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自我,绽放人生
2024-12-08张若烯
在大自然的规律里,昙花的盛开只有刹那。虽然无法改变大自然的规律,但昙花却在无数个不为人知的夜晚,一次次地努力着,只为最终盛开时的惊艳。
我家种下了一株昙花,某天夜晚我路过阳台,突然发现昙花的花苞微微张开了!在月光的衬托下它是那样洁白,那样纯净。·弯曲的枝干上,昙花像个小喇叭,好似姑娘羞红了脸。昙花用积蓄已久的力量,使花苞慢慢鼓起,渐渐有了小口。我已经可以看到花苞里密密麻麻的花丝了。“加油啊!”我不禁嘟囔着。昙花好似听到了我的心声,花瓣逐渐向外舒展开来,瞬间一缕清香钻进我的鼻子——昙花开了!
“亚洲飞人”苏炳添也有像昙花这样不向命运低头、勇于拼搏奋斗的精神。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他以9秒83的成绩进入决赛,并刷新了个人的最佳成绩。赛场上苏炳添犹如一头猛兽般冲向终点,这时的他是如此耀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苏炳添为了突破10秒大关,无数次迎着严寒酷暑在运动场上一遍又一遍地跑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裳,却没浇灭他为国争冠的决心。终于,他成功创造了亚洲田径百米赛跑的“奇迹”,多年来付出的汗水在这一刻使他发光发亮——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世间没有奇迹,人们只有遵循着成功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昙花也是如此,困住它的从来不是大自然,而是它自己。只有挑战自我,才能迎来绽放的人生。那一刻他们是成功的,是世间最闪耀的明珠!
此处比喻与拟人的衔接存在逻辑问题,前半句是对形状的描写,而后半句对颜色的描写,放在一句话里显得突兀。并且,昙花“羞红了脸”并未在文中体现,此处的修辞不太恰当。
作者由物及人,进而联想到具有昙花品质的运动员苏炳添,告诉人们要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本句古诗原意是通过蜜蜂酿蜜的现象比喻劳动人民成果被封建统治阶级剥削的现实,含有诗人对不公平的控诉,用在此处不合适。写作时要注意理解诗意后再进行引用。
文章首尾呼应,层层递进。文末将昙花与苏炳添生命价值的实现进行结合,一语双关。进行赞叹,升华了中心。
指导老师:林旭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