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的行为范式与实践机制

2024-12-06张囝囡辛丽田仲哲

摘 要: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辽宁省锦州市T村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设计驻村第一书记的引领模式,可以发现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的发挥具备服务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与思想政治优势,而在个人能力、嵌入性驻村制度设计及驻村工作长期可持续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为了能让驻村第一书记更好地发挥作用,建议在精准建立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机制与培训机制、不断完善嵌入性驻村制度、建立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支持机制等方面继续深入实践。

关键词: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实践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4)06-0071-06

我国已于“十三五”期间圆满完成乡村脱贫任务,乡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阶段性目标。乡村振兴自提出以来,已逐步成为当前承接我国乡村发展的新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对乡村发展起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吹响了我国向广大乡村派驻第一书记工作的号角[1]。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开始挑选优秀干部下派乡村,先后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当中。新时代,我国的驻村书记制度是一项新的制度创新,在全面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10 年起,辽宁省即开始尝试向基层党组织薄弱的村庄和部分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辽宁省出台了《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委办发[2018]4号),其中提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振兴乡镇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从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党性强、能力强、作风强的干部到乡镇任党委第一副书记或第一书记,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聚焦农村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等职责任务,加强选派干部管理和保障,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进一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为确保辽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组织保障[2]。自此,辽宁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制度在全省全面执行,目前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的驻村机制。

在圆满完成乡村脱贫攻坚任务后,乡村振兴作为乡村发展新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在农村基层的驻村第一书记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目前,学术界对驻村第一书记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制度运行机制[3-4]、实践案例[5-7]、相关经典理论[8-10]等角度对驻村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进行了研究。在乡村振兴中,驻村书记作用的发挥是综合性、多层面、多维度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锦州市T村实践案例的调研分析,把驻村第一书记的实践案例与制度运行机制相结合,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

二、辽宁省驻村第一书记引领T村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目前,辽宁省锦州市T村共有303户家庭,共有村民942人,其中劳动力846人,党员24人,村民代表38人。全村耕地面积9 684.09亩,林地138.98亩,4个网格。村集体收入每年5万元,村年人均收入1.85万元。近年,T村先后获得“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最美乡村”“县文明村及先进党组织”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与当地村委和村民的努力紧密相连,更与驻村第一书记长年驻扎在乡村一线,不断研究发展思路,积极发挥驻村职能作用密不可分。我国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1]为主要内涵,锦州市T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以产业兴旺作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发展乡风文明作为保证,以生活富裕作为根本,驻村第一书记引领T村迈向振兴之路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一)以“治理有效”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

治理有效是开展农村各方面工作特别是加强农村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相对于脱贫攻坚时间的紧迫性和精准扶贫对象的特殊性,乡村振兴包含农村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多方面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有序推进性,对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村“两委”建强基层党组织[4]。T村第一书记真抓实干,不断探索乡村党建工作。其一,积极探索“党建+教育”模式,组织村党支部开展支部生活日、政治生日、警示教育活动。为乡村两级党务、组织、宣传工作出谋划策。其二,积极探索“党建+项目”模式。在党建品牌工程项目中,牵头组织了乡红色宣讲团,着力打造红色理论宣讲矩阵,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屯、进庭院。其三,积极探索“党建+帮扶”模式。第一书记申请的省教工委“走进千所小学”教育工程项目为乡中心小学捐赠体育用品1 000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小学课堂上落地生根,第一书记每年自己拿出3 000元为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买书包和文具。其四,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党员服务时长人均超过

100小时,协调组织派出单位向T村捐献衣物几百件,全程参与“秋风行动”,做好乡村环境整治第一书记牵头人。

(二)以“产业兴旺”为引领,力争农民生活富裕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目标的根本。T村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第一时间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生产情况,又依托派出单位的扶贫项目请专家进村出谋划策,再进行摸索试验。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尤其是“超大穗”玉米试种效果非常好,玉米亩产从2 000斤达到3 000斤,实现了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村里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得土地增产增效的潜力得到释放。

(三)以“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为引领,构建良好生态文明和文化环境

生态宜居是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质量的保证,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灵魂,前者是外在表现,后者是内生精神[2]。村里原来的道路都是土路,每逢刮风尘土飞扬,环境很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出行困难。T村驻村第一书记为了构建乡村宜居的生态环境,和村委一起彻底解决当地环境和村民出行难题,通过村内道路硬化及整治沟渠和安装路灯等,改变了村里原来的居住环境。此外,协调资金近万元为村部购买办公设备,让全村干部能独立完成信息化办公,极大地提高了为村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在倡新民风方面,为了聚乡村民心,T村驻村第一书记积极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活动,探索“夜会”制度,每月1日晚上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议发展、解难题,制定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移风易俗新方案。T村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乡村小课堂在村里设立小讲堂,倡导社会新风,弘扬优秀传统。

三、驻村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优势分析

目前,我国推行的乡村振兴既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可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农民返贫,让农民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红利,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成为可能。

