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观之“新”及其公共性意蕴

2024-12-13王洪波焦雯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6期

[摘 要]

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考察,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重在文明观之“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新基色”、“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整体文明观的“新构式”、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文明观的“新底蕴”、人类命运与共的共生文明观的“新价值”。文明观之四“新”相互关联,与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旨趣相契合,存在着深层的公共性意涵,即本质性公共指向的社会主义文明观、“五位一体”整体协同的公共性意蕴、中华文明观蕴含的“小类”与“大类”相统一的公共性、人类文明观存在的世界性“共”的公共性。 新文明观存在着重要的公共性价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公共性视界,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公共性的中国方案,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公共性新路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4)06-0027-09

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话语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P13-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P32)。

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理论与现实关联,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当前,学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主要从内涵特征、关系辨析和国际比较等方面展开,为我们深入研究本论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出发,深刻认知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观内涵尤其是其公共性意蕴的研究成果相对不足,从公共性角度考察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观之“新”,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四重“文明观”的面向

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考察,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相互关联的四重文明观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观,“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整体文明观,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观及人类命运与共的共生文明观。

(一)新基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观”是从马克思主义之“魂脉”意义上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则是从“魂脉”与“根脉”内在统一意义上的思考。】,是建立在人类全部文明成果基础上的新型文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根基,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考察,指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文明映现,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必然是“历史性”的存在形态,人类文明的终点必然不会终止于资本主义文明。列宁在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通往社会主义文明的道路,认为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社会主义[3](P25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发展进行了探索。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4](P21)“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5](P1)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和探索进一步深化。邓小平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文明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

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6](P167)

对比分析,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资本增殖为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而社会主义文明是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文明标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破解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困境、引领人类文明前行的一系列重要文明理念,对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具有引导性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是集理论、道路、制度、文化于一体的文明探索、文明实践与文明追求,是一种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崭新开拓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7]

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性规定,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主导的西方现代文明具有本质区别。

(二)新构式:“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整体文明观

从文明结构看,人类文明具体可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多个方面,其中,物质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在文明结构中起着决定性的基石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8](P2)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初步认识到文明的多种样态及各样态之间的关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大体对应着“物质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社会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文明泛指社会形态中的一切文明成果,而狭义的社会文明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并称为“五位一体”有机整体的社会文明,它包括社会主体文明与社会关系文明等内容。】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物质文明具有决定性地位。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8](P84)这一“有机体”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要素”的动态整体结构。

恩格斯也认为,任何社会都是由经济、政治、思想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统一体。他强调:“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9](P59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是一种社会整体文明观,强调文明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判断文明是否进步的标准就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改造世界所获得的各方面成果的总和,包含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丰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发展程度。

以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为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文明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动态统一的整体文明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

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全社会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提高了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人民得以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整体文明观的建设经历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转变,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能力、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的新征程中,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其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构成要素,五个方面的文明要素协调发展,形成整体社会的文明体系。

(三)新底蕴: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观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现代化的过程同时是形成和发展人类文明形态的过程。因国家和地区间存在着客观的历史和文化差异,各国追求的现代化道路也必然存在着殊异。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8](P82)。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工业化与国家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工业化的程度代表了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水平。在科技革命的助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科技革命开辟了一条工业化发展道路,生发出优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有其历史进步性。然而,这条工业化道路是在血腥、暴力和掠夺的基础上实现的。

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我国人民在长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而来的。从大历史观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源于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创新发展的文明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升华,其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中国特色的中华文明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包括社会理想、治理思想、“大一统”传统、经济伦理、生态理念、哲学思想在内的丰富内涵,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内涵彰显了“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民为邦本”“以正治国”等中华文明精髓。习近平指出:“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10](P467)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践行中国共产党文明自信的“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在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上并未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与成果,而是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1](P17),创造性地推进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的中华文明和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文明的结合,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拓宽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世界视野。

(四)新价值:人类命运与共的共生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形态,还是世界历史层面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新型文明,是文明的“人类”新形态,具有“类”的深刻标识和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关注世界的共同发展、繁荣和稳定,关注世界中“人类”的共同美好生活,这是一种大历史观,是一种人类命运与共的共生文明观。这种文明观体现了世界共生共在的整体性,即无论哪一种文明都不是独自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新的文明形态必然要继承人类物质生产的成果总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主动创造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同时,通过交流与互鉴,打破不同文明间的壁垒,共同创造世界整体性的人类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着弘扬人类命运与共和世界整体性的历史重任。从逻辑关系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构建人类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是引领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方案。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P25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P19)。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P60)这些论述明确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指向,即“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11](P6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要实现全世界制度与文化的“同一性”,而是强调在尊重国家、地区差异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文明的交融性和互动性。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文明观蕴含深刻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与交往实践中个体与共同体互动形成的社会属性。人类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会产生公共性问题,人类社会关系中的公共性是与他人共享的所有事物总和的本质属性,因此容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有机体成为产生公共性的基础。从社会属性中阐释公共性可以得知“公共性概念表征着一种共同性,‘共同的’ 既指与公共性之‘他者’联系和分离的物体世界,更指一种关于这个世界的共同想象”[14]。依此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文明观蕴含着深刻的公共性。

