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派琵琶艺术
2024-12-13
浦东派琵琶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南汇区)几代琵琶高手吸取前人演奏经验而创造的一种琵琶演奏艺术流派,其影响延伸至上海和整个江南地区,甚至远及京城。
浦东派琵琶的始祖为清乾隆年间的南汇人鞠士林,人称“鞠琵琶”,他以超凡的琵琶演奏技艺而闻名沪上,其徒王东田被誉为“江南第一手”,第三代传人陈子敬曾被召入京城,赐三品官带,为醇亲王教授琵琶,受封“天下第一琵琶”。陈子敬的徒弟沈浩初集先人琵琶的演奏精髓,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编著了《养正轩琵琶谱》,推动了浦东派琵琶的传播和发展。在民国年间,沈浩初的师弟胡簋铭应日本大阪琵琶会的盛情邀请,挂牌演奏浦东派琵琶,声名大噪。沈浩初高徒林石城先生于1956年应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带出刘德海、叶绪然等一大批学生,并在各大专业院校内教授浦东派琵琶,使浦东派琵琶的演奏技艺被广泛推广。
浦东派琵琶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为武曲气势雄伟、文曲沉静细腻,尤其在弹奏武曲时,往往运用大琵琶演奏,讲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从而保存和发展了一些富有海派特色的演奏方法。在技法上,浦东派琵琶的独特之处是讲究虚实音的配合运用,“吟”和“揉”指法是其左手技法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基本技法,还常用快和小的“吟”,更具备感染力。右手主要掌握声音的力度大小和上下位置的音色变化,善于利用右手指法过弦的角度、力度和过弦工具的不同(或用甲或用肉),使音色产生不同变化,利用不同的弹弦点来产生不同的音色。
浦东派琵琶的传统曲目有文套《夕阳箫鼓》《武林逸韵》《月儿高》《陈隋》;大曲《普庵咒》《阳春白雪》《灯月交辉》;武套《将军令》《十里》《霸王卸甲》等曲目。
浦东派琵琶演奏技艺作为当代中国主要的琵琶艺术流派,不仅保存和发展了一些学生操的技法,并且在琵琶制作、改良以及整理、编著曲作和著作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来源: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