(一)驻村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服务优势

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国家选派到乡村的干部,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服务意识非常强。T村在干部服务方面提出要“精准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为民办实事。驻村第一书记通过深入走访村民,及时了解村民生活、生产困难,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拉近干群距离,密切干群关系。二是为民讲政策。驻村第一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工作,走进农家给群众宣传政策、传授技术,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三是为民树形象。驻村第一书记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能够形成示范效应,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精准到位,密切了党员和村民之间的关系,村民和干部拧成一股绳抓生产促建设,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的因素被调动起来后,为当地乡村振兴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驻村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整合资源优势

驻村第一书记在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可整合当地乡村自有资源、上级部门和派出单位所给予的资源及社会与市场资源,使它们能够有机地配置在一起,制订适合本村的各项振兴计划,并严格地推动执行。驻村第一书记走入村级党组织,可以成为上级与基层联系的最佳桥梁,深入了解所在乡村的实际需求,按需引入更多的资源。其一,T村第一书记从派出单位、省扶贫办、县级财政等多方引入资金资源,广泛参与村级发展重点产业和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管理过程,提高村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其二,T村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宣传当地的农产品,利用自己派出单位的支持,在派出单位的食堂设置农产品展区,帮助村民拓展了一条重要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驻村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思想政治优势

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自身的党性强,而且能够引领基层党组织加强组织建设,形成脚踏实地、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开展乡村振兴的工作是真正能够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作风、思想政治是否过硬的试金石。只有不断地坚持思想政治学习,从基层的实际入手,深入地了解基层党组织的真实情况,积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才能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与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T村驻村第一书记以身作则,带领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之前T村党员社会活动较少,自从来了驻村第一书记,村里开始定期开党会,给党员户挂牌,让党员同志感觉很光荣,有利于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驻村工作期间,T村第一书记累计组织党课百余次,撰写党务材料千余份,完善了村党务材料;紧紧围绕打造支部领村、经济强村、依法治村、民生管村、文化润村、新风驻村“六村同创”的党建品牌,实施了8个党建项目;参与防汛、防火、环境整治、抗疫维稳等工作值班值守近300日;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积极指挥村党支部践行守望相助、携手同行,靠前指挥、冲锋一线,累计整理报表80余份,拨打电话400通,分发传单700余份,值班值守近百天,多次在全村中走屯串户、向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物资,宣讲防疫政策20余次。驻村第一书记用低调、务实、精炼、坚硬的思想作风和坚毅执着的政治信念,在驻村工作中脚踏实地,担当作为,很好地引领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四、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的发挥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现实问题。

(一)乡村振兴工作对驻村第一书记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乡村振兴工作对于驻村第一书记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一,驻村工作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根据实际制定乡村振兴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这需要驻村第一书记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其二,驻村地区的文化、习俗会与驻村第一书记原生住地存在差异,这需要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并与当地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其三,乡村振兴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涉及经济、教育、医疗、就业等多个方面,驻村第一书记需要具备跨部门协作的能力,与相关部门和组织密切合作,共同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难题;其四,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振兴方面的专业人才,当地引进和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帮助企业经营并实现营利等问题,对驻村第一书记提出了更具专业性的要求。

(二)嵌入性驻村制度本身存在着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嵌入性驻村制度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但也存在着不足。其一,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中依照的某些政策和法规条文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有时会导致驻村制度运行效率不高;其二,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外来力量”,驻村制度虽赋予了他们领导权力,但是在具体执行政策时,有可能会发现有些政策和本村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这时,他们只能反映情况而没有权力改变政策,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其三,嵌入性驻村制度与村“两委”制度有时会出现冲突,因此,在处理基层的某些事务时责任不明确、意见不统一,影响了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三)驻村工作长期影响的可持续性

驻村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支持。在访谈过程中,T村驻村第一书记谈到了对驻村工作长期影响的可持续性及后续乡村振兴政策的跟进等问题存在顾虑。目前,驻村第一书记通常任期为二年,但是驻村后,他们需要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工作,才能制定工作计划和着手争取支持的资源,这个过程通常需要的时间较长,可能计划实施不久就面临撤离的现状,会影响原有计划的持续开展。此外,由于任期时间、考核机制和工作难度等原因,驻村第一书记通常会选择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等短期内见效快的项目,而不选择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产业振兴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等具有长期可持续影响的项目。

五、乡村振兴视域下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的政策建议

目前,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圆满完成了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工作重点已经转向如何带领当地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系统总结和分析乡村振兴工作中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和优化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精准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机制与培训机制

首先,需要精准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机制。重视对拟派村前期实际情况的调研工作,了解不同村对于第一书记需求的侧重点是什么,各个村可以根据需求形成报告,派出机构再根据拟派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建议建立省级或市级人才选派库,把适合选派的干部统一入库,记录其工作履历、专业特长、工作业绩及上任后的工作计划等。这种强大的数据库可以帮助派驻村立足于村级人才需求,自主接洽选派干部,随后再向派出单位提出申请,达到靶向选择的目的。

