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2024-12-06陈海汉谢翼泽
摘 要:数字新基建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架构,对于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理论层面探讨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两者的关系,可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新基建可以通过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和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门槛效应显示,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由增到减的门槛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以及科技投入水平高的区域更强;在数字新基建子维度中,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在信息基建与创新基建的影响下显著,而融合基建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数字新基建;创新型人力资本;数字金融;产业链韧性;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4;F283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24)06-0048-12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6.005
一、引 言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自主可控能力,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依靠。提升产业链韧性与现代化水平是成为制造强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内在要求。我国产业链仍面临着高精尖产业占比低、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部分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断链”风险。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与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之下,如何强化产业链韧性、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稳定运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字新基建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体系[1],涵盖数字信息、数字融合、数字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2],能够强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那么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架构支撑,数字新基建能否提升产业链韧性?其作用机制又是如何?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学界关于数字新基建影响效应的研究。从宏观层面看,数字新基建能通过集聚人才、提高互联网水平与加强政府引领等渠道提高城市创新水平[4],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5],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6];也能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7],通过技术扩散效应实现对外贸易的升级[8];数字新基建能缩小地区经济差距[9]、城乡收入差距[10],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11],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12]。从产业层面看,数字新基建的应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生产率提升,从而缓解“鲍莫尔成本病”[13],然而如果处理不好供需关系导致的劳动力错配问题,则可能加剧产业结构的“失衡”[14];数字新基建的发展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发展[15]。从企业层面看,数字新基建能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缓解融资约束等渠道激励企业创新发展[16];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落实有利于改善经营状况,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17]。
第二是关于产业链韧性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产业链韧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方面。首先,明确产业链韧性的内涵。韧性是指物体受到冲击后恢复至初始状态,韧性被引入经济学领域后,组织韧性[18]、产业韧性、城市韧性[19]等相关概念也随之涌现。目前大多学者认为产业链韧性是产业链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冲击时,保持链条稳定并从冲击中恢复至初始状态,甚至发现机遇保持链条增长的能力[20]。其次,在产业链韧性的测度方面,李胜会等[21]用产业多样化与城市创新能力指代产业链韧性;贺正楚等[22]利用产业链的投入产出比来测算产业链韧性;也有学者从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两方面利用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产业链韧性[23]。最后,探讨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因素,知识产权治理利于知识多样化发展与政府的科技支持,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21];工业智能化可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与知识溢出水平,推动产业链韧性提升[24]。
最后,关于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影响的研究较少,学者们多从数字经济角度展开研究。李玉梅等[25]从理论层面总结出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内在机理,认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夯实数字基础、深化数字应用与优化数字环境来提升产业链韧性。袁瀚坤等[26]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关系的维持与稳定、提升供应质量,进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刘伟[27]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而关于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发展关系的探讨,代新玲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对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8]。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相关主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从侧面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已有文献中对数字新基建影响产业链韧性的研究较少,且对产业链韧性的测度多从产业多元化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开展,未能反映产业链韧性的真实水平。因此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基于演化韧性理论对产业链韧性水平展开测度,深入探讨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直接作用,拓宽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边界;第二,将创新型人力资本与数字金融纳入分析框架,揭示上述变量在数字新基建与产业链韧性关系中的机制作用,推进相关理论创新;第三,探讨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与异质性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赋能效应。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分析