(一)具有本质性公共指向的社会主义文明观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点,可以将人类文明形态划分为“前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共产主义文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将共产主义文明形态视为代替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未来文明形态,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共产主义文明形态初级阶段的观点,这里的“共产主义文明形态”包括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和共产主义文明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存在于这一历史序列中。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于:“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15](P817)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6](P414)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公共性”而非“私人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本质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本质要求,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拥有公共权力和公共财产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创造的崭新文明形态,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相契合的文明形态,蕴含着深刻的公共性意涵。关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创制主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意义,即“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6](P402),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受制于其私有制经济基础,因此这一社会形态不能成为真正代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形态,必然是“历史性”存在的文明形态。

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是公共性程度更高的社会形态[17]。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着力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治理新格局,具有人民性、公共性等特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增强了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8](P142)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不是个体或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美好生活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创造的,

也应由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享有。实现美好生活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是全社会共同的公共性问题。

每个人能够运用自身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开展生产活动以获取自身与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公共性意蕴。

(二)“五位一体”的文明观存在着整体协同的公共性意蕴

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本质特征是追逐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在资本主义文明结构中,物质文明(相比其他文明)占据了绝对性的优先地位。

马克思批判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16](P776),

“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6](P776)。

对物质文明重视的结果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然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即财富的积累不是施惠于大多数人,而是被少数资本家占有,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受制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性规定,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均衡发展,

是难以实现的社会公共性难题。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文明形态中展现着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在社会整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形态最高阶段的论断,正是建立在这种社会整体协调均衡的发展状态之上的。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单一维度的片面性转向多维度的全面性整体扩展,文明形态的内涵随之丰富,其各构成要素也实现了协同发展。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整体,这决定了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应采取系统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这一新形态的文明“五位”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促进,紧密联系,是面向未来开放的动态整体。同时,这一整体性的文明新形态不局限于自身的动态整体性,而是其中每一文明领域均有着深刻的“公共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对“五位一体”的文明协同发展的追求,

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位”的全面发展。这一全面发展并非只限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其重要的指向在于世界的共同发展,是世界公共性的发展。

(三)中华文明观存在着“小类”与“大类”相统一的公共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建的全新文明形态,是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新形态。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19]从文明观视角深入分析,中华文明观内蕴着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彰显了对于公正与和谐的崇高追求;百家争鸣中所崇尚的“大公无私”“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等观点,更是深刻体现了对于公共利益的高尚追求。这些元素内蕴着公共性意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中华文明观所具有的“公共”特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类”的文明观存在着内在的深度契合性。蕴含深刻公共性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必然经由马克思主义的激活而成为既传承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公共性文化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1](P16)植根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发展路径和制度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承载着丰富的本土价值和精神内涵,不仅具有中国式的“类”的本土价值,又超越了地域的局限,具有世界性的“类”的深远意义与全球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形成了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文明形态。它倡导的是一种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文明观,强调各国应在尊重文化差异、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索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所思考与关注的不仅是国家之“小类”的发展,而且关注世界之“大类”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人类发展的休戚相关和命运与共的深刻内涵。

(四)人类文明观存在着世界性的“共”的公共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是“全人类”,这凸显新的文明形态不是仅局限于某个民族和国家,而是能够成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文明样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性推进,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公平有序发展,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可能。

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文明公共交往的产生与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是突破环境与文化的局限,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得到提升与丰富,从而获得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与条件。“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6](P169)。

