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巅峰赛西安上演“经纬-西纺杯”纺纱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落幕

2024-12-04陶红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44期

作为驱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能人才正在纺织行业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面对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激发大国工匠精神,才能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1月19—22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经纬-西纺杯”纺纱工(细纱机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人力资源部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朱超,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副会长王耀、副会长景慎全、原副会长叶戬春,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周晔珺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本次竞赛旨在挖掘和培养纺织行业中的技术能手,激发广大纺纱工的职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展现纺织行业技能人才的风采,推动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共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73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同台竞技,决赛内容包含纺纱工(细纱机操作工)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其中,单项实际操作考核设“绕皮辊细纱接头”和“顺穿法换粗纱”2个项目。

11月20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经纬-西纺杯”纺纱工(细纱机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顺利开幕。开幕式上,朱超宣读了本次决赛裁判员聘任通知。本次竞赛聘任景慎全担任总裁判长,叶戬春、周晔珺担任技术专家。

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竞赛于11月22日精彩落幕,经过激烈比拼和严格评审,全国前三十强选手脱颖而出。其中,西安纺织集团汪丽丽斩获全国决赛第1名,奖金10000元;全国决赛第2—3名奖金8000元,全国决赛第4—6名奖金7000元。竞赛总成绩前六名选手奖金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支持。汶上如意技术纺织有限公司赵曼娜荣获“绕皮辊细纱接头”项目单项奖第1名,汪丽丽还荣获“顺穿法换粗纱”项目单项奖第1名。

搭建平台

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陈伟康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交流推广纺织企业班组工作先进经验,努力打造与现代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中国纺联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相关工作,搭建技能人才学习、交流平台,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充分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陈伟康希望通过举办全国竞赛,选拔出一批技艺精湛、作风优良的优秀人才,在全行业掀起一股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潮,锻造一支适应新型生产关系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我国纺织行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完善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锻造一支熟练掌握新型技术工具、适应新型生产关系的纺织产业工人队伍,是我们行业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王久新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十分重视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育、宣传和引导,大力弘扬先进事迹和卓越成就,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广大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作用,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产业报国之路,推进纺织新型工业化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王久新表示,希望各位选手把竞赛过程中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技术、好经验不断发扬光大,持续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努力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感染并带领身边的伙伴共同进步、共同优秀。同时,也希望各地、各单位很好地总结竞赛经验,将技能竞赛与日常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赛融为一体,扎扎实实地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肩负使命,

塑造高效协同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技能人才培育一直都是行业的重点工作。董奎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相关工作,搭建技能人才学习、交流平台,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不断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批高技能领军人才。纺纱工是棉纺织领域非常重要的工种,覆盖面广、影响力强,从历届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情况看,细纱工赛项的参与人数最多。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本次技能竞赛组织有序、参与广泛,展示了现阶段我国棉纺织行业纺纱工操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是技能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董奎勇提出三点想法:一是棉纺织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目标明确,技能人才要肩负使命,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共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二是企业是技能人才培育的主体,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多方加强合作,探索新模式,丰富新手段,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形成高效协同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三是立足行业新发展情况,探索竞赛活动新形式,优化竞赛体系,改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认定机制,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让技能人才在职业发展上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转换。

作为此次竞赛的总裁判长,景慎全从命题分析、评判分析、试题分析、成绩分析、发展趋势等多方面作竞赛技术点评。本次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设计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从参赛各省看,本次竞赛各棉纺织强省均派出了选手组队参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中山东省、陕西省成绩较为突出。

景慎全表示,随着行业整体设备水平的提升,纺纱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粗细络联、细纱单锭监测、紧密纺、新型自动络筒机等新技术装备的应用,不断改变着对细纱操作的要求,行业的操作法也在不断地改进。这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是新的挑战,对一线的操作人员也是新的挑战,新一代的操作人员除了要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能外,质量管理、数字化应用、设备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学习。

多方合力,

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面对新一轮产业发展和科技革命,西安持续强化创新引领,推动纺织等传统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薛振虎表示,此次竞赛在西安举办,既是对西安工会办赛水平的实际检验,也是对西安工会工作的有力促进。我们将以承办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层级选拔、多途径保障”的竞赛格局,让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新时代焕发新动能,以高水平、高标准、高层次的技能竞赛为介质,选拔培养一批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苦练技艺、精进技能,为西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撑。

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纪镐表示,西安纺织集团的前身是原西北国棉三厂、四厂、六厂和西北第一印染厂,经过改制重组后组建,建厂70余年以来,始终将提升整个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并持之以恒、全方位地推进。西安纺织集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地为全国的棉纺织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

近年来,经纬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各类智能化纺纱技术,让纺纱设备更高速高效、更智能省工、更绿色节能,让纺纱全流程实现连续化、少人化、智能化。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克勤表示,通过比赛,能激发更多纺织从业者学习技能、提升自我的热情,形成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1月19日,还召开了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经纬-西纺杯”纺纱工(细纱机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裁判组会议,举行了理论知识考试。在闭幕式结束后,本次竞赛部分获奖选手进行了操作技术表演。

本次竞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陕西省财贸金融轻工工会、西安市总工会联合承办,西安市轻工纺织工会、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得到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陕西棉纺织技术期刊社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