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4-12-10崔育媚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实践为例,深入探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阐述该模式中主目标任务、支线任务、二次生成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增强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优势,旨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教研引领”专项课题“‘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实践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YZ298)。
作者简介:崔育媚(1980—),女,玉林市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任务牵引”能够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动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实践中,教师可采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能力。其中,数学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的能力;逻辑推理是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证明的能力;数学建模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图形等直观手段进行思考和理解的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是指进行准确、快速的数学计算的能力;数据分析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能力[1]。
(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能让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概念和模型,比如从购物场景中理解数字和运算关系,为他们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思考和表达,通过分析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升思维的严谨性;数学建模素养可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规划时间、分配资源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直观想象素养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图形等直观方式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素养可使学生准确、高效地处理各类数据和进行计算。
二、“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任务,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建构知识,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习效果[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任务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利用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设计主目标任务、呈现支线任务,并选择二次生成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三、“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应精心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主目标任务。其中,主目标任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综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其次,教师应根据主目标任务设计探究途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二)课堂教学
1.初步探究
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合作学习。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主目标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学科初步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2.范例引路,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小组进行范例展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围绕主目标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和合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依据范例进行实践操作,相互合作,从而完成主目标任务。
3.成果汇报
完成任务后,各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向同学分享思考过程和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数理总结,助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4.拓展延伸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目标任务,结合个人学习收获,开展头脑风暴。学生可以通过追问解答、问答出题等形式,拓展延伸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呈现支线任务
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讨论,提炼关键问题和知识点,并将其作为支线任务呈现在黑板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支线任务进行深入探究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6.二次生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支线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二次生成任务。如此,引领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
四、“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为例。在教授“圆的周长”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采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一)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主目标任务: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圆形的纸片、绳子和尺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同时,教师为学生设计多种探究途径,如采用滚动法、绕线法等测量圆的周长。
(二)课堂教学
1.初步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有的用滚动法,将圆形纸片在桌子上滚动一周,然后测量滚动距离,从而得出圆的周长;有的用绕线法,用绳子绕圆形纸片一周,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从而得出圆的周长。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巡视指导,在为学生提供指引的同时,寻找能够作为范例展示的小组。
2.范例引路,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小组进行范例展示,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滚动法和绕线法测量圆的周长。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和合作方法,比如如何准确测量距离或长度,如何记录数据,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等等。然后,学生依据范例进行实践操作、相互合作,借助滚动法和绕线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3.成果汇报
完成实践操作后,教师引导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思考过程和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数理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4.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目标任务,开展头脑风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其中,有的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如何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此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呈现支线任务
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讨论,提炼关键问题和知识点,并将其作为支线任务呈现在黑板上。例如,如何根据圆的周长求直径和半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支线任务进行深入探究和交流。如此,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圆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6.二次生成任务
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二次生成任务。例如,已知圆的周长和半径,如何求圆的面积?已知圆的面积和半径,如何求圆的周长?如此,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进一步强化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应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反思
(一)存在问题
在“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任务设计不合理:任务设计过于简单或复杂,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任务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小组合作效果不佳: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第三,教师指导不到位: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和客观,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第四,时间管理不善:任务完成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学生在拓展延伸和二次生成任务环节,花费时间过多,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按时完成。
(二)应对策略
1.优化任务设计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综合性的任务。其中,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任务应具有层次性,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加强小组建设
教师应加强小组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具体而言,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合理分组;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第三,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如小组讨论规则、汇报展示方式等,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3.提高教师指导能力
教师的指导能够让学生把握正确探究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4.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的时间管理则能培养学生的时间规划意识和高效学习习惯,助力他们全面成长。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的难度,合理安排和调整教学时间。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任务牵引 合作学习”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宣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8):50-52.
[2]于晶晶.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深度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与实施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3(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