马克思认为通过扩大交往所产生的现实关系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使人形成全面生产与创造的能力,从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形成全人类真正的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利益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象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以各民族与国家的共同利益为桥梁实现合作共赢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与他人以“共生”的方式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存在样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和进步,重塑国际间交往秩序,追求实现真正的世界性公共交往,与马克思所追寻的公共利益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文明互鉴与交往的视角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资本主导的西方现代文明不同,它将人类社会公共性的本质归为共生、共存、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真正实现了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最大限度地寻求各民族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通过实现扩大交往推动全世界共同发展的文明新样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共生为基本原则在世界多种文化与多元文明中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交往之道,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构建人类命运与共的共生文明观,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良好和谐的共生关系。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文明观的公共性价值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四重文明观,是破解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困境、引领人类文明前行的新型文明观。它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公共性视界,又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公共性的中国方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引领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公共性新路向,具有深刻的公共性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公共性视界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形成与发展的关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包括文明形态的演进、文明的结构、文明的多样性及文明的主体等重要内容,公共性为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展开了新的视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文明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演进理论中对生产力一般发展规律的遵循,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以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为标准探讨文明形态的划分,而随着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发展与深化,人类共同活动的频率不断提升,活动范围持续拓展,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呈现公共性的历时诉求。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并向着共产主义文明形态过渡,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深厚公共性理念和价值追求随之发展。马克思认为文明的结构是复杂而多层次,人类文明新形态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观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与整体性是文明结构中公共性属性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肯定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以中华优秀传统的“和”文化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与共的共生文明观,促进不同文明体之间合作共赢,彰显对全世界普遍问题、公共价值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认为人是文明的主体,透过唯物史观分析,文明成果由人民群众创造又由全体人民共享。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社会主义文明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公共需要,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习近平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P16)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公共性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趋势,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

(二)向世界提供公共性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西方现代文明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当全球发展面临贫困、疾病、战争、资源枯竭等发展困境和治理难题时,西方现代文明因“资产主义私有制”和“资本增殖”的导向逐渐暴露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终极价值追求是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这不仅激化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固有矛盾,

也加剧了西方现代文明中公共性价值的缺失。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并且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公共性”的文化精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确保了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坚持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坚持关注解决全人类普遍问题和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贫困与不平等、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强调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克时艰,实现共赢发展,实现全世界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方案面向的是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公共性难题,不仅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成为推动全球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20](P340),从唯物史观视域看,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应是多元的,而不存在唯一的发展模式,更没有一条适用于全世界所有国家发展的标准道路。习近平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20](P340)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一套具有深刻公共性价值追求的中国方案,改变了西方现代文明中虚假“公共性”的狭隘立场,冲破了西方现代文明对世界的强势影响,破除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迷思。

(三)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公共性新路向

人类文明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这一过程既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见证,也是历史长河中文化交融、碰撞与创新的生动体现。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差异存在,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元、多态的图景,每一种文明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全球性难题和挑战接踵而至,这些挑战超越了国界,对全人类构成了严重威胁。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路向如何,是一个值得全世界深入思考的主题。面对挑战,是继续沿用以往传统的发展模式,还是寻求创新的文明形态应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关乎人类的未来与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仅实现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更开创了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遵循并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弘扬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代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尊重并促进文明的多样性,提出人类合作共赢发展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路向。同时,中国的发展极大增强了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打破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世界交往格局,成为世界公共交往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着世界文明格局的新方向。新时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倡导人类合作共赢,正是对这一公共性文明路向的深刻阐释和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超越各国种族、文化、制度的差异,通过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建立共同利益观和共同价值观,在相互协同中引领世界文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普惠的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公共性样态和路向。西方现代文明虽然在历史上一定程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其内在的矛盾与局限日益显现,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矛盾日益激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阐明了人类文明不仅有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更提供了中华文明倡导的公共性文明方向的全新选择。这个全新选择扩展了原有的人类文明的样式,超越人类传统文明的模式,重塑了人类文明的交往方式,它倡导的是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开放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希望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国家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实现个体与共同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新文明形态强调的是“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倡导的是“对话”而非“对抗”,体现的是“包容”而非“排他”,这些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不仅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赋予原有文明以公共性内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文明格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图景中,中国将继续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与世界各国共同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3]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郭 湛,曹鹏飞.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J].齐鲁学刊,2005,(1).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郭 湛.公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J].理论视野,2011,(12).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9]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

人民日报,2023-02-08.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崔正贤

The “Newness” of Civilization Concept Within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Its Public Implications

Wang Hongbo, Jiao Wen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civilization concept, the “newness” of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lies primarily in the “newness” of the civilization concept, which encompasses the “new found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t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new framework” of a holistic civilization concept featur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 the “new essence” that transcends the Western model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new value” of a civilization concept emphasizing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se four aspects of “newness” in the civilization concept are interrelated and aligned with the public interest orientation of Marxism. It carries profound public implications, including a socialist civilization concept with an essential public orientation, a holistic and synergistic publicness implication in 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 Chinese civilization concept that integrates the publicness of “subcategory” and “category” and a human civilization concept that embodies a universal “shared” publicness. Furthermore, this new civilization concept holds significant value in terms of publicness. It enriches and expands the publicness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uman civilization concept, offers a public Chinese solution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ountries worldwide, especially socialist nations, and guides a new public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

Marxist civilization concept,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publicity

收稿日期:2024-09-10

作者简介:

王洪波(1975-),男,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48;焦 雯(1988-),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48

本文为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美好生活理念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批准号23AKS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