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德育的实践路径
2024-12-04黄泰宏
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立德树人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结构特征等,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策略,进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生态系统。
一、把握课程内容,探索德育资源
1.设置德育主题
在初中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机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年级、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例如,七年级学生适合习惯养成、珍爱生命、环境适应等维度的教育;八年级学生适合青春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九年级学生适合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升学教育等。
2.构建德育序列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新课程标准侧重于课程内容的重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课程内容重构可以通过“五育”序列来实现,即以理育人,引导学生掌握自然社会规律,解析现实问题;以事育人,通过历史事件等实例,挖掘德育价值;以人育人,利用古今中外的榜样力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以美育人,展现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多元美感;以情育人,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合作竞争意识。
二、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德育广度
1.挖掘德育共性
学科交叉能够促进各个学科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以跨学科教育模式设计的课程,可以有效将德育潜移默化融入其中。例如,以初中历史学科为例,可以融入富含民族精神的德育内容,在语文学科中可以添加人文精神主题的德育内容。这样跨学科的教育模式,能够让德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2.凝聚教育合力
学校开展德育,应该设置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对德育方案进行专业且全面的研究和制定。学校还应通过开展座谈会、培训活动等方式,强化各个学科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教师开展德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德育。
3.完善德育评价
传统的德育评价往往侧重于对学生道德认知的考察,而忽视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全面评估。因此,应构建包含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实践评价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道德成长状况。
此外,德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结果。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关注其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表现。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德育指导提供有力依据。
三、结合课程内外,强化德育深度
1.丰富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是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和内化道德价值。例如,学校可以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主题活动,如“诚信月”“感恩周”“志愿服务日”等,让学生在特定主题下深入思考和实践道德行为。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策划和组织德育活动,如班级辩论赛、道德情景剧表演、公益项目策划等,通过亲身参与,激发学生的道德创造力和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德育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建立德育社区
德育社区是一个以学校为中心,辐射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网络。建立德育社区,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形成校家社共育的良好局面。学校应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德育活动,如邀请社区道德模范进校园分享经验、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搭建校家社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经验共享,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转化德育成果
德育成果的转化是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将德育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和社会影响力,是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学校应建立德育成果展示机制,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展示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优秀成果和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学校也应鼓励学生将德育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将志愿服务精神带入家庭和社会,将诚信品质体现在学习和交往中,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行动。学校还应关注德育成果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道德宣讲等方式,将学校的德育成果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氛围。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