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分析法:中国心理学质性研究新视角

2024-12-07高庆 李朝旭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12期

摘 要 相较于心理学中主流的量化研究,主题分析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优势。作为一种分析质性数据的实用技术,主题分析法拥有多元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框架,操作步骤包括:熟悉数据、初级编码、寻找主题、复核主题、主题概念化和发展概念模型。这种方法强大有效并且简单灵活,但需要注意特定的使用规范。当前,中国心理学质性研究虽然发展迅速,却也暴露了方法论认识不足、产出大量泛质性研究等问题。主题分析法在质性研究规范化、心理学方法论变革以及心理学中国化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价值,在中国心理学多个分支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心理学;质性研究;主题分析法;方法论;应用前景

分类号 B841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4.12.004

1 引言

科学心理学诞生至今,经历了繁荣的发展,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心理健康和复杂心理现象的关注增加,传统的量化方法开始显露其局限性,如量化研究往往会简化心理现象,忽略个体差异,缺乏情境性,而且假设检验的论证逻辑也会限制研究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杨莉萍等, 2024a)。而质性研究能够深入挖掘个体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与意义,为理解人类心理开辟独特的视角(应星, 2016)。心理学研究如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革新传统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如何更全面、更深入地洞察心理现象,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徐建平等, 2019)。主题分析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其作为一种基础的质性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Braun & Clarke, 2006)。通过对相关质性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研究者能够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模式和意义,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科学有效的实证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质性研究和主题分析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中国心理学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旨在介绍主题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哲学基础、操作步骤、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并探讨其在中国心理学质性研究现状下的应用价值以及未来展望,以期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 主题分析法介绍

2.1 主题与主题分析的定义

主题是一种“有模式的反应或意义”(Bra-un & Clarke, 2006),来源于与研究问题有关的质性数据,但比原始资料更概括也更抽象,涉及更大程度的数据集成与解释(Nowell et al., 2017)。例如在主题统觉测验中,测试图片与参与者的反馈就是质性数据,对参与者的回答进行分析就是主题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概括性描述就是主题。主题可以分为语义主题(明显主题)和潜在主题(反映数据更深层次的含义)。主题的重要性或中心性并不一定由其出现的频率决定(Braun & Clarke, 2006),研究者在确定主题方面拥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应该致力于寻找那些能够为解决研究问题而提供重要见解的主题。

主题分析是一种分析质性数据的实用技术,需要在大量描述性数据中进行搜索,以识别、分析和报告重复的模式(Braun & Clarke, 2006)。它既是一种描述数据的方法,也涉及编码选择与主题构建过程中的解释。一些学者认为主题分析属于人群志领域或特别适合现象学(Watling & Lingard, 2012),然而事实上,编码数据、搜索和提炼主题、报告发现的研究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几种质性方法,如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Braun和Clarke(2014)相信主题分析可以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而独立存在,并将其视作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

2.2 主题分析法的哲学基础

高觉敷(1995)将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论明确划分为实证主义、诠释学和现象学三种,分别作为心理学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随着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社会建构论对传统三大方法论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与整合,认为其各自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前提预设,适用于研究和解决不同的问题。在社会建构论视角下,不同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框架得以兼容,从而出现了当前心理学中实证主义、诠释学、现象学和社会建构论四种方法论并存的局面,心理学质性研究因此受到多元方法论的影响。其他命名的方法论如批判现实主义、解释现象学等,则可以视作这四种方法论的亚型或结合(杨莉萍等, 2024a)。而主题分析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方法论取向或范式,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它可以在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等研究中使用(Braun & Clarke, 2006)。

根据质性分析过程中数据转换的程度,Sandelowski和Barroso(2003)将质性研究比作一个连续体(如图1所示),左端为单纯的描述性报告,右端则是高度解释性的分析,有相当大的数据转换。随着描述与解释的比重改变,这个连续体上分布着各种不同的质性研究,例如内容分析以词频为依据,聚焦事件的重点发现;扎根理论更关注概念发掘和理论构建;主题分析则相对灵活,位于描述与解释的中点(Kiger & Varpio, 2020)。后实证主义更偏向描述和验证,诠释学更偏向解释和建构,而现象学根据其研究目标和结果可以分为描述现象学和解释现象学。在社会建构论视角下,质性分析的描述与解释水平可以根据研究需求灵活调整,并且由于其兼容并包的特点,描述与解释可以相互补充。在后实证主义取向中,主题分析关注个体的经验和意义,发展关于现实的推测性知识(Crowe et al., 2015);在诠释学取向中,主题分析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等因素对个体经验的影响,寻找更多潜在的深层次的主题(Spiers & Riley, 2018)。后实证主义追求客观、可靠、基于事实的理解,而许多社会科学研究则追求更具解释性的结论,建构主义主题分析可以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后实证主义和诠释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产生一种共生关系:解释性发现可以产生新的假设,并用后实证主义方法检验,后实证主义的假设检验反过来可以从解释性的角度提出新的探索主题(Kiger & Varpio, 2020)。

