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实现课堂有效互动
2024-12-10魏美华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手段,更新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从完成任务逐渐转变为自身兴趣。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时期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更应当积极应用现代化设备与多样化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趣味课堂,实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与主旨,提高综合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将学生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充分提升课堂高效性,并且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趣味课堂的打造,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习的快乐,以期更好地提升课堂互动性。
一、交往性游戏,促进交流能力
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对其今后开展社会化活动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停留在教师进行单项灌输,即便应用现代化设备提高课堂趣味性,但仍无法满足互动性课堂内的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与之相比,交往性有限的开展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增加社会交往经验。在游戏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以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这就要求学生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进行分工协作。在此过程中,势必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妥协、沟通、协商,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相一致。与此同时,与社会规则相同,游戏也有相应的规则,所有参与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只有了解规则、遵守规则的同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本身抽象行动的特点给教师丰富教学趣味性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极易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想要丰富教学课堂,就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从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鼓励其积极参与问题探索。同时,还应创造生动的教学情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三、让课堂动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各部分内容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新知识的吸收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与发展,需要学生从小打牢基础。但与此同时,数学又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既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新知识的落脚点,要求学生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课上提问的方式,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为小问题,一一进行破解,顺利过渡。通常情况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往往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过渡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教具的应用,使学生在建立感性材料认知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获得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发展成为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的通过操作获取知识的消化。总之,数学课堂该让学生动的一定要动起来,同样,该静的也要静下来,动静结合,让数学课堂充满色彩。
四、注重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这就要求其除了结合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在思考中理解并获取知识。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的开展,学生势必可以获得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取得更为优异的表现。比如,在进行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教师图示表面积公式,逐步去探索表面积含义,明白图形表面积的构成:上下两个面的面积是长乘宽来计算的;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是宽乘高来计算的;前后两个面的面积是长乘高来计算的,然后将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求出来,这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按照这种思路去引导学生,他们就会轻而易举地明白表面积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从而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五、组建学习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
互动课堂的打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小组的分配与助力,通过相互鼓励与影响,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虽然很多教师都进行了学习小组的设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学习小组没有具体的讨论目标,导致大量不必要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在该活动中应做好引导与监督,对小组讨论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比如,让组内成员定期分享学习想法与遇到的问题,鼓励全员参与分享,同时在学生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其他成员进行踊跃提问,激发活跃性。在小组人数的设置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过少的人数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过多的人数又无法实现有效管理,通常设置为5人。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更好地提高班级凝聚力。
当然,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应遵循其认知规律进行知识信息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必须抓住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可以设置问题梯度;二是教师应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问题设计,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吸引大多数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拔高优等学生,恢复基础不好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凸显了双向性教学的特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广大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落实教改各项措施,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北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