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12-05冯晓

红蜻蜓·中年级 2024年11期

说起黄梅戏,身边就会响起“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句唱歌词,它出自黄梅戏著名剧目《女驸马》。同学们,关于黄梅戏,你们还知晓多少呢?

黄梅戏是流行于安徽各地及湖北、江西、江苏、福建等省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旧称“黄梅采茶戏”“黄梅调”等。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梅戏源于湖北、江西、安徽三省交界地区的黄梅采茶调。19世纪后期,流传至安徽省安庆沿江地区的采茶调,受当地民间音乐以及青阳腔、徽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歌舞小戏。黄梅戏的早期故事情节大多简单,多为“两小戏”“三小戏”。什么是“两小戏”“三小戏”?就是由小旦、小生、小丑等两、三个演员来表演,不同于动辄十几个“群众演员”的大戏。黄梅戏的唱腔为“花腔小调”,每个剧目都有专用的曲调,如《打猪草》用“打猪草调”,《打豆腐》用“打豆腐调”,互不挪用。

黄梅戏的唱念语音一般用安庆一带的方言口语,并多有地方特色的虚词,形成演唱中“衬腔”乐句,这也显得黄梅戏的表演风格清新活泼,趣味横生。随着小戏的发展和半职业班社的出现,逐渐出现本戏,号称“小戏七十二本,大戏三十六本”。本戏的唱腔不仅有花腔,还有主腔、彩腔、仙腔和阴司腔,主腔又包括了平词、火攻、八板、二行、三行等诸多腔体。唱法上使用本嗓和民族发声方法,唱腔旋律音域一般为八度,最多不超过十度,贴近生活,好听好学,人民群众几乎人人都能来两句。

黄梅戏的传统本戏多反映青年男女突破束缚,追求婚姻自由的朴素理想,如《罗帕记》《双合镜》《天仙配》等;也有反映社会不公与底层群众抗争的,如《告经承》《卖花记》《乌金记》《血掌记》等。

黄梅戏的剧目非常丰富,创作、生产、传播能力都很强。1949年后,黄梅戏艺术工作者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等传统剧目,创作了《牛郎织女》《红楼梦》《徽州女人》《风雨丽人行》《雷雨》等优秀剧目。黄梅戏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