产业链韧性主要体现为应对冲击时的抵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更新能力。数字新基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直接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
从抵御风险的角度看,产业链的抵御能力主要是指面对内外部环境冲击时,防止链条断裂并维持稳定的能力。而抵御风险的能力取决于产业链的完整性、基础能力与资源配置水平等方面[20],数字新基建的应用能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底层技术、平台服务支持,加强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降低了地缘政治与环境风险的影响[29],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利用能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瓶颈,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30],防止“断链”风险;基于数字技术与平台整合的海量数据,数字新基建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降低了产业链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数据海量信息的获取能够刻画用户画像,实时跟踪消费者需求并精准预测,确定新产品的开发方向[31],降低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的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达到“稳链”与“强链”的效果。
从适应恢复的角度看,产业链恢复能力主要是指适应冲击时,通过响应市场与企业变革等适应性转变措施调整恢复至均衡状态的能力。数字新基建促进信息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扩散与知识的外溢,推动了知识与信息在产业链上的传播共享,缓解了地理距离给企业协作带来的约束,使得产业链上的相关主体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打破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孤岛”[32],提高了产业应对冲击时的响应速度;同时,数字新基建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为产业数字化赋能,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迅速重组与整合资源要素,降低生产成本,以缓解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稳定经营。此外,基于数字新基建打造的数字政府根据数据分析与治理机制精准制定并实施产业政策[33],通过数字化监管手段缓解市场失灵,完善产业所需的配套设施。在产业链松动甚至断裂的情况下,也能统筹产业链上的产学研主体相互协作,提高要素配置水平,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做到精准“补链”。
从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角度看,产业链转型升级能力主要指产业链重塑内部结构和功能,破解路径依赖并开发新路径的能力。产业链在应对内外部冲击时发现新机遇并实现产业链的升级,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一内驱动力。数字新基建一方面能够加速知识与要素的流动,降低信息的搜寻与获取成本,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知识获取渠道与研发平台,加快了创新速度;另一方面,创新活动的知识溢出也推动产业间隐性知识的传播,缩短了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距离,知识交流有效性与吸收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推出产业新知识与新技术,从而破解对原有产业链核心技术依赖、结构简单等所导致的路径依赖[34]。此外,随着数字技术、数字服务与数据产品作为中间品投入到产业分工环节,产业附加值也随之提升,利于产业链的横向延伸与价值链的纵向拉伸,实现“延链”效果,从而提升产业链韧性。综上,提出假设。
H1: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存在正向促进效应。
(二)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影响的机制分析
在“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背景下,质量型人口红利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型人力资本是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代表,具有稀缺的创新能力与正外部性,其在数字新基建影响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随着数字新基建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会改变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结构。数字新基建的普及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改革,数字技术突破时空束缚使得教育资源的获取更便捷,利于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数字经济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也倒逼劳动者必须学习新技术与理念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岗位对技能需求的更新。此外,数字新基建越完善的地区,更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流入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数字新基建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渠道,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知识利用效率,各类创新基础设施平台也提供了技术与服务支持,激励各类主体参与创新。焦豪等[35]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吸引了高技能创业人才的流入,它所激活的数字化创业资源的形成、积累与运用是重要的传导渠道。McCoy等研究也发现,宽带覆盖率越高的地区创业活动越频繁,会吸引更多企业选址入驻[36]。而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布局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也会吸引创新人力资本的聚集。
另一方面,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与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影响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从技术创新效应的角度看,创新型人力资本具备稀缺要素资源配置属性,能够较好地吸收和利用数字技术知识,通过知识的积累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防止“断链”风险;随着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流动与协作,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与应用能力也越强,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更好地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冲击。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诸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通过横向数量积累与纵向质量提升两方面驱动产业转型升级[37]。随着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只有更高素质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才能满足产业链升级的要求,这有利于培育新兴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链的抵抗、恢复能力。此外,创新型人力资本相较于普通人力资本而言,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贡献率,各类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显著强化了区域产业链发展优势。综上,提出假设。
H2:数字新基建能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本来提高产业链韧性。