质性研究中的分析技术多样,但归根到底只有两种核心模式:归纳与演绎(如图1所示)。归纳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思维模式,以数据驱动,编码节点直接来自原始资料。在没有前人研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归纳法进行主题分析。由于这些节点和主题是数据驱动的,它们可能不会反映研究者所关注的确切问题,因此归纳法倾向于对整体数据体提供更广泛的分析(Hsieh & Shannon, 2005)。演绎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以理论驱动,使用先验理论来确定感兴趣的主题。如果主题分析的目的是验证已有理论,或者比较不同时期的主题区别,那么演绎法可以磨练数据的特定方面或特定发现,使先验理论得到更好的说明和理解(Assarroudi et al., 2018)。主题分析既可以使用归纳法,也可以使用演绎法,还可以使用二者的混合模式(Braun & Clarke, 2006)。

尽管在哲学细节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往往并不能明显提高研究的质量,研究实际完成的工作与方法论的哲学原理也几乎没有直接关联,但研究者不应忘记研究的哲学起点。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方法的实施以及对其细微之处的理解应该受到质性研究者的充分关注(Kiger & Varpio, 2020)。方法论取向(后实证主义、诠释学、现象学、社会建构论)、数据转换程度(描述、解释)和思维模式(归纳、演绎)的“无限制”赋予了主题分析法强大的灵活性,但是对这种灵活性的滥用往往会导致读者(有时甚至是研究者自己)在理解质性研究时感到迷惑。因此,明确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并在文献综述、抽样收集、分析数据、解释结果等研究各阶段始终保持方法论的一致对于提高质性研究的透明度、理解性和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主题分析法的步骤

Braun和Clarke(2006)将主题分析设计成一个递归的,而YZ/D44gi519pV7TmaYLO9w==不是线性的过程,后续的步骤可能会促使研究者根据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主题或新数据,反复回到早期的步骤。本文参考传统的主题分析程序(Braun & Clarke, 2006)和一个新的系统主题分析程序(Naeem et al., 2023),将主题分析过程划分为三阶段六步骤(如图2所示):准备阶段即熟悉数据的过程,分析阶段包括初级编码、寻找主题和复核主题,报告阶段主要进行主题概念化并发展概念模型。在整个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坚持备忘录的写作,以追踪主题分析思维的发展轨迹,并为后期的审查、报告以及可能的学术讨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2.3.1 熟悉数据

根据研究的具体执行,数据集可能包括访谈稿、焦点小组记录、观察笔记或其他媒体资料,如照片或音频。对于需要转录成文本的资料,转录与核查过程是熟悉数据的好机会。熟悉整个数据集,积极、反复、彻底地阅读数据,形成整体的认识与理解,这将为数据的编码提供有价值的方向,也是所有后续步骤的基础。

2.3.2 初级编码

编码过程表现为“使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标识数据所象征的本质属性”,用来替代数据的词语或短语被称为“节点”,是原始资料中最基本的元素,可以以有意义的方式对研究现象进行评估(Fereday & Muir-cochrane, 2006)。首先在文本数据中识别与研究目标相关的重要信息,筛选出对研究有意义的关键引文作为参考点,使数据更简洁,也更容易分析。参考点中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编码过程的实质性起点,也可以作为后续分析的指导(Naeem et al., 2023)。对引文的选择应纳入不同参与者的观点,从而确保代表性和多样性,引文可以用于表明证据和解释说明,并增强论述的可读性与可靠性(Lingard, 2019)。然后对参考点进行编目索引,参考点中的相同内涵可以合并概括形成节点,从而使数据具有更理论化和概念化的形式,同时使数据分解成更短小、更易管理的部分(Naeem & Ozuem, 2021)。节点应该充分定义和划分,以免与其他节点重叠。数据收集和编码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同时针对新出现的节点补充更丰富的质性数据,直至不再出现新的观点和节点,即说明数据达到了理论饱和(杨莉萍等, 2022)。一旦确定了节点框架或模板,研究者就会将这些编码规则应用于整个数据集,用相关节点标记参考点引文,如有必要,单个参考点可以标记多个节点(Braun & Clarke, 2006)。最后,将编码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如表1所示),参考点引文应该包含足够大的文本部分,以便为节点提供上下文,这既是对编码结果的描述,也是对编码规则的介绍。

2.3.3 寻找主题

主题是研究者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基于自身的观察与思考,为质性数据和研究问题之间提供的高度抽象概括的联系(Foster, 2013)。主题是通过分析、组合、比较、映射节点之间的关系来构建的,因此主题识别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解释的过程(Varpio et al., 2016)。从编码转向主题,通过检查编码节点、整理参考点引文,将节点以有意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来表示数据,为研究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以寻找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主题(李偲, 毕重增, 2021)。在这一步骤中,有些节点可能会直接成为主题或子主题,有些节点会在相互聚合后形成主题或子主题,还有一些可能暂时无法划分和归类,或需要重新回到编码步骤,对编码内容进行调整。研究者应该记录下所有的潜在意义和主题,无论它们的参考点数量如何,或是否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研究者甚至可以创建一个“其他”主题,将那些不太适合现有主题方案的孤立节点纳入其中(Braun & Clarke, 2006)。主题应该是独立且有意义的,但也要共同形成一个分析性故事(Braun & Clarke, 2014),在创建和组织主题时,主题网络(如图3所示)有助于直观地展示各概念之间以及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联系。

