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的想象力
2024-12-04白惠元
2024年8月20日,万众瞩目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很巧,就在两个月前,拙著《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有幸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增订再版,距离初版已有七年时间。仿佛是一种回声,这迫使我再度思考作为个人学术起点的孙悟空形象研究。
当孙悟空形象从古典文学名著中翻腾而来,并再现于20世纪中国的种种媒介,一种越界的问题意识随之浮现,即古典文学与当代文化的互动关系。古典文学形象如何被当代文化重塑?古典文学传统能否在当代语境中转化新生?媒介激变是否导向“形式的意识形态”?基于阶级、性别、民族国家、媒介、非人类/后人类等文化研究坐标,我们如何建构一种关乎“古今之变”的批判性思想视野?如果说,文明的稳定性在于包容性,那么,对五千年中华文明而言,越界早已发生,且早已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与“妖仙”孙悟空相似,文化研究在当代学院体制中的位置也是越界的。这是一种弹性的身份处境,它游走于种种壁垒之间,貌似没有专属领地,却也因此“七十二变”,灵活机动。我想,文化研究的花果山或许不在某处具体根据地,而是生成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边界处,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文化研究带领我们从边缘处望向中心,激活交界地带的想象力,以期翻转地图,逆读世界。把“跨越”(trans-)作为方法,意味着走出研究舒适区,主动向不那么熟悉的领域跋涉,进而从他者处反观自身,这或许也是《西游记》的精神遗产。
因此,在孙悟空形象的延长线上,哪吒、青蛇或故宫等选题,都是在“古今之变”的意义上展开讨论,我尝试跨越物种、性别、地域、文明等分界,寻找原发的、间性的、古为今用的批判性思想资源。一切形象学终将通往自我形象学,这些不断翻新的经典形象皆是当代中国人想象自我的话语装置。“当代”的诱惑力也在于这里:无论“故事讲述的年代”几何,“讲述故事的年代”必然朝向当下。
我曾经在读书时决绝逃离那些“失却轰动效应”的小说,并以“公共性”之名,对脆弱的作品发起了一次次“坠落的审判”;可走上讲台之后,当我不断遭遇不同学科背景的师友们,我竟如此强烈地意识到,正是文学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与情感立场。如果成长小说可以划为“分离、考验与回归”三个阶段,那么,我近年来渐渐感受到了回归母体的亲切。对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当然是对象,是“庖丁解牛”的宾语,但文学也是状语,是用文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是用文学塑造的情感结构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唯其如此,文学研究才能真正抵达庄子笔下“游刃有余”的美感体验: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我理想中的文学研究应是具有想象力和可读性的,它带着研究者本真的口音、语气与修辞,通往一种身体在场的剧场效果,以“越界”的勇气击穿“第四堵墙”,给新时代的观众带来深切情动体验。
用解构主义批评家杰弗里·哈特曼的名言来说,正是“作为文学的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