数字新基建能够赋能数字金融发展,进而提高产业链韧性。通信网络设施、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搭建起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使金融服务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具成本优势,同时也延伸了金融服务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效率,进而缓解了企业研发创新的融资约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信息数据的流通效率,使得金融平台能够更高效的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同时也能精准预测企业的需求,提高金融服务响应速度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的新型金融模式,降低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产业链的高效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卫彦琦基于2012—2020年省级数据研究表明,数字金融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显著促进了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且随着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数字金融的作用逐渐降低[38]。数字金融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是重要的传导机制,产业集聚与政府补贴正向调节了两者之间的促进作用[23]。总之,数字金融通过提供金融产品服务与多元融资渠道为产业链韧性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当产业链受到冲击时,数字金融能够克服传统金融的时滞性提高企业响应速度以及恢复发展的能力,进而提高产业链韧性。综上,提出假设。
H3:数字新基建能通过数字金融来提高产业链韧性。
(三)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门槛效应分析
数字新基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对产业链韧性所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是非线性的。由于前期固定成本高、投入周期长、回报周期长等因素,经济主体使用创新基础资源的成本高,效率低,对产业链韧性产生的影响有限,尚未发挥最优效能。随着宽带网络、智慧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普及,经济主体对信息搜索利用、知识的交流创新更加频繁,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融合创新发展的赋能效果也会进一步提升。然而,过快的数字新基建的建设可能会脱离社会实际需求,造成产能过剩现象,无法转化为有效的社会效益与市场价值。此外,地方政府短时间出台大量冗余的数字基建政策、企业“搭便车”现象以及对数字新基建这样的公共品产生依赖等情况并不利于数字基建使用效率的提升[39],降低了研发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可能存在边际效益由增到减的门槛特征。综上,提出假设。
H4: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存在边际效益由增到减的门槛特征。
三、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构建
为检验假设H1,构建如下模型。
[cℎaini,t=α0+α1digfrai,t+αcXi,t+μi+λi+εi,t] (1)
其中,[chaini,t]表示地区i在时期t的产业链韧性,[digfrai,t]表示地区i在时期t的数字新基建水平,[Xi,t]表示控制变量;μ表示不可观测的个体固定效应,λ表示不可观测的时间固定效应,ε为随机误差项。
为检验假设H2、H3,基于模型(1)构建如下中介效应模型。
[Medi,t=β0+β1digfrai,t+βcXi,t+μi+λi+εi,t] (2)
[cℎaini,t=φ0+φ1digfrai,t+φ2Medi,t+φcXi,t+μi+λi+εi,t] (3)
其中[Medi,t]为系列中介变量,表示地区i在时期t的创新型人力资本,[β1]与[φ1]表示数字新基建的回归系数,[φ2]表示中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βc]与[φc]表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其余变量与式(1)保持不变。
为探究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门槛效应特征,构造如下面板门槛模型。
[cℎaini,t=γ0+γ1digfrai,t×Iadji,t≤θ+γ2digfrai,t×Iadji,t>θ+γcXi,t+μi+λi+εi,t] (4)
其中,[adji,t]为门槛变量,本文用数字新基建水平衡量,[θ]表示门槛值,[I∙]是取值为1或0的指数函数,其余变量与式(1)保持不变。
(二)变量选取与说明
1. 被解释变量
产业链韧性。产业链韧性具体指产业链在遭受内外部环境冲击时抵御风险、适应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发现新机遇、实现链条升级的能力。目前学界对产业链韧性的测度并没有达成共识,吕越和张杰[40]在研究人工智能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时,以产业多元化能力表征产业链韧性;而韩蓄等[41]从产业链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与更新力四个方面选取多指标构建工业韧性综合指数。结合前文对产业链韧性内涵的阐述,考虑到数据的科学性与可得性,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42-44],本研究从产业链韧性的抵抗风险力、适应恢复力与转型升级力三个方面建立产业链韧性综合指标体系,最后用熵值法进行计算(见表1)。
2. 解释变量
数字新基建。基于国家发改委对数字新基建的划分方法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6],分别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选取指标以表征各区域数字新基建水平(见表2),其中融合基础设施是深度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以传统基建与信息化度的耦合协调值近似替代[13]。最后运用熵值法计算各省数字新基建综合得分,记为digfra。
3. 中介变量
(1)创新型人力资本。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思路[45],采用各区域的R&D研发人员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衡量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记为hum。(2)数字金融。用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表征,记为dif。
4. 控制变量
借鉴相关研究,引入如下变量:(1)经济发展水平lnpgdp,采用人均生产总值取对数衡量。(2)对外开放水平open,以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衡量。(3)政府干预程度gov,采用政府公共预算支出占GDP比重衡量。(4)社会消费水平consum,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GDP比重衡量。(5)市场规模market,采区域人口密度进行衡量。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为考察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且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研究选取2011—2022年30个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不含港澳台、西藏),部分缺失值根据线性插值法填补,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各省市的统计年鉴、EPS数据库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等。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在验证模型(1)之前,本文通过豪斯曼检验比较模型的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结果显示p值为0,故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列(1)是不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列(2)至列(6)为依次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都表明数字新基建正向显著影响产业链韧性。因此假设H1得以验证。