其次,建立严格的岗位培训机制。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想驻村第一书记能在任期内较快适应并有效地完成工作,一定要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岗前培训主要侧重于让拟派驻干部对乡村工作状况、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有所了解及在上岗前帮助他们提升农业农村经营管理能力。岗前可以组织他们实地考察,也可以在线上让有经验的驻村干部分享经验,还可以请专家学者讲授涉农知识和管理知识。岗中培训主要是针对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培训。建议搭建信息平台,驻村干部可以在平台上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列出来,由专业人士定期给予指导和解答。另外,建议每年年终召开市级或县级的经营管理分享会,通过现身说法和案例分享,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任职能力。

(二)不断完善嵌入性驻村制度

首先,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现有政策和法规条文过于笼统导致驻村制度运行效率有时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性、针对性和详尽性,让基层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中能处处有法规可依,从而提升驻村制度运行效率。其次,针对驻村第一书记在具体政策执行时发现有些政策和本村实际情况不相符而无能为力的状况,建议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允许驻村第一书记出台更具灵活性、能够因地制宜的政策和措施,并完善多方面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最后,针对嵌入性驻村制度与村“两委”制度有时会出现冲突的问题,建议协同推进两种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明确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职责和定位,形成互相配合、积极促进的关系,从而加大乡村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三)建立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支持机制

为了确保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长期顺利开展和取得持续性的实效,建议建立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支持机制。首先,建立长久的政策支持机制。从顶层的制度设计上保证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打消驻村第一书记对驻村工作能否持续进行和长期项目能否有效开展等问题的顾虑,在政策层面提供坚实而长久的支持机制。其次,派出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对于派驻干部工作的支持力度。派出单位如果能在资源和思想上大力支持派驻干部,如为派驻干部送去人文关怀、提高派驻干部的福利待遇、为派驻干部解决后顾之忧、为派驻干部提供社会关系支持、为派驻干部提供专业与资金上的支援、为派驻干部推介农副产品供销渠道等,可以大力提升派驻干部在乡村工作的积极性和开创性,派驻干部安心地在乡村工作确保了驻村制度的可持续性。最后,执行选派的主管部门在建立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支持制度的过程中,建议同时建立灵活多元的考核机制。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工作,尤其是产业的培育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长期项目可能在有限的任期内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因而,只是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会失之偏颇,也会影响驻村第一书记长期工作的设想与实施计划的积极性。可以采取驻村第一书记卸任后的后续跟踪考核,再深入结合民意调查给予工作成效的认可,作为最终评优评级的考量。此外,为了确保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落实的长效性和连续性,建议上级主管政府部门制定支持政策鼓励驻村第一书记在一个地方的驻村时间达到两届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任期长的派驻干部在卸任回岗后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如职务晋升等,积极关注驻村第一书记的需求与困难,确保驻村工作长期影响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EB/OL].(2015-05-13)[2024-

05-24].http://www.nrta.gov.cn/art/2015/5/13/art_3540_46052.htmlhttp://www.nrta.gov.cn/art/2015/5/13/art_3540_

46052.html.

[2] 中共辽宁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辽宁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辽宁省乡村振兴政策汇编[EB/OL].

(2022-07-21)[2024-05-24].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ywgl/xczx/E9FFB0CAC7D44AA39475CC4B00B8

BFB7/index.shtml.

[3] 张瑛.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运行机制优化研究:以M镇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22.

[4] 曲延春.这支队伍为何不能撤:第一书记制度的逻辑理路与优化对策[J].行政论坛,2021(4):83-88.

[5] 张晓晨.驻村第一书记嵌入乡村振兴的行动范式与实现路径:基于安徽实践案例的研究[J].村委主任,2023(9):29-31.

[6] 马一源.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征、原因及政策建议:以云南省Y县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24(1):120-123.

[7] 王浩宇,刘珈辰.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 L 村为例[J].活力,2023(7):181-183.

[8] 顾爱华,王曾.驻村第一书记何以助推乡村振兴:基于“角色—共生”理论框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3(11):56-61.

[9] 李丹阳,钟楚原.驻村第一书记何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差序嵌入—协同赋权”的分析框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5):602-609.

[10] 丁辉侠,胡婷婷.驻村第一书记公共服务动机何以形成:一个制度激励框架下的分析[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6):50-57.

[11] 包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1):19-20.

Behavioral Paradigm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First Secretary Stationed in a Village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Research of Village T in Jinzhou City, Liaoning Province

Zhang Nannan1, Xin Li1, Tian Zhongzhe2

(1.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2.Graduate Work Department, Shenyang Sports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Abstract:The system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first Secretary of T Village in Jinzhou City, Liaoning Province lead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design of the leading mode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can be found that the role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has service advantages, resource integration advantag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al ability, embedded village system design and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the village work. In order to make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play a better role, it is suggested to continue in-depth practice in the accurat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mbedded village system,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support mechanism for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Key words:the first secretary stationed in a village; rural revitalization; practical mechanism

收稿日期: 2024-06-09

基金项目: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4lslybkt-031)

作者简介: 张囝囡,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与区域经济研究;辛丽,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田仲哲,男,辽宁沈阳人,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与文化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