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育中华文明的三棵树

2024-12-09马未都

小品文选刊 2024年12期

我一直说,有三棵树养育了中华文明,它们分别是漆树、桑树和茶树。

先来说说第一棵树——漆树。河姆渡漆碗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之一。这个漆碗由整段木头镂挖而成,残存的朱红漆色是先人的殷殷之心,是至今的吉祥之色。

今天,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古代的漆,不要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我们今天使用的漆,它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就好比今天我们家里的冰箱、汽车。

在古代,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保护,一开始是防腐,后来是防锈。第二个功能就是装饰,漆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五彩斑斓。因此,我们中国人有很多语言文字至今与漆有关,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漆黑一团、如胶似漆、两眼漆黑等。此外,还有“丹漆不文,白玉不雕”的朴素道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写着“君幸食”“君幸酒”,想想有吃有喝真是幸运。

所以,漆树是养育中华文明的最早的一棵树。

第二棵树是桑树。桑树养育了蚕,从而诞生了丝绸。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目前有关丝绸的最早的实物证据是良渚文化时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绸残片,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看清编织时的脉络。成团的丝带传递着远古时代工匠的精巧技艺。钱山漾丝绸残片表明,中国丝绸在4000多年前的良渚时期就已非常成熟,因而它获得了“世界丝绸之源”的美誉。

d816e92d99351ecf78fbb99a5f98b5c5

几千年前,丝绸从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传向欧洲,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美的服饰,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我们中国与丝绸有关的成语和典故有很多,比如,作茧自缚、抽丝剥茧、一丝不苟、千丝万缕、衣锦还乡等。

最后一棵树是茶树。西安汉阳陵曾出土了一批模样清晰的茶叶,这些世界最早的茶叶告诉我们,中国人至少在2000年前就开始饮茶了。早期的茶还不普及,只能由贵族享用,涤烦解渴,祛病消灾。如今,2000年过去了,饮茶已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一种普遍习惯,但它仍保留了消暑祛病的原始功用。300多年前,中国茶通过贸易向欧洲扩散。在英国,中国茶的传入不仅改变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下午茶,还发展出独特的茶文化。

唐代上元初年(760年),陆羽来到浙江湖州这块宝地,隐居写作,10年而成《茶经》。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在陆羽的笔下第一次被总结成书,“腾波鼓浪”“啜苦咽甘”。

我们再来看看有关茶的成语。茶余饭后、茶饭不思、粗茶淡饭、人走茶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茶建立了情感以后,在文学意象中的种种呈现。今天,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常会沏茶、敬茶。在宴会上,不能喝酒的人以茶代酒,茶可以承担起酒的社交职责。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茶文化,茶既是一种养生之道,也是一种交际之礼。

就这样,漆树、桑树、茶树与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读懂这三棵树,就会了解中华古老文明的漫长,就会懂得文明是一种深厚积淀。这三棵树养育了中华文明,构成了中国文化绚丽多彩的画卷和复杂深奥的华章。

选自《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