在控制变量方面,政府干预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原因可能在于政府对产业进行宏观调控,提升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使得产业链更完整、合理。对外开放水平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原因可能在于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关键核心技术越依赖进口,当面临“卡脖子”困境时,会抑制产业链韧性。市场规模也利于提升产业链韧性,社会需求的扩大能够引致技术创新,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同样,经济发展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能吸引优质资源,是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社会消费水平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我国现阶段消费占比与经济增速存在失衡,消费疲软,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有限。
(二)稳健性检验
1.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数字新基建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产业链韧性的优化反过来也能推动数字新基建进一步发展,为了消除模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问题,本文参考刘传明与马青山的研究[46],选取各省的地形起伏度与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作为工具变量。首先,地形起伏度反映了区域的地势复杂程度,会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起伏度越高,数字新基建的设施布局也越困难,满足相关性假设;另一方面,地形起伏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不会对产业链韧性产生直接影响,满足外生性假设。其次,滞后一期解释变量来缓解内生性问题。结果如表5列(1)(2)所示,数字新基建的系数依旧显著为正,能够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基准结果保持一致。滞后一期解释变量重新估计的结果如列(3)所示,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正向影响与前文相比无明显变化。
2. 其他稳健性检验
首先,更换解释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重新测算数字新基建水平。其次,双边缩尾处理。本研究对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进行1%双边缩尾,以降低离群值的影响,并对基准方程重新回归。最后,剔除直辖市样本。考虑到北京、天津、重庆、上海四个城市可能由于政策的偏向性导致产业链韧性水平较高,因此删除这四个省级行政单位样本对模型重新回归。由表6可知,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双边缩尾处理与剔除特殊样本后的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利于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与前文结果保持一致。
(三)作用机制检验
本文进一步检验数字新基建影响产业链韧性的内在机制,即能否通过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与数字金融水平来促进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检验效果如表7所示。列(1)中数字新基建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列(2)中,加入中介变量后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依旧显著为正,且影响系数相较于基准回归模型的系数有所下降,由0.779下降至0.612,说明数字新基建能够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本来提升产业链韧性。经过计算可知,创新型人力资本发挥的中介效应值为0.163(0.011×14.857),在总效应(0.612)中所占比重约为26.7%。同样,数字金融也在数字新基建影响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约为13.7%。由此,假设H2、H3得以验证。
(四)非线性效应分析
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模型来检验数字新基建可能会对产业链韧性存在的非线性作用,表8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显著通过了单门槛与双重门槛检验,未通过三重门槛检验。具体门槛值、对应系数以及显著性由表9所示。
数字新基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产业链韧性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以数字新基建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中,三个区间的影响均为正,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由增到减的趋势。当数字新基建水平跨越第一门槛值后,回归系数由0.687上升到0.952,这可能是因为在数字新基建相对落后且利用不充分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有限,伴随着数字新基建的普及,监管能力的提升,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设施更好地被利用以提升创新效率和生产效率,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也会逐渐增大。当数字新基建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影响系数依旧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在于政府出台大量的产业的政策会引发企业的套利行为,对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大量投资也会使企业形成对公共产品的依赖,从而弱化了自身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因此假设H4得以验证。
(五)异质性分析
1. 区域异质性。本文将全国30省份(不含港澳台、西藏)划分为东部与中、西部,来考察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从表10列(1)(2)可以看出,数字新基建能够有效提升东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韧性,但是赋能的效应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明显,且通过组间差异(P=0.005)检验。原因可能在于东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高,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更协调以及创新资源禀赋具有显著优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够深入地融入各主体的协同创新过程中,故而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应更明显。
2. 科技投入异质性。数字新基建的铺设需要大量科技投入资金,而不同的科技投入水平是否会影响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赋能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因此借鉴段洪成的研究[47],采用R&D投入经费占GDP比重来划分高低两组科技投入水平区域。由列(3)与列(4)结果可知,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在科技投入水平高的区域更强。可能的原因是,高科技投入水平区域的数字新基建更完善,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更能有效发挥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赋能作用。