2.3.4 复核主题

重新阅读每个主题下的编码数据,确保编码内容和原始资料之间保持适当的匹配,同一主题内的数据应该有足够的共性和连贯性,而不同主题之间的数据应有足够明显的区别。这一步骤充分展示了主题分析过程的递归性质——可以回溯到此前任一阶段,如对参考点引文重新标记节点,或修改节点与节点、节点与主题、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反映编码结果,甚至可以根据需要收集新的质性数据(Braun & Clarke, 2006)。主题可以添加、组合、分割、丢弃,直至研究者确信修订后的主题网络准确、充分地涵盖了所有原始资料(Kiger & Varpio, 2020)。虽然这个迭代过程理论上可以无限继续下去,但当所有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数据都被纳入了编码方案,主题是连贯的,并且额外的改进不会再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修订就可以停止(Malterud, 2012)。在整个过程中,研究者应保留详细的笔记或备忘录,记录主题开发和修改的思考过程与逻辑依据,以帮助他们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Nowell et al., 2017)。

2.3.5 主题概念化

术语“概念化”是指对研究概念进行定义和精炼理解的过程:定义概念可能解释的范围,并提供可以(直接或间接)解释的证据以证明数据中概念的存在(Gale et al., 2013)。研究者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框架来命名节点和主题,以大致定义这些概念,但最终报告不能仅有对节点和主题的描述。报告应该提供一个清晰、简洁、有逻辑的说明,论述“如何解释数据”以及“为什么这个解释是重要和准确的”(Orme, 2013)。具体来说,主题概念化通常是在文章的“结果”部分,将完善的主题名称(表1)和主题关系(图3)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首先报告每一个节点和主题的名称,并给出清晰明确的定义和解释,这往往需要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作为参考依据,以确保名称与定义足够简短,又具有充分的描述性和权威性(Morse & Mitcham, 2002)。然后提供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数据摘录(参考点引文)作为论据,说明每个主题中的编码数据如何提供了独特的见解。将引文、关键词、节点和主题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得对数据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增强了概念回到真实数据的可追溯性(Naeem et al., 2023)。最后详细论述主题之间的联系,将逻辑叙述和数据摘录相结合,充分考虑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将整体研究结果概念化并解答研究问题(Braun & Clarke, 2006)。

2.3.6 发展概念模型

这一步骤是先前分析与解释工作的延续,以完善的主题网络(图3)为基础,将现有文献、原始资料、编码节点、主题概念和备忘录整合到这一框架中,使主题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发展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模型,以全面解决研究问题(Braun & Clarke, 2006)。这一模型能为研究现象提供解释,协助研究者识别数据中存在的重要因素和关联,并为实践提供指导(Grodal et al., 2021)。具体来说,发展概念模型通常在文章的“讨论”部分,将主题与更大的问题联系起来,探索研究发现的意义,或质疑产生主题的先决条件来扩大分析范围,也可以参考前人研究来论述为什么选择特定主题,或将发现置于现有文献中来增加分析的强度(Xu & Zammit, 2020)。最终的概念模型会依据认识论框架和质性研究者的水平而表现出相当大的差距,如新人分析师可能仅会简单概括自己的研究结论,例举几篇相关文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潦草收尾;资深学者可能会把研究发现拓展到更广泛的命题中,并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启发;而后实证主义则会在后续研究中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混合方法提供质性与量化之间的桥梁(Fereday & Muir-cochrane, 2006);叙事研究更侧重于个人的经历、情感和生活史,其模型更尊重个人观点并充分体现个人经历的复杂性(Eldh et al., 2020);人群志调查善于捕捉文化环境中的细微差别,其发现的文化模式和共同信念可以帮助使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所调查的文化现象(Lingard, 2019);扎根理论会在主题分析的基础上重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因此也有学者将扎根理论看作主题分析的深化(Kiger & Varpio, 2020)。研究者在发展概念模型时必须勤勉、严谨,Naeem等(2023)认为一个良好的概念模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2.4 主题分析法的优缺点与注意事项

与许多其他质性方法相比,主题分析法更容易学习和应用,因为它并不要求研究者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作为分析基础(即主题分析可以是纯粹的归纳),并且有很多公开发表的指南和案例(虽然几乎都是英文),所以对于经验不足的质性研究者而言,主题分析法非常容易理解(Nowell et al., 2017)。同时,它是一种强大且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允许研究者进行提炼总结,突出关键特征,并解释广泛的数据集(Kiger & Varpio, 2020)。鉴于此,Braun和Clarke(2006)极力推荐将主题分析法作为新人分析师学习的第一种质性方法。最后也最关键的是,主题分析法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研究问题可以从个人对经历的描述和理解到社会背景下更广泛的结构,研究者可以自主选择理论和认识论框架,互补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决定分析的资料载体和数据量,把握分析的方向和程度等(Braun & Clarke, 2014)。

