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期进展、诊断方法 与生活方式干预
2024-12-09刘怡
目睹或经历着家人逐渐遗忘时间、事物和生活,原本的一切随着记忆模糊而慢慢驶离正轨,我们因此也开始关注阿尔茨海默病。这个由德国阿尔茨海默医生在1906年发现并最终将导致痴呆的疾病,目前全球已有4700多万人患者,其中我国患者人数占25%。作为年龄伴随性疾病,据相关数据预计到2050年,全球患者总数将达到1.53亿,65岁以上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比例将高达13%。
在痴呆的发病比例中,阿尔茨海默病占60%~80%,因此人们习惯称它为“老年痴呆”。其余痴呆病症多由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痴呆、路易体痴呆、克-雅病性痴呆等疾病导致,也存在很大比例的混合痴呆,比如血管性痴呆有时候会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进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起病隐匿、非单一致病原因、遗传有一定相关性且尚无治愈方法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法完全逆转,在起病初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其他治疗加以延缓进程。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伴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行为与情感变化、沟通困难和生理依赖性增加。根据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最新的《2024年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分期修订标准》,整个疾病的进展可以细化为6个阶段。
第0阶段:无症状,先天性基因(PSEN1、PSEN2、APP等)突变,或携带载脂蛋白E4基因。
第1阶段:无症状,生物标志物变化(如p-tau217阳性),这个阶段目前是减缓疾病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必须实施生活方式干预。
第2阶段:出现轻微的认知减退,对身体正常功能影响极小,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情绪出现抑郁、焦虑或冷淡。这个阶段,病患仍能独立生活,但需要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并实施生活方式干预。
第3阶段:轻度认知障碍,此阶段病患虽然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如穿衣、进食等,但一些复杂的日常活动,如购物、使用交通工具、记账等,往往容易出错或忘记重要步骤,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完成此类活动。
第4阶段:此阶段开始,病患逐渐丧失独立性,功能丧失加重。该阶段也称为“轻度痴呆阶段”,认知功能下降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受损,病患通常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问题,无法独立完成复杂日常活动,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
第5阶段:中度痴呆阶段,表现出明显的认知障碍,忘记重要的个人信息,比如自己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并且需要他人帮助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动,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第6阶段:重度痴呆阶段,病患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对于个人过往经历、家庭成员及日常生活的重要事件几乎没有记忆。语言能力显著下降,仅能说只字片语,甚至丧失语言组织能力。这个阶段病患完全依靠他人全面照护。
阿尔茨海默病分期进展的判断依靠诊断技术的进步,随着新技术和前沿研究的出现,诊断越来越精准,也越来越靠前端。一如既往,认知量表可以帮助对认知功能进行诊断,而新技术——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和/或携带敏感基因。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尽管价格偏高,但是可以进行分子成像,以此反映脑内病理改变情况。而通过腰椎穿刺获得脑脊液以检查生物标志物或许将逐步被血浆检查所替代,甚至是指端血。据瑞典哥德堡大学于2024年10月30日公布的最新研究证实:手指针刺采血可准确识别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生物标志物p-tau217,有效克服了静脉采血的局限性。据悉,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临床指南》将于2025年发表。
随着诊断向前端转移,病患更多会在疾病初期(第0阶段至第2阶段)即被发现,这个时候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帮助病患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2024年8月,《柳叶刀》委员会发表的报告《2024年痴呆预防、干预和照护报告》,在2020年报告的基础上新增了两项可改变的风险因素,自此共14项风险因素,且明确了采取相关措施可在总体上减少45%痴呆发生的风险。具体如下:
- 受教育程度低提升受教育程度,并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阅读、进修、思考、写作、学习外语都是对认知功能的良性刺激和保护。提升受教育程度并保持学习状态,可以降低痴呆发生风险5%。
2.听力损失减少接触有害噪声,降低听力损失,必要时尽早使用助听设备。保护听力,可降低痴呆发生风险7%。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风险因素,必须控制在3.4毫摩尔每升,对于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必须更加严格控制在2.6毫摩尔每升,可以服用降血脂药物,如他汀类。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可以降低痴呆发生风险7%。
4.抑郁积极治疗抑郁症,适度引入谈话治疗和药物治疗。保持乐观情绪,培养兴趣爱好,积极投入生活,可降低痴呆发生风险3%。
5.创伤性脑损伤注意交通安全,在运动时也要做好防护,骑车时佩戴头盔,都是为了避免创伤性脑损伤,这样也可以降低痴呆风险3%。
6.缺乏身体活动鼓励多锻炼身体,并适度参加体力活动,可减少痴呆发生风险2%。
7.糖尿病合理饮食、控制血糖、进行体重管理,可以降低痴呆发生风险2%。
8.吸烟减少吸烟,最好戒烟,可降低痴呆发生风险2%。
9.高血压改变生活方式,积极治疗高血压,平稳降压,把血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80毫米汞柱,可降低痴呆发生风险2%。
10.肥胖了解BMI(体重指数),学会计算BMI(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2(米2),保持健康体重,BMI(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可以降低痴呆发生风险1%。
11.过量饮酒提高对饮酒危害的认知,戒酒或限定饮酒的次数和数量,可降低痴呆发生风险1%。
12.不常社交多参加社区活动,与他人沟通,减少社会隔离,尤其是65岁以上老人要积极社交,可以减少痴呆发生风险5%。
13.空气污染减少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风险,比如有毒作业时注意防护,避免家庭装修的污染,家中经常通风以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新鲜等,都可以减少痴呆发生风险3%。
14.视力丧失及时筛查视力,并根据视力情况积极治疗和矫正,可降低痴呆发生风险2%。
希望以上文字能帮助大家更多一点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分期进展、诊断方法和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进而更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降低“被时间困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