3. 数字新基建各维度异质性。为进一步探究数字新基建内在差异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将数字新基建的不同维度分别对产业链韧性进行基本模型估计,结果如列(5)—(7)所示。信息基础设施info与创新基础设施cre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且系数差异不大。这说明信息基础设施能够加快信息与知识在产业各环节流动,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产业链韧性;创新基础设施则为产业链各主体提供科技资源平台,助力核心技术攻关,破除低端锁定效应,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力。而融合基础设施mix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传统基建的数字化转型还在起步阶段,对产业链韧性的赋能效应尚未显现。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西藏)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熵值法分别测算了数字新基建与产业链韧性的综合水平,此外运用多种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 数字新基建显著促进了区域产业链韧性的提升,通过引入工具变量、滞后一期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 数字新基建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本和数字金融的作用机制有效提高了产业链韧性,这表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我国产业链应对外部冲击、维稳发展以及创新升级的重要基础,数字普惠金融为产业链上企业抗击风险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3. 数字新基建在提升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存在“边际效益由增到减”的非线性效应。4. 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还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高科技投入水平地区赋能效果更显著。在子维度检验中,信息基础设施与创新基础设施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融合基础设施的影响不显著。
(二)政策启示
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启示。
第一,高度重视数字新基建的作用,加大对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产业变革往往伴随基础设施的重大变革,政府可以从两方面来提升产业链韧性,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的布局,避免盲目扩大对数字新基建的投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区域产业数字化水平,强化产业发展韧性;另一方面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培育数字化人才、提供科技公共平台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困境。
第二,在数字新基建普及的同时,企业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发展中来,做到数字新基建的运用效率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两者并驾齐驱,而不是靠“拿来主义”得过且过。数字新基建利于促进知识与技术在产业链产业间的各环节传播,互联网信息网络的覆盖也推动了区域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了创新效率,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与创造,在不同的赛道打造出“专精特新”型企业,占据产业链关键环节,从而提升产业链韧性。为缓解“数据孤岛”问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作,加速数据信息的共享,提高数字新基建的利用效率,实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第三,提升区域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疏通数字新基建赋能产业链韧性的传导机制。首先,针对高科技人才制定专门政策,既要引进人才,也要留住人才,激发研发人员创新动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基础,人才集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突破产业关键前沿技术,破除“卡脖子”困境。其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并创造公平、法治、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各技术项目的研发进程,充分释放各产业的创新活跃度。对于创新难题,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为各创新主体纾困解难,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积极性。
第四,促进新一代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为产业链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合理地部署资金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接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需求,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积极革新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合理出台金融监管政策,利用数字技术防范金融漏洞与隐形风险,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到核心研发领域,提高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赋能效率。
参考文献:
[1] 韦柳融.关于加快构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思考[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9):63-66.
[2] 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J].数字经济,2021(Z2):73-82.
[3] 袁航,朱承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了吗: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问题探索,2022(10):118-133.
[4] 于志慧,何昌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创新质量: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3(9):57-67.
[5] 范合君,吴婷.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1):3-22.
[6] 李海刚.数字新基建、空间溢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22(6):28-39.
[7] 柯明,林益安,戴翔.数字基础设施如何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兼论与传统基础设施的作用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23(5):32-45,135-136.
[8] 钞小静,薛志欣,孙艺鸣.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对外贸易升级: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20(3):46-59.
[9] 高远东,裴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财经问题研究,2023(8):116-129.
[10] 王琴,李敬,丁可可,等.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J].统计与决策,2023(9):29-34.
[11] 方福前,田鸽,张勋.数字基础设施与代际收入向上流动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研究,2023(5):79-97.
[12] 王亚飞,黄欢欢,石铭,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9):192-203.
[13] 李斯林,余红心,武文博,等.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12):99-107.
[14] 张国胜,李文静.矫正效应还是加剧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2(6):26-38,126.
[15] 张彧.数字新基建、绿色技术进步与低碳经济转型[J].经济经纬,2024(1):57-69.
[16] 毛丰付,郑好青,王海.数字基础设施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地方政府政策文本的新证据[J].浙江学刊,2022(6):104-114.
[17] 王海,闫卓毓,郭冠宇,等.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还是“负能”?[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5):5-23.
