里找寻演讲的深刻内涵,可以说是教学改革的伟大突破。而又因有着孕育于新时代中的“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之所以能被时代认可,能被大众推崇,正是因为富含时代因素的它也能让演讲教学更科学、更高效,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演讲教学改革正以高速向时代和大众不断驶进,正以科学而又高效的模式缓缓向前,未来已经掌握在手中。
参考文献:
[1]李艳,詹浩澜,梁珊珊.“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管理学》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6):139-140.
[2]梁显雁.即兴演讲能力培养策略[J].传播力研究,2020,4(09):141-142.
[3]林涛.试析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J].新闻传播,2022,(18):108-110.
[4]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01):60-63.
(作者单位:张家界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