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李子
2024-12-05蒋璟璟
时隔1200多天,曾经的互联网顶流李子柒回归了。在停更视频3年后,复出的首条视频就创下了3小时7000万播放量、5小时播放量破亿的成绩,霸屏各大互联网平台。此次回归后的首条视频,李子柒聚焦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向大家沉浸式展示了中国漆器工艺之美。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而这种记忆之于李子柒,总归还要强烈许多。3年之后的久别重逢,在网络场域内掀起了一场汹涌的情绪“飓风”。这股“风暴”席卷各个平台,持续释出某种跨越国别、群体的强劲能量。作为网络红人、文化短视频创作人、非遗传播者的李子柒,神奇地调和了这种复合多元的身份,并用其标志性的美学叙事,自成一脉。从来,她就在那里;归来,她再被看到。以乡村和非遗为主线的寻根之旅,重新启程。
李子柒的作品,独具一种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是安静沉稳的调性,是喧嚣、咋呼、闹腾短视频信息流中的一口“气眼”,也是庸碌、高压、琐碎生活中的一份“确幸”。山川湖海、田园牧歌,万物生灵、四季流转,已离日常太远太远。我们的记忆里,模糊了晨曦的斑斓、露珠的光洁,模糊了纱幔铺展的薄雾、涟漪激荡的池塘……求而不得,将忘未忘,李子柒的视频,恰到好处地触达了所有人的记忆点。那是想象的实景化,是“虽不能至,心向往焉”的灵魂在场。
“寻根”,寻找的是乡土中国的精神原乡,是传统文化的脉络渊源。“消失”的3年里,李子柒除了在家陪奶奶之外,还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家”与非遗,此刻恍惚构成某种意象的叠影,那是牵引力、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交织的笃定信仰。极致丰沛的情感,极致含蓄的表达,娓娓道来的镜头语言,热热闹闹的弹幕留言,构成了一种有趣的反差。视频里的留白,被网友们细腻的感性填满,多愁善感的、豪情逸致的,金句迭出,刷爆朋友圈,创作者与受众,微妙地角色互换。
远方之远,无远弗届。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素来有“追远”“归田”的情愫,那是文人士大夫们自许的退路,也是每个普通人魂牵梦绕的桃源。在寄情与代入之间,在梦境与实地之间,李子柒凭借不凡的美学品位和表意手法,化虚为实。一段段精致视频中,手艺人的生命张力,寻访者的低吟浅唱,诗意缱绻。人间美好,星河灿烂,我们为彼此点亮。
(摘自《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