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龙”的英译

2024-12-06曾泰元

英语世界 2024年12期

2024年甲辰龙年,“龙”的英译又引发了热议。

传统上,“龙”的英文都是dragon,翻遍各种汉英词典,这样的对应关系几乎是唯一的答案,顶多冠以Chinese(中国的),用Chinese dragon(中国龙)来说明龙的属性,确定其文化根源。

汉语拼音是中文罗马字现行的国际标准,把中国的龙音译为long合情合理。初介绍时,long容易让人费解,误以为是英文固有词语的“长”,因此辅以Chinese dragon补充说明,以简短、熟悉的语言注释,便于理解,让语言用户有个适应和过度,也让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个连接,还可作为近义词交替使用,丰富叙事的用语。音译的long彰显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展现,这条路值得尝试。然而需要留意的是,历史告诉我们,语言的发展不是专家说了算,广大的语言使用群体才是最终的仲裁者。更何况,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中文母语者的主观意愿虽然可贵,但客观上却难以左右英语的发展。

关于“龙”的英译,dragon传统,long求变,Chinese dragon折中,而折中的Chinese dragon在2024年1月出现了明显的动静,值得记上一笔。

甲辰龙年前夕,英语词汇宝库《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正式收录了Chinese dragon。英语里的中国龙由蛰伏中苏醒,睁眼起身,准备升腾。

史上第一次,Chinese dragon收进了品牌英语词典,而且还是OED——英语世界公认的词语权威。Chinese dragon经历了词汇化(lexicalization),由松散的自由组合转为紧密的固定搭配,得到合法性的确认,载入词典,成为名正言顺的词汇单位。

OED给予Chinese dragon标准的词目(headword)地位,内容完整而全面,包含发音、词源、定义、书证(quotation,有来源出处的书面例证)、互见(cross reference,两处文字相互说明补充)、词条的收录史(时间信息显示,Chinese dragon在2023年12月首次公布)。在此之前,英语世界的传统品牌词典均未收录Chinese dragon,顶多只在其他词条的定义或例证里提及,关系间接,地位边缘。

Chinese dragon在OED里有两条定义,第一条侧重在物理上的实体,指的是中国龙的图像或塑像,第二条侧重在心理上的投射,指的是中国神话里的动物,涵盖了第一条定义。以下是Chinese dragon的第二条定义,内容丰富,形象立体:

A mythological creature or god associated with China, depicted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animal forms but typically as a serpent with four limbs, and symbolizing wisdom, fortune, and power. Also: such a creature viewed as a personification of China or its former empire.(与中国有关的神兽或神灵,被描绘为各种不同的动物形态,不过基本上是四脚大蛇,象征智慧、好运和权力。另,此兽也被视为中国或之前的中华帝国的化身。)

OED的书证显示,早在1754年,Chinese dragon这个组合就已经现身文献了,语出爱尔兰贵族奥瑞伯爵(Earl of Orrery)的《意大利的来信》(Letters from Italy)。OED关于Chinese dragon的最新一条书证,是摘自2013年8月7日的英文《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

The Chinese dragon is the greatest symbol of power and good fortune and no traditional festival is complete without an undulating dragon dance.(中国龙是权力和福分最宏大的象征,传统节日要有上下翻飞的舞龙才算完整。)

在Chinese dragon独立成词之前,“龙”的英译一般就用光杆儿的dragon,然而西方传统的dragon却是邪恶的化身,负面的形象深入人心,尽管西方龙的外形和中国龙有些近似。OED是这样定义dragon的:

A mythical monster, represented as a huge and terrible reptile, usually combining ophidian and crocodilian structure, with strong claws, like a beast or bird of prey, and a scaly skin; it is generally represented with wings, and sometimes as breathing out fire.(神话里的怪兽,形象是巨型、可怕的爬行动物,常结合了蛇和鳄的身体结构,有强爪,像猛兽或猛禽,体有鳞,一般有翅,时能喷火)。

OED所收录的dragon在1897年出版,一个多世纪以来“尚未修订”(not yet revised),因此还没有在dragon的定义里专门处理中国龙。话虽如此,但OED在2002年给dragon增补了“亚洲四小龙”的新义,指的是20世纪下半叶亚洲迅猛发展的经济体(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韩国),其中的词源就清楚提到,这个dragon的新用法译自中文的“龙”(中国帝王的象征)。这则增补相对低调,一般人较难得知相关讯息。

值得留意的是,OED在2024年3月底发布了年度第一季的更新(update),给Chinese dragon(中国龙)这个词条做了修改(modification),明确了英文的dragon“也是中国帝王的象征”(also the Chinese imperial emblem)。