但是作为主题分析法最显著的特点,灵活性也可能被视为其最大的缺点,因为这会导致有些人认为主题分析不够严谨,如果没有清楚地说明工作的方法论取向和理论框架在分析中的作用,主题分析就有可能被质疑是一种应用广泛但并不一致的方法(Braun & Clarke, 2014)。并且与任何其他质性分析方法一样,主题分析可能执行得很差,确定数据的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关注或使用哪些理论和认识论框架进行分析对研究者而言具有挑战性(Kiger & Varpio, 2020)。此外,主题分析更容易出现术语模糊或定义不当的情况,这会使得对主题分析研究的评估更加复杂和困难(Braun & Clarke, 2006)。

针对以上不足,研究者在使用主题分析法时,需要注意特定规范。首先,主题分析被用于后实证主义调查还是建构主义调查,用于归纳分析还是演绎分析,这些基本方面应该明确说明,并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Braun & Clarke, 2006)。其次,仅仅是对调查结果的描述或数据摘录的举例或研究问题的回答不足以构成主题分析,主题分析要求研究者做更多的解释性工作。当主题重叠、无意义或缺乏内部一致性,将孤立事件提升到主题水平,或主题与其数据互相矛盾时,结果报告中的主张就难以令人信服(Braun & Clarke, 2006)。再次,了解自己的偏见并公开报告。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既是研究工具,也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其自身的世界观可能会影响研究问题的解决,读者必须清楚地知道研究者是谁,以及他们的背景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Naeem et al., 2023)。最后,主题分析法缺乏与传统量化方法相关的科学严谨性和信效度,判断质性研究结果质量最好的方法之一是:是否对所研究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见解(Castleberry & Nolen, 2018)。研究者可以通过抽样理论饱和与反身性复查来提高研究质量(Madill et al., 2000)。若编码不再产生新的观点与节点,则可以认为抽样达到了理论饱和,即样本足够充分,能够反映整体情况。在整个编码与解释的过程中,研究者不断返回原始资料和备忘录,审查自己的编码是否最大限度地概括了原文的意义,自己的解释是否准确地代表了研究对象所表达的内容,并与其他研究人员(如指导教师或同一研究小组成员)和研究对象(如访谈对象或观察现场的其他人员)交流反馈、听取意见、达成共识,及时纠正自己的偏见与误解,并严格遵循主题分析的六步骤程序,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质性研究的可信度(稳定一致)、可靠性(解释有效)、可确认性(观点可追溯)和可迁移性(外部推广)。

3 主题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进展

3.1 心理学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冯特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规划为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个体意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二是探讨人类共同复杂经验的民族心理学,然而在自然科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实验心理学成为了科学心理学的主流,民族心理学则被边缘化。相较于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诠释学)和人本主义(现象学)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都不是基于实验或测量,它们的研究也因此并未成为心理学科的主导力量(杨莉萍等, 2024a)。质性研究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国外护理学领域,其中主题分析是卫生专业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Merton, 1975)。陈向明(2000)将质性研究理念和操作技术引入中国,并从操作共性上进行定义: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在自然情境下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与研究对象互动并进行意义建构,归纳分析质性资料并形成理论,进而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获得解释性理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质性研究作为一种与主流的量化研究相对应的研究范式,在人文社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然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这限制了与其他研究范式的有效对话,甚至阻碍了质性研究内部的结果共享(应星, 2016)。

3.2 主题分析法的国外研究进展

作为一种质性方法,主题分析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相当广泛,包括对理论基础、操作步骤、优势和局限性的深入探讨,还包括与其他研究方法进行对比与结合。如在传播学领域,基于符号聚合理论的主题分析法(又称“幻想主题分析”),通过解析传播内容中的话语修辞,揭示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Zanin et al., 2016)。在护理、法律及文学等研究领域,主题分析法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证案例(Braun & Clarke, 2019)。

在心理学领域,主题分析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等方向,以及与心理学交叉的各个学科研究中。例如,一项主题分析以社交媒体上关于夫妻间财务冲突的发帖内容为样本,描述了冲突的具体种类和争吵焦点,并讨论了这些冲突对夫妻关系的影响(Peetz et al., 2023)。另一项研究针对高等教育中的霸凌问题,通过40名本科生的焦点小组讨论,探讨他们对大学生欺凌的看法和经历,利用主题分析法确定关键概念(Harrison et al., 2022)。还有研究者对12名经验丰富的心理督导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发掘心理治疗中与自我经历使用相关的问题,为咨询师和督导师的自我暴露提供独到的见解与建议(Vance et al., 2021)。此外,有研究者通过主题分析比较六名节食减肥者与七名专业营养师的观点,了解到动机感知是饮食改变过程的先决条件,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之前的量化研究,还为开发有效的饮食干预措施提供了新视角(Poraj-weder et al., 2021)。

