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将温火焙旧茶

2024-12-03季奕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21期
关键词:破窗吴越林黛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需要合理的质疑。质疑,可以激发思维,可以寻找真相,可以修正错误,可以促进创新……有时,质疑的合理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读书如此,其他方面亦如此。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盒心爱的、珍藏的美茗,当你忽地发现那厚蕴的芬芳已然被流逝的时光带走,你是选择弃之,还是藏之,亦或与我一同温火焙之,使其复散昔日的芳香呢?

人的思维恰如这一捧美茗。若满足于当下的浓香,固守箱藏,必然无法封存香气,甚至于“滑级”,由“有知混乱”滑向“无知确定”,最后毫无价值。只有时时复焙,用质疑的火烧去浮躁的灰、压抑的潮,才能一步步趋向“批判性思维”,守住思维的芬芳馥郁。

质疑是一种把答案改写成问题的反向力量。正是有了这种退下巨人肩膀的勇气,才塑造了如今的辉煌。不确认所谓“南声函胡,北音清越”,那就夜泊小舟于绝壁之下;不相信实验数据最后几个点的误差,决然于塔顶抛下衡量物理的双球;不认命走前人的老路,那便在步步试错中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人无法走出思维的怪圈,便无止境地滑向错误的方向,在宏伟的蓝图前,举着放大镜一寸一寸找问题。其实,只要带着质疑,后退两步,暂时远离喧嚣的当下,便可找到真正的问题。

质疑是一种破窗的力量。当“内卷”之风席卷当下,绝大多数人都过着一种“后仰”生活——仰着,等待时代的灌注,被动地感受人群的“推背感”。在风口中,这种姿态必然累,风阻多大啊!质疑后往往才发现,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前倾的姿态,坐冷板凳要前倾,上坡要前倾,破风也要前倾。

当你将质疑投注周边,质疑便也回照于本身,这时质疑就成了“和解力”。当年读《红楼梦》,还觉得林黛玉过于敏感,以至于矫情,当不起名著的女主。成长后才发现,在这个满处袭人、遍地宝钗的世界里,林黛玉才是国人心中无二的六便士。她的自持和薄嘴热心,让无数人大呼“质疑黛玉,理解黛玉,成为黛玉”,其特色甚至成为一种文学现象风靡网络。

叩今,质疑早已不受限于以上“三力”,但仍不可控地衍生出了“质疑暴力”,网络也恰恰善于放大这种暴力。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演员吴越因为把凌玲这个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不少网友竟然戏里戏外不分,靠臆测质疑吴越。吴越无奈地自嘲道:“我没见过世面,从没被骂过,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由此可见,克制住那根指向他人的食指有多么重要。否则,会被恶意反噬。

理解质疑,正视质疑,善用质疑,才能熟练地控得一炉温火,悦听炉上旧茶,发出噼噼啪啪生命拔节的脆响。

评点

文章基于材料生发观点,围绕“合理质疑”进行论述,却又不像众多考生那样贴上“合理质疑”的标签在简单的平面上言说,而是以“反向力量”“破窗的力量”“和解力”“质疑暴力”来显示质疑的“合理度”。这不仅是立意之妙,也是构思之妙,因为质疑的“四力”恰到好处地承担起了文章的支撑点,从而使文章有层次地展开。当然,好的立意和结构还得益于好的包装,作者以“试将温火焙旧茶”为题,由中国传统焙茶手艺引入,又以“悦听炉上旧茶”煞尾,使文章富有灵气。

猜你喜欢

破窗吴越林黛玉
“多想”去看看
学术中坚吴越
《吴越春秋》“折易”新解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十行诗:敲门声
吴越“双绝”的千年相逢
“破窗”理论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思考
别让“破窗”毁了孩子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