此修改出现在OED刚收录不久的Chinese dragon底下,是词源(etymology)栏目里的注(notes)。注释的全文是“试比较中文的lóng(龙,英文dragon),这个dragon也是中国帝王的象征,亦可对照dragon名词义项1的增编,参看那里的讨论”[Compare Chinese lóng dragon (also the Chinese imperial emblem) and the discussion at dragon n.1 Additions.]。

在2024年的春季更新里,dragon(亚洲四小龙)的词源重点(即“dragon可代表中国好龙”)换了阵地得到大幅的凸显,从原本一个增补义项的附带说明,被拉高到全新词条Chinese dragon的词源注释,并以“互见”(cross reference)的超链接让意者到“亚洲四小龙”处继续了解。这变动背后的原因,我估计是OED编辑部中文专家的积极参与。他(们)留意到了国内关于译龙的热烈讨论,觉得必须表明立场、澄清误解,所以做了这个小小的增补。

OED这个微幅的修改看似无关痛痒,却也显示了英语世界对中国的重视,更是在“中国龙”的议题上清楚表态。在OED的dragon尚未全面修订之前,此举给dragon的中国维度及时定调,明确了dragon是中国好龙,值得我们重视。

中国龙貌似西方龙,却有着关键的不同,所以英文才会在dragon前面加上Chinese修饰,用以限定,以示区别。这个Chinese dragon的组合,早在18世纪中叶的1754年就出现了文字记录,这表明当时的英语人士已经意识到中国龙、西方龙的差异。

中国龙不同于西方龙,这点体认,也明确反映在另外两部大型的权威词典。

其一是1961年出版的《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此乃美国出版的特大型单卷本现代英语词典。《韦氏》没有收录Chinese dragon,但dragon的定义却给中国龙分列了一个义项,说它是a beneficent supernatural cre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s(中国神话里的神异动物,仁慈宽厚,与雨水和洪涝有关)。

其二是1998年出版的《新牛津英语词典》(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此乃基于语料库编纂的大型单卷本现代英语词典,和OED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关联。《新牛津》也没有收录Chinese dragon,但在dragon的定义里,却点出了中国龙的良善与祥瑞:In East Asia, the dragon is usually a beneficent symbol of 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water and the heavens.(在东亚,龙通常仁慈宽厚,象征富庶丰饶,与水和天有关)。

这两部大型权威的现代英语词典所透露的信息是,即使中国龙没有另列词条、单独收录,dragon的语义也已经完成分化,清楚说明西方传统文化的dragon是一块,中国传统文化的“龙”是另一块,彼此相关但有区别。词典反映的是语言现状,代表着这样的认知在英语世界存在足够的群众基础:中国龙不同于西方龙,西方龙不等于中国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种种证据显示,dragon可兼指有别于西方龙的中国龙。倘若语义出现疑虑,语境模棱两可,又必须明确这条龙是中国龙,在dragon之前冠以Chinese即可。文献数据也证明,Chinese dragon的使用史已有200余年,当下各式语料库的相关证据铺天盖地,甲辰龙年前夕又获得OED的认证收录,因此视情况把中国的龙翻成dragon或Chinese dragon,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我们可以不必再纠结于“西方龙是坏龙,中国龙是好龙,不能拿dragon来译龙”这样的论点了,因为英文dragon的内涵也在悄悄地改变,往正面的方向发展。随着西方世界越来越了解中华文化,也随着西方世界对自身文化符号的解构与再诠释,dragon的传统语义逐渐开始松动、调整,影响到了英语人士的认知,最后体现在权威英文词典的定义和百科全书的文章里。

除了上述《韦氏》和《新牛津》的定义之外,《新牛津》的网络版收录了20条dragon的当代例句,其中有5条提到了中国的龙,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th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是“良善的动物”(good creatures),“象征权力”(symbolized power),堪舆学把龙当成“地下能量的象征”(symbol for energies in the ground,作者按,龙脉),《易经》在解释卦象时认为“龙和幼竹有关”(the dragon is associated with young bamboo)。这5条例句突出了中国龙的独特性,介绍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并给了它良善、权力、能量、朝气的正面意涵。

传统的知识宝库《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旧称《大英百科全书》)以及网络时代的参考工具新宠“维基百科”(Wikipedia)也都体认到了中国龙重要的文化意义,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在介绍dragon时,都会给中国龙一定的篇幅,解释相关的信息,还会以Chinese dragon或long作为领头的词目(headword),以千百字的大篇幅,在词条(entry)里图文并茂地讲述。

一物多名乃语言常态,古今中外皆然。龙的英文译名不必定于一,dragon、Chinese dragon、long都可以,看场合使用。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无法说了算,要得到母语人士的普遍认同才有效,这条路比较漫长。最后何者得到青睐,广大的语言使用群体才有决定权。

* 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语料应用与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本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