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猪后躯瘫痪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2024-12-13

农村百事通 2024年12期

猪只后躯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对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力具有显著影响,轻则影响猪只生长发育,重则可能导致猪只被淘汰甚至死亡。猪只后躯瘫痪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对病猪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合理的饲养管理、营养均衡的饲料、良好的环境卫生,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都是预防猪只后躯瘫痪的重要措施。

一、临床症状

病猪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精神不振,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常呈现出垂头丧气的状态。发病初期,病猪会出现轻微的后肢步态不稳,行走或跑动时动作明显变得迟缓,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敏捷性,此时食欲基本正常。随着病程的延长,后肢逐渐无力,站立困难,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勉强起身。由于后肢功能受限,病猪在行走时可能出现摇摆不稳的情况,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发病后期,病猪后躯瘫痪,采食、饮水困难,直至各器官衰竭死亡。

二、发病原因

1.中毒性因素

饲料品质不良,如长期饲喂或一次性大量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猪只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后,毒素在体内难以排出,其中黄绿青霉产生的黄绿青霉素可以引起猪只的后肢以及全身麻痹,导致后躯瘫痪,并伴有呕吐、惊厥、呼吸障碍等神经中毒症状。饲料加工调制方法不当,如部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如未做去毒处理的棉籽饼、菜籽饼等),也会造成猪只中毒,引起后躯瘫痪。

2.疾病因素

(1)寄生虫病。引起猪只后躯瘫痪的寄生虫主要有弓形虫、肾虫、旋毛虫和蛔虫等。

(2)细菌性疾病。猪后躯瘫痪可以由多种细菌性疾病引起,这些疾病通常会对猪只的运动能力和整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由链球菌、李氏杆菌、巴氏杆菌、猪丹毒杆菌等引起的疾病。

(3)病毒性疾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猪传染性脊髓炎也可导致猪只后躯瘫痪。

3.营养因素

日粮中营养不平衡,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或钙磷比例失调,猪只可能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等,从而导致后躯瘫痪的发生。例如,严重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时,可能导致猪只共济失调,步样不稳,以及后躯瘫痪。缺乏维生素K和钙、磷等矿物质时,会影响猪只的神经、骨骼和肌肉等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后躯瘫痪。

4.管理因素

如果猪舍内的饲养密度过高,猪只活动空间不足,可能导致猪只之间互相挤压、争斗,从而增加猪只受伤的风险。猪只长期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缺乏足够的运动量,可能导致肌肉和骨骼发育不良,增加后躯瘫痪的风险。猪舍卫生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猪只感染疾病,如脊髓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猪只后躯瘫痪。饲养员在饲养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如粗暴驱赶、不当的保定方式等,可能导致猪只受到惊吓或受伤,从而增加猪只后躯瘫痪的风险。

三、治疗方法

1.寄生虫病引起的猪后躯瘫痪

弓形虫病可采用肌内注射磺胺-5-甲氧嘧啶治疗,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60~80毫克,首次剂量加倍,连用3~5天。猪蛔虫病可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伊维菌素治疗,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0.3毫克。肾虫病可采用肌内注射左旋咪唑治疗,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5~7毫克,或用多拉菌素每次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0.3毫克。肉孢子虫病可采用常山酮治疗,将常山酮混入饲料中喂食病猪,混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毫克,连用5~7天。旋毛虫病可口服噻苯达唑治疗,每次每公斤体重口服10毫克,连用2~3天。

2.细菌性疾病引起的猪后躯瘫痪

由脑炎型链球菌感染导致的猪后躯瘫痪,可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肌内注射,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0.5毫升,搭配地塞米松每公斤体重2毫升,每天2次,连用2~3天。由急性败血性猪丹毒感染导致的猪后躯瘫痪,可采用青霉素肌内注射,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3万~5万IU,每天2次,连用2~3天。由巴氏杆菌感染导致的猪后躯瘫痪,可采用1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70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由脑炎型李氏杆菌感染导致的猪后躯瘫痪,可采用20%磺胺嘧啶钠液配合硫酸链霉素肌内注射治疗,20%磺胺嘧啶钠液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5~10毫升,硫酸链霉素每次每公斤体重注射10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

四、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含有充足的维生素A、维生素B1,以及其他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定期清洁猪舍,保持猪舍卫生,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脊髓炎、关节炎等疾病。合理安排猪只的饲养密度,每头猪所占圈舍面积以0.5~0.8平方米为宜,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猪只互相挤压和争斗。

2.防止饲料霉变

确保饲料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和清洁。高湿度和脏乱的储存环境容易导致饲料霉变。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防霉剂,可以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定期检查饲料库存,及时发现并处理霉变的饲料。对于已经霉变的饲料,应及时清理并更换新鲜的饲料。

(摘编自《猪业科学》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张卫 张相君 刘玉怀 蒋金 邮编:06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