3.3 国内应用现状与不足

反观国内,主题分析法的应用却非常少。更糟糕的是,“主题分析”这一术语更多地被用作综述工具,甚至是文献计量手段,而非实证研究方法,如周莲等(2010)将主题分析法应用于教育技术专业的文献分析中。这类研究没有严格遵循主题分析法的标准程序进行系统的编码分析,仅仅停留在主题分析的字面意义上对文本资料的主题进行归纳总结,未能深入发挥其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潜力。仅有少数文献将主题分析用于真正的质性研究。例如,孙柳等(2024)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对15名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发掘积极心理资本。刘邦凡和栗俊杰(2024)以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主题分析法寻找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因素,并发现了政府注意力配置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存在的问题。吴玫和朱文博(2017)借助幻想主题分析法,以奥巴马在印度尼西亚大学的演讲为案例,探讨了演讲内容中的共识构建和符号策略。

与数量稀少的主题分析文献相比,概念更为宽泛的质性研究则迎来了蓬勃发展。中国心理学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等方向,尤其在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领域颇具特色(何吴明, 郑剑虹, 2019)。这些领域涉及人的体验、观点、互动和意义建构,非常适合进行质性研究。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质性研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题。

陈尹和杨莉萍(2022)指出,质性研究者往往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对质性研究方法论的认识和经验不足,二是产出了大量泛质性研究。心理学中常见的质性研究包括扎根理论、现象学、民族志、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这些方法论普遍使用的术语,如“文献综述”“抽样”“观察”“访谈”“编码”“备忘录写作”“构建理论”等,在不同的体系下涵义不同、关注点和操作程序也各不相同。尽管最近几年心理学领域的质性研究有所增加,但其应用水平还十分薄弱,研究方法选择不清、使用混乱,对各方法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明显不足(陈尹, 杨莉萍, 2022)。也许是出于与占统治地位的量化研究分庭抗礼的目的,质性研究成为了许多“只有其形却无其神”的泛质性研究的“保护伞”,即虽然遵循着部分质性方法的特征,但不解释所依据的具体方法论视角(杨莉萍等, 2024a)。长期接受实证方法训练的心理学者通常会下意识地用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步骤框定质性研究,致使质性研究总是不自觉地被传统的实证范式带偏,不仅被动地陷入实证评估体系的束缚,而且悄然背离了原本的质性研究路径(杨莉萍等, 2024b)。而泛质性研究因其方法论逻辑不清晰,不但在质性研究各方法论体系中不被认可,还导致真正的质性研究在主流量化评估体系中饱受质疑。目前中国的心理学质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陈尹, 杨莉萍, 2022),虽然泛质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质性研究推广的必然现象,但还是需要强调各质性方法论的系统学习并鼓励探索性应用,只有科学、规范的使用,才能保证质性研究发挥应有的价值与潜力,从而实现中国心理学领域的健康发展。而主题分析法作为一种强大、灵活、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其方法理念、哲学基础和操作程序的推广能够有效缓解当下中国心理学质性研究的乱象。

4 主题分析法的价值与展望

4.1 对心理学方法论变革的贡献

以量化研究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实证主义在本体论上拥护极端经验论的立场,在认识论上坚持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在方法论上采取假设检验、证实论和方法中心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追求绝对客观的真理(杨莉萍等, 2024a)。然而,心理学的发展不能仅依赖于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后带来的表面繁荣,更需要深刻反思学科自身的内在本质。与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量化研究不同,质性研究往往是探索、解释、发现现象和提出观点。质性方法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技术和名称,但有一个相似的目标:它们试图从经历者的角度来理解特定的现象,因此质性研究往往以问题(现象)、而不是方法为中心,这显然更符合心理学研究以人为本的要求。关于心理学的科学之辩、量化与质性之争,学术界的观点已经在纯科学主义的立场上逐渐增加了人文主义元素(王炜, 李朝旭, 2018),研究者需要走出实验室思考心理学问题(杨玉芳, 郭永玉, 2017),以多元价值观为导向,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避免片面地追求客观性或科学性。

主题分析作为一种基础的质性研究方法,其在更深入地发掘心理现象、更全面地理解个体经验、更系统地探索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的塑造作用等方向上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这是量化研究孤立地考察几个变量之间的概/yyJp+zb88JF7sAUc3rXVQ==率关系所无法做到的(Braun & Clarke, 2014)。如Lloyd等(2023)将主题分析法应用于宗教心理学,探索“魔鬼附体”归因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意义;李偲和毕重增(2021)将主题分析法应用于社区心理学,从社区层面同时考虑个体、群体以及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除了假设检验的经典科学逻辑,对现象的解释以及对意义的构建同样重要。以实用主义的哲学范式来统一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或许会成为未来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魏戈, 陈向明, 2017)。

