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分析
2024-12-04郭建源朱风伍颖光梁宝琳
【摘要】目的 研究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梧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重型脑外伤;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22.002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2.007
重型脑外伤通常由高能量撞击或穿透性伤害造成,可能引发脑组织的广泛性破坏、颅内出血或颅骨骨折,其主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及癫痫发作等[1]。颅底骨折可能导致脑脊液从耳部或鼻部渗漏;脑干受损则可能引起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严重情况可导致脑疝,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原则主要包括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处理、抗感染措施及必要的手术干预[2]。常规骨瓣开颅术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且术后恢复过程较长。由于需要较大范围切开头皮和颅骨,患者切口恢复时间较长,并且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并清除血肿,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梧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4.38±15.0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2例,坠落伤6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4]:3~5分6例,6~8分1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5~13 h,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6.31±1.15)h。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4.35±15.2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4例,坠落伤4例;GCS评分:3~5分7例,6~8分1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5~13 h,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6.21±1.2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梧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重型脑外伤的诊断标准[5],经头颅CT确诊;⑵临床资料完整;⑶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⑵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⑶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患者取仰卧位(头偏侧),常规消毒、铺巾,行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移除的骨瓣面积不超过6 cm×8 cm。清除颅内病灶后,进行扩大减张缝合硬脑膜的操作,随后手术结束。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头偏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入室后,常规消毒、铺巾,行全身麻醉。于颧弓上方、耳屏前方1 cm处作手术切口,依照既定路径,向上后方循耳廓轮廓延展,直至颅顶正中线。在此中线位置,切口继续前行,穿越至前额部并止于发际线下方,确保切口起始与终止位置与术侧额骨颧突构成的夹角≥120°。选用游离骨瓣或附带颞肌的骨瓣,确保顶部骨窗的边缘与正中线保持2~3 cm,钻孔5处,将骨瓣翻转至颞侧。充分延伸骨窗前沿,直至触及额极;下缘与颧弓水平保持一致;而后缘则需到达乳突前方。对蝶骨嵴进行深部咬除操作,充分暴露蝶骨平台及颞窝区域。在手术过程中,同步进行硬膜外血肿的清除。自颞前部精准切入硬脑膜,并沿骨窗边缘以弧形轨迹平行剪开,适度显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及中颅窝的解剖结构。血肿清除后,若观察到脑膨现象显著加剧,并且经积极治疗与干预措施后仍无法有效闭合颅腔,可实施额极与颞极的切除手术。处理硬脑膜与骨瓣过程中,若观察到脑组织未呈现膨胀状态且搏动保持正常,则进行硬脑膜的缝合操作及骨瓣的复位处理。术后行CT复查,观察患者体内是否出现新的出血点,并评估原有血肿是否有所扩大。患者术后均接受3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显效:症状(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消失,脑神经功能基本康复,具备独立生活与工作能力;有效:上述症状缓解,脑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但仍有后遗症,对患者造成限制,无法再从事原有的职业活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以保持,但仍需依赖他人的适当照料与协助;无效:上述症状未见缓解,脑神经功能未有明显改善,生活不能自理或死亡[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7]评分。于术后3个月使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5分:恢复良好,有轻度缺陷但可正常生活;4分:轻度残障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分:重度残障、清醒,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分: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1分:死亡。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神经功能改善时间(以GCS评分达到15分为改善)及住院时间(出院标准: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和个人卫生等,即可出院)。⑷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脑梗死、癫痫和脑积水。并发症总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重型脑外伤涉及颅内广泛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干损伤,并伴有显著的颅骨骨折,同时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症和癫痫发作等症状[8]。有临床研究显示,重型脑外伤可能引发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并可能导致永久性残障[9]。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当重型脑外伤患者出现显著的颅内出血时,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措施缓解颅内压力并清除血肿。颅内出血可导致脑组织受压,严重情况可威胁生命安全。通过手术清除血肿,能够降低颅内压力,恢复脑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存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相比,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较好。分析原因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提供更大的颅内减压空间,从而有效降低颅内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可导致颅内压力急剧升高,继而引发脑疝等严重并发症。通过移除大面积的颅骨,该手术69216073af4e72f0e1863c7a5e318a4bfc5f9c59d1dbadf325a4d7b5f53246db能更彻底地缓解颅内压力,防止脑组织遭受进一步的损伤[11]。此外,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还具有更好的视野暴露优势,通过移除较大的颅骨瓣,在手术过程中能更清晰地观察到脑组织的损伤状况,进而实施更精确的血肿清除与脑组织修复,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预后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改善重型脑外伤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减少继发性脑损伤。通过广泛暴露颅骨,手术能够充分减压,从而为脑组织提供更多的空间,防止因颅内压过高导致的脑疝形成[13]。此外,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通过彻底清除颅内坏死组织,减少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脑水肿。通过彻底清除血肿,手术能有效防止血肿分解产物对周围脑组织产生毒性作用,从而保护脑功能,防止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此外,通过使用人工硬脑膜或自体组织修补硬脑膜,可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术后,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严密监测和管理。通过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包括血压、血糖和体温等,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改善重型脑外伤患者脑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分析原因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通过扩大骨窗,有效降低颅内的压力,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14]。另外,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充分暴露脑损伤区域,能彻底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不仅减轻局部脑组织的压迫,还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物质的释放,从而保护周围健康脑组织[15]。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的血流灌注,还能彻底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使脑神经功能得到改善,缩短重型脑外伤患者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齐心,李震,陈鹏,等.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对重型脑外伤的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 16(5): 295-297.
李华,张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 15(12): 2163-2166, 2171.
段荣军,李卫东,何庆璋,等.标准外伤大骨瓣联合显微手术治疗SHI的疗效观察[J].现代科学仪器, 2021, 38(3): 117-121.
王小刚,高丁,李涛,等.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8): 36-39.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脑损伤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专家共识[J/CD].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6, 2(2): 100-104.
管峥峰,狄剑秋,杨超,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3): 96, 106.
陈晓春,潘晓东.神经科查体及常用量表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64-65.
陈钫,谢薇,魏攀,等.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因素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3, 40(9): 1151-1155.
王金枝.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3(7): 593-597.
王建海,白应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4): 1863-1865.
张辉,杨西安,胡怡勇.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35): 154-157.
黄巍,王文浩,胡连水,等.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0): 904-909.
周立,王翊飞,柳健,等.重症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改良手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方案的效果及预后对比[J].中国医师杂志, 2022, 24(6): 939-941.
龙潮新,郭铭,李平安,等.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造瘘引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21, 23(2): 265-268.
周妙兵,贾根来.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颅内压水平、并发症的改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18(4): 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