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妨吟啸且徐行

2024-12-04胡摇兰

师道·教研 2024年11期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重修,其中古诗文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古诗文的教育意义及其传承。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来教学生们学习古诗文呢?吟诵是一大法宝!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呢?笔者就此作如下的探析,以供参考。

一、吟诵的定义

“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也是中国传统读书法,概括性来说即古代的读书方式,在古代称为“读”。 如“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是为了区别现今的朗读(朗诵),古代的读便被称为了吟诵。

二、朗读与吟诵的区别

朗读与吟诵最大的区别是朗读没有遵循中华汉诗文传统读法的规矩, 只注重轻重、节奏,很少重视腔调,而吟诵恰恰是重视腔调。现今不少人以为朗读便是吟诵,或者说用现代朗读方式读古诗文便是吟诵。这些错误认识,都是不明白吟诵与朗诵的区别所致的。

三、如何进行小学古诗文的吟诵教学

(一)掌握吟诵规则。1.平长仄短。这是对声音的长短来规定的规则,这一规则仅限于吟诵格律诗。平声是指我们现今的一、二声,仄声则是三、四声。古诗中如果碰到字是平声音要读长,字是仄声时需要将音读短。2.平低仄高。平低仄高一般出现在近体诗词,尤其是近体诗中。因为近体诗有固定的格律,其每句的平仄有规律性的重复,这样容易形成旋律的反复,就会形成固定的平低仄高的语调。3.入短韵长。对于这一规则,一般要求入声字比仄声字更短促。句尾的字如果是押韵的字,则这个韵字需比二、四、六位上的平声字还要读长,这样更能读出诗文的韵味。4.虚实重长。这是适合古文(文、赋)的读法。具体就是:字分实字、虚字、入声字,音分重音、长音、短音。实字与虚字均有平读、重读与长读。平读是正常地读,重读是用力地大声地读,长读则是拖长声音读。古文重视语气,重视文气流转,所以虚字重要,虚字重读,实字平读是基本的读法。5.依字行腔。根据声调来吟。声调下降,便往下吟,反之声调向上便往上吟。如果旋律走向跟字音声调的走向不符,就会“倒字”,甚至闹出笑话。比如将“春”一声吟成三声,那就是“蠢”了。 6.依义行调。这一规则是在吟唱时的要求,就是吟唱古诗文时,每个字都要根据其含义来行调。依义行调,是吟唱者依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组织旋律,只要是正确的理解,在不倒字的情况下,吟唱者可以吟唱自己的调,可以说是千人千调。7.模进对称。在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基础上,诗的句与句之间的吟诵旋律关系也是有规则的,那便是对称与模进。对称,就是旋律翻转形成对称。模进,就是旋律整体向上或向下推进。8.文读语音。在当今,由于很多字的发音已完全不同古音,如果按今音吟诵,便不符合格律等要求,于是我们就应该尽量按古音的要求去吟诵,这就是文读语音。比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野”,我们的今音读“yě”,按这样读,便不与“下”押韵,我们便按尽量按古音要求,将其读“yǎ”。“相看两不厌”中的“看”,我们今天读“kàn”,这样读不符合格律,所以我们便应该按尽量古音要求,将其读“kān”。9.腔音唱法。腔音是指音高、音强、音质、音长都在变化的音。即音的高低、强弱、缓急等始终都在变化之中。吟诵的时候,使用腔音唱法,会比较有韵味,这才是传统的吟诵。

(二)掌握吟诵符号。要学会吟诵教学,首先要掌握标识不同读音的吟诵符号。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是吟诵界普遍使用的吟诵符号。即平声字用“— ”表示,仄声字用“∣”表示,入声字用“!”表示。除了以上的符号,在古体诗、词中,上去通押韵的字用“<”表示,上声韵字用“√”表示,去声韵字用“\”表示; 古文中则虚、实词的重读用“.”表示,长读用“~”表示;针对平声的韵字,为了突出声音的绵长,我在“——”后面加了“~~~~~~”。

(三)根据年龄段安排吟诵教材及学法指导。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段是学习古诗词入门阶段,可以以《唐诗三百首》入手,让学生先掌握吟诵的基本方法,通过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之美。小学高年级段除了古诗,增加适量的词曲文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对诗文的理解上试着进行创作训练。比如在王冕的《墨梅吟诵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此诗吟诵知识,理解此诗的思想情感,便可以在遵守吟诵规则的情况下创作自己的调,达到吟自己的调。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