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以海明威?

2024-12-06杰茜卡·洛夫/文周雪/译

英语世界 2024年12期

【1】在修完第一门且是唯一一门艺术史课程多年之后,我成了博物馆里让人受不了的那种人。“这绝对是马蒂斯的作品,”我说,“从笔触和鲜亮的用色就能看出来。”但有时并不是马蒂斯的作品,有时是马奈的,那样我就会闭嘴消停一会儿。但通常情况下它确实是马蒂斯的,我便会沾沾自喜。

【2】然而令人不安的是,我费尽心力培养的艺术鉴赏能力,却要面临被一只昆虫超越的危险。最近,在昆士兰大学吴文(音译)领导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蜜蜂——注意,它们的大脑只有草籽那么大——面对并排摆放的毕加索和莫奈的画作做选择。画作复制品下方有两个小室,一个放有糖水,另一个什么都没有。

【3】该进入哪个小室呢?蜜蜂看不见也闻不到哪个小室中有多汁的美味,只有飞进去才能知晓。但是大师杰作会指引它们:有些蜜蜂的奖励总会在毕加索的画下,而另一些蜜蜂的奖励则在莫奈的画下。经过多次试探,蜜蜂学会了直接飞向正确的小室。事实上,蜜蜂之后面对此前从未见过的成对画作时,其表现甚至比随机选择稍好。它们学会了辨别两位艺术家的风格,尽管能力有限。

【4】当然,人类仍然具备自己的优势。去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利亚妮·加博拉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出某幅不知名画作是哪位知名艺术家所作。而创意写作专业的学生在辨别海明威或狄金森鲜少人读的作品篇章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对此,我暂且假定蜜蜂尚未展现出这种技能。

【5】不过,令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这些学生能辨别出彼此创作的那些尚未公开展示的作品,包括完全不同媒介中的作品。创意作家们能辨别出同行创作的绘画和素描;而画家们也很清楚是谁写了哪首诗或做了哪件陶罐。

【6】蜜蜂的行为很明显:它们对成对图像复杂的视觉形态进行了识别和分类。但跨媒介识别出差异则完全不同。加博拉和她的同事们认为,无论是在写十四行诗还是在制作雕塑,我们都是用同一个大脑在创作:大脑以同样的方式构建信息,受到相同经验的影响,并且渴望表达相同的想法。因此,我们在某一领域的技巧和关注点,会在另一个领域“出卖”我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7】但我仍然很好奇:这些技巧和关注点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研究人员尽量不让题材成为影响识别的主导因素——比如,他们让恰好也是冲浪者的艺术家不要将冲浪元素带入创作。但那些不太鲜明的题材呢——比如暴力关系或西方风景?还有那些不知不觉渗入我们作品中的细微固习和执念呢?像加博拉团队这样的相关研究,虽然是个很好的起点,但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8】或许,我最大的疑问是关于那些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还没有——至少他们如此声称——形成个人风格的人。他们的创作是否也会反映他们的世界观?似乎可以这么说: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糟糕的艺术都是相似的,而只有好的艺术才独有其好。

【英译汉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