4.2 对心理学中国化的启示

另外,主题分析法的应用对于实现心理学的中国化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景怀斌(2017)将中国传统的“类故理”思维方式与质性编码相结合。“类”为事物意义属性类别的抽象概念化,“故”为“类”的关系化,“理”为“类”和“故”之间作用机制的抽象形式化(景怀斌, 2017),简单来说,“类”是知其然(现象),“故”是知其所以然(原因),“理”是知其何以必然(规律)。因此,主题分析中逐级编码的过程就是察“类”、明“故”、达“理”的过程。可以说,主题分析的编码步骤和寻找主题的思路逻辑,高度契合中国传统的分析与综合思维。

王炜和李朝旭(2018)论证了天人合一心理研究范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讨质性研究在心理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与传统智慧相融合。“天人合一”是一种与“主客二分”相对应的“主客统一”的状态,强调人与世界相互纠缠、紧密联系(宋志明, 2006)。王炜和李朝旭(2018)认为天人合一范式是消除“主-客-间”障碍的必然途径,并提出了“观物(心)取象”的直观原则和“虚壹而静”的现象学原则。“观心取象”指通过感性直观和理智直观,体察外部事物和内部经验,领悟恒常不变的心理规律(王炜, 李朝旭, 2018)。冯特早期的内省法就可以看作天人合一范式和观心取象原则的雏形。“虚壹而静”中的“虚”指排除已有观念,反映悬置知识的要求;“壹”指避免前后经验产生矛盾,反映逻辑自洽的规则;“静”指保持怀疑而不轻信假象,反映还原本质和真相的目标(王先谦, 2013; 王炜, 李朝旭, 2018)。重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从现象到本质的还原、对研究者自身经验的悬置、价值中立与道德无涉,这些都是执行主题分析时保障研究质量的必要条件。

上述概念分别出自《墨经》(类故理)、《易经》(天人合一)、《易传》(观物取象)、《荀子》(虚壹而静)等,以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指导中国特色方法范式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现象,体现了真正的心理学中国化。中国式内省也为心理学的自身完善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质性研究者的工作也不仅仅是田野调查的体力付出和学术研究的智力投入,更是一种情感层面的劳动(魏戈, 陈向明, 2017)。这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情感素养,能够敏锐地觉察到自身以及参与者双方的情绪变化,并通过情绪引导研究的延展。质性研究并非只是对固有意义的调查或转述,它更强调对新意义的塑造。这非常符合中国“人情社会”的本土语境,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新的意义网络(魏戈, 陈向明, 2017)。

4.3 在中国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的主题分析程序,因其遵循清晰明确的方法论框架,具有系统化、结构化的操作步骤,以及简单灵活的优势,有助于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挖掘和阐释,进一步增强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和结论的可重复性、可推广性,同时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跟随。因此,主题分析法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在心理学诸多分支领域实现科学、规范、有效的调查研究。诸如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适合开展质性研究的领域,几乎都可应用主题分析法(何吴明, 郑剑虹, 2019)。

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国外研究者对88名被试报告的具有情感意义的日常事件进行主题分析,并将结果与投射测试和自我报告问卷的结果进行对比,开发出有效的性格评估技术(Karl, 1992)。另有研究对129篇周记进行主题分析,考察在孙子(女)眼中祖母对家庭关系的描述,结果发现孩子们认为祖母的主要角色是管理父母的冲突、平衡与祖父的相处以及维护其他亲属的关系(Tracy et al., 2021)。在中国同样可以开展一系列有趣的研究,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或东亚文化的现状,构建独特的中国人格理论,或探索孝文化教育对家庭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家庭对孝养关系、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之间的平衡。

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领域,有一项调查对15名病人和18名护工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借助主题分析法揭示了心理健康护理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身体健康的贡献(Gray & Brown, 2016)。还有一项调查对292条论坛发帖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和主题分析,强调了反应识别、人际互动和医疗系统的关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重要性,为相关护理需求提供了宝贵建议(Russin & Ferrell, 2019)。在中国,心理治疗领域的一线工作者若能敏锐发掘第一手资料中蕴含的学理与实践价值,必将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发展与实务提升作出巨大的贡献。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一项研究对12名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归纳主题分析探讨了与运动享受相关的议题,并为相关群体的运动建议提供指导(Kibblewhite et al., 2017)。另一项研究调查了23名加拿大国家冰球联盟球员的职业障碍,通过归纳主题分析探索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中球员的职业伤病、训练焦虑、人际冲突、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Battochio et al., 2019)。在中国,运动心理学的主题分析研究对于推广全民体育、规划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甚至探究运动成瘾的心理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有研究者对51名儿童进行焦点小组讨论,通过多阶段主题分析发现儿童认为电视满足了他们对于教育和人际关系的需求,尽管他们更喜欢电视的替代品(如父母陪伴或同伴游戏),但他们难以表达这些需求,这为设计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了方向(Kennedy et al., 2002)。另外还有研究者开展了八个焦点小组讨论,使用反身性主题分析定性探讨了人们从青春期早期到成年期对朋友形成信任的过程,这些发现为建立信任友谊的经历提供了独特见解,并扩展了信任序列模型(Fikrlová et al., 2024)。许多著名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就是源于对儿童(尤其是自己孩子)的质性访谈,通过分析语言表达来研究思维发展(何吴明, 郑剑虹, 2019)。除了关注认知发展外,中国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还应更加关注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情绪、道德、个性化与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为家庭和社会提供相应的教育引导建议。