[18] Ruiz-Martin C, Lopez-Paredes A, Wainer G. What We Know and Do Not Know About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2018(1):11-28.
[19] Adger W N, Hughes T P, Folke C, et al. 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to Coastal Disasters[J]. Science, 2005(8):1036-1039.
[20] 陈晓东,刘洋,周柯.数字经济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的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2(1):95-102.
[21] 李胜会,戎芳毅.知识产权治理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实证检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2-107.
[22] 贺正楚,李玉洁,吴艳.产业协同集聚、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产业链韧性[J].科学学研究,2024(3):515-527.
[23] 刘伟.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分析[J].武汉金融,2023(4):40-48.
[24] 李金城.工业智能化的产业链韧性提升效应: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改革,2024(7):80-94.
[25] 李玉梅,许晗,宋玉茹,等.数字经济与产业链韧性提升:机制、难点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24(2):64-72.
[26] 袁瀚坤,彭刚东,韩民春.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3):22-34.
[27] 刘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8):45-50.
[28] 代新玲.数字新基建对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J].企业经济,2024(3):60-69.
[29] 裘莹,晏晨景,张利国.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产业链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22(12):32-43.
[30] 庞磊,阳晓伟.数字经济、创新螺旋与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9):1-12.
[31] Sturgeon T J. Upgrading Strategies for the Digital Economy[J].Global Strategy Journal,2021(11):34-57.
[32] 陶锋,王欣然,徐扬,等.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企业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23(5):118-136.
[33] 王磊,徐骏.数字fd58ba8151cc94aef453b679157075b01d97585fdbd77eed7278f0513999e823政府赋能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的拟自然实验[J].财经论丛,2024(5):28-38.
[34] 董丽,赵放.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33-42.
[35] 焦豪,崔瑜,张亚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高技能创业人才吸引[J].经济研究,2023(12):150-166.
[36] McCoy D, Lyons S, Morgenroth E, et al. The Impact of Broadband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on the Location of New Business Establishments[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8(3):509-534.
[37] 阳立高,龚世豪,王铂,等.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升级[J].中国软科学,2018(1):138-148.
[38] 卫彦琦.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23(1):71-82.
[39] Kleer R.Government R&D Subsidies as a Signal for Private Investors [J].Research Policy,2010(10):1361-1374.
[40] 吕越,张杰.人工智能与产业链韧性提升[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9-38.
[41] 韩蓄,傅联英,吕重阳,等.智藏韧显:智能制造提升工业韧性的机理与证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3(6):46-59.
[42] 谷城,张树山.产业链韧性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3(6):123-139.
[43] 李泽明,刘兵.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统计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4(8):89-93.
[44] 曹晔.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4(10):23-27.
[45] 王玉燕,王婉.GVC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机制分析与效应检验[J].商业研究,2020(5):67-76.
[46] 刘传明,马青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人口科学,2020(3):75-88,127-128.
[47] 段洪成,武文,柳佳.数字新基建、要素配置效率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J].管理现代化,2024(2):28-37.
责任编辑:倪贝贝
Impact of Digital New Infrastructure on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CHEN Haihan, XIE Yiz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Abstract: As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digital new infrastructure is strategically significant for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China’s industrial chain and build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he impact of digital new infrastructure on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its mechanism is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tested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from 2011 to 2022. It is found that new digital infrastructure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Mechanism analysis finds that digital new infrastructure boost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by improving the stock of innovative human capital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finance. In terms of threshold effect, the impact of digital new infrastructure on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has a marginal effect which displays the threshold feature from increasing to decreasing.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new digital infrastructure on 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is stronger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region with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level; in the sub-dimensions of digital new infrastructure, the impacts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 on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 are evident, while the impact of integration infrastructure is not evident.
Key words: digital new infrastructure; innovative human capital; digital financ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chain;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E-mail:shellni@ 163. com)
收稿日期:2024 - 06 - 08 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qks. jhun. edu. cn/jhxs
基金项目:福建省创新战略研究联合项目计划“高校科技创新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影响机理与提升对策”(2023R0119)
作者简介:陈海汉,男,福建安溪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E-mail:chenhaihan1983@163.com;谢翼泽,男,湖南怀化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E-mail:12596925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