此外,量化与质性的混合研究也成为当前心理学领域越来越热门的研究方向(徐建平等, 2019)。心理学质性研究使得研究取向更加多样和全面,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多元研究路径,有助于质性研究方法的普及和应用,从而发挥质性和量化方法各自的优势。总之,主题分析法为中国心理学质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能够深入、细致地揭示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指导。

5 结论

主题分析法由六个成系统的步骤构成:熟悉数据、初级编码、寻找主题、复核主题、主题概念化、发展概念模型,是一种可以在各种方法论框架中使用的质性研究方法。虽然强大有效并且简单灵活,但如果执行不当会导致研究不严谨、不一致,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特定规范。当前,中国心理学质性研究发展迅速且越来越受到心理学者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对质性研究方法论的认识和经验不足并产出大量泛质性研究等问题。主题分析法在规范质性研究、变革心理学方法论以及推动心理学中国化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在中国心理学各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陈向明(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尹, 杨莉萍(2022). 质性研究者面临的方法论困境与出路.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35(4), 50-56.

高觉敷(1995). 西方心理学史论.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何吴明, 郑剑虹(2019). 心理学质性研究: 历史、现状和展望. 心理科学, 42(4), 1017-1023.

景怀斌(2017). 扎根理论编码的“理论鸿沟”及“类故理”跨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0(6), 109-119.

李偲, 毕重增(2021). 主题分析法及其在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社区心理学研究, 12(2), 211-223.

刘邦凡, 栗俊杰(2024). 共同富裕何以实现: 我国政府注意力配置及治理优化——基于Nvivo的主题分析法. 开发研究, (4), 10-19.

宋志明(2006). 论中国哲学的九种“天人合一”观. 英语研究, 4(3), 1-7.

孙柳, 陈少华, 王莹, 王艳玲, 王凌云, 梁嘉贵, 刘均娥(202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心理调适的体验. 中国护理管理, 24(9), 1314-1318.

王炜, 李朝旭(2018). 天人合一心理研究范式发微. 心理学探新, 38(5), 393-396, 403.

王先谦(2013) . 荀子集解. 北京: 中华书局.

魏戈, 陈向明(2017). 质性研究. 多重对话——第五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教育发展研究, 37(20), 79-84.

吴玫, 朱文博(2017). 符号策略与对外传播: 一个基于主题分析法的案例. 对外传播, (6), 34-36.

徐建平, 张雪岩, 胡潼(2019). 量化和质性研究的超越: 混合方法研究类型及应用.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1), 50-59.

杨莉萍, 陈家敏, 谭梦鸽, 亓立东, 张慧会(2024a). 心理学中质性研究的方法自洽. 心理科学, 47(3), 760-767.

杨莉萍, 刘云, 亓立东(2024b). 多元方法论视角下质性研究文献的意义与综述方式.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2(1), 14-23.

杨莉萍, 亓立东, 张博(2022).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饱和及其判定. 心理科学进展, 30(3), 511-521.

杨玉芳, 郭永玉(2017). 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 32(2), 107-116.

应星(2016). 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再反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4), 59-63.

周莲, 刘清堂, 周旭东, 韩淑云(2010). 主题分析法在教育技术专业文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3), 10-11.

Assarroudi, A., Nabavi, F. H., Armat, M. R., Ebadi, A., & Vaismoradi, M. (2018). Directed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The description and elaboration of its underpinning methods and data analysis proces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 23(1), 42-55.

Battochio, R. C., Schinke, R. J., & Stambulova, N. (2019). Career barriers in the National Hockey League: An ind-uctive thematic analysis of first-hand data from Canadian professional ice-hockey play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50(5), 448-468.

Braun, V., & Clarke, V. (2006).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3(2), 77-101.

Braun, V., & Clarke, V. (2014). What can “thematic analysis” offer health and wellbeing resear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9(1), 26152.

Braun, V., & Clarke, V. (2019). Reflecting on reflexive th-ematic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port, Exercise and Health, 11(4), 589-597.

Castleberry, A., & Nolen, A. (2018). Thematic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data: Is it as easy as it sounds? 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 10(6), 807-815.

Crowe, M., Inder, M., & Porter, R. (2015).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mental health: Thematic and con-tent analyse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9(7), 616-623.

Eldh, A. C., Årestedt, L., & Berterö, C. (2020). Quotations in qualitative studies: Reflections on constituents, cus-tom, and purpo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19, 1-6.

Fereday, J., & Muir-cochrane, E. (2006). Demonstrating rigor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A hybrid approach of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coding and them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5(1),80-92.

Fikrlová, J., Albrecht, A., Šerek, J., & Macek, P. (2024). “That’s how the trust began”: Forming trusting frie-ndships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Foster, L. (2013). Qualitative research skills for social work.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43(1), 191-192.

Gale, N. K., Heath, G., Cameron, E., Rashid, S., & Redw-ood, S. (2013). Using the framework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in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 research. 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13(1), 117.

Gray, R., & Brown, E. (2016). What does mental health nursing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service user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A thematic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 26(1), 32-40.

Grodal, S., Anteby, M., & Holm, A. L. (2021). Achi-eving rigor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role of active categorization in theory bV8zVk+4gieOSA63IG6JYlg==uild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6(3), 591-612.

Harrison, E. D., Hulme, J. A., & Fox, C. L. (2022). A thematic analysis of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bullying in UK higher education.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8(1), 53-69.

Hsieh, H., & Shannon, S. E. (2005). Three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5(9), 1277-1288.

Karl, H. R. (1992). Thematic analysis of daily events as a method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8(3), 606-620.

Kennedy, C. M., Strzempko, F., Danford, C., & Kools, S. (2002).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V and health beh-avior effects.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34(3), 289-294.

Kibblewhite, J. R., Treharne, G. J., Stebbings, S., & Heg-arty, R. S. (2017). Enjoyment of exercise among people with arthritis: An inductive thematic analysi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5(6), 766-779.

Kiger, M. E., & Varpio, L. (2020). Thematic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AMEE Guide No. 131. Medical Teacher, 42(8), 846-854.

Lingard, L. (2019). Beyond the default colon: Effective use of quot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Medical Education, 8(6), 360-364.

Lloyd, C. E. M., Cathcart, J., & Panagopoulos, M. C. (2023). Accounting for the demonic: Helpful and unhelpfu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elief in demonic etiologies of mental illness among evangelical christians. 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Madill, A., Jordan, A., & Shirley, C. (2000). Objectivity and reliability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Realist, contextualist and radical constructionist epistemologi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1(1), 1-20.

Malterud, K. (2012). Systematic text condensation: A stra-tegy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40(8), 795-805.

Merton, R. K. (1975). Thematic analysis in science: Notes on Holton’s concept. Science, 188(4186), 335-338.

Morse, J. M., & Mitcham, C. (2002). Exploring qualitatively-derived concepts: Inductive-deductive pitfa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1(4), 28-35.

Naeem, M., & Ozuem, W. (2021). Understanding misinf-ormation and rumors that generated panic buying as a social practice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Evidence from Twitter, YouTube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eople, 35(7), 2140-2166.

Naeem, M., Ozuem, W., Howell, K., & Ranfagni, S. (2023). A step-by-step process of thematic analysis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22, 1-8.

Nowell, L. S., Norris, J. M., White, D. E., & Moules, N. J. (2017). Thematic analysis: Striving to meet the trustwo-rthiness crit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16(1), 1-13.

Orme, J. (2013). Qualitative research skills for 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Development, 23(1), 71-72.

Peetz, J., Meloff, Z., & Royle, C. (2023). When couples fight about money, what do they fight abou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40(11), 3723-3751.

Poraj-weder, M., Wąsowicz, G., & Pasternak, A. (2021). Why it is so hard to lose weight? An exploration of patients’ and dietitians’ perspectives by means of thematic analysis. Health Psychology Open, 8(1), 1-12.

Russin, S. E., & Ferrell, E. L. (2019). Information needs of informal caregiver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ournal of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and Trauma, 29(4), 400-420.

Sandelowski, M., & Barroso, J. (2003). Classifying the findings in qualitative studie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3(7), 905-923.

Spiers, J., & Riley, R. (2018). Analysing one dataset with two qualitative methods: The distres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 thematic and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16(2), 276-290.

Tracy, E. M., Braxton, R., Henrich, C., Jeanblanc, A., Wallace, M., Burant, C. J., & Musil, C. (2021). Gra-ndmothers raising grandchildren: Managing, balancing and maintaining family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34(6), 757-772.

Vance, A., Thériault, A., & Gazzola, N. (2021). Psych-otherapist use-of-self in clinical supervision: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supervisor experi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49(4), 603-616.

Varpio, L., Ajjawi, R., Monrouxe, L.V., O’brien, B. C., & Rees, C. E. (2016). Shedding the cobra effect: Problematising thematic emergence, triangulation, saturation and member checking. Medical Education, 51(1), 40-50.

Watling, C. J., & Lingard, L. (2012). Grounded theory in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MEE Guide No. 70. Medical Teacher, 34(10), 850-861.

Xu, W., & Zammit, K. (2020). Applying thematic analysis to education: A hybrid approach to interpreting data in practitione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19, 1-9.

Zanin, A. C., Hoelscher, C. S., & Kramer, M. W. (2016). Extending symbolic convergence theory. Small Group Research, 47(4), 43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