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振兴的甘肃实践及高质量发展探索
2024-12-03王建连张邦林马啸云
摘要:乡村是生态涵养的根据地,生态是乡村发展的潜在优势,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涉及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通过阐述甘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乡村文化创新、生态生活环境治理等途径,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努力构建美丽乡村新发展格局的实践经验;提出甘肃乡村生态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体制机制运行不畅、产业技术创新不够、综合治理能力不足、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等现实困境;分析提出了推进甘肃乡村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发力方向,即激活资源潜能,创造乡村生态价值;创新建设理念,丰富乡村生态功能;强化修护治理,还原乡村生态本色;优化体制机制,创新乡村生态高地。
关键词:乡村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实践成效;机制创新;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4)11-0994-08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11.003
Practices of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WANG Jianlian 1, ZHANG Banglin 1, MA Xiaoyun 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
Abstract: Rural areas is the base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is the potential advantage of rural development.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tasks in the over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hich involv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ecology and other aspects. By expounding on Gansu's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he deep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explores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promoting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reforms in systems and mechanisms, green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rural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cological living environment governance, aiming to construct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for beautiful rural areas. I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real challenges in Gansu's rur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cluding inefficient operation of systems and mechanisms,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adequat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capacity, and weak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The paper analyzes and proposes direction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n Gansu, namely, activating resource potential to create ecological value in rural areas, innovating construction concepts to enrich ecological functions, strengthening restoration governance to restore the ecological essence of rural areas, and optimizing systems and mechanisms to innovate rural ecological advantages.
Key words: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Mechanism innovation; Gansu Province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资源约束加剧,城乡发展不均衡矛盾凸显,生态环境短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 ]。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9月在甘肃视察时明确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稳步增进民生福祉”。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乡村区域长期发展形成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演变积淀的生态智慧,综合作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形成了一种集生产、生态、人文、服务等多维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该系统通过环境的作用推动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将优美环境、绿水青山、农耕乡愁内化为重要的潜在市场价值,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开辟了方向[2 - 3 ]。新发展形势下,甘肃省立足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地理优势,以振兴乡村生态为主要突破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协调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将生态环境短板转化为接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潜力板”,努力让“美丽甘肃建设”成为甘肃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乡村经济的增长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力点[4 - 5 ]。
1 乡村生态振兴的价值逻辑与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是既要推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更要努力构建一种新型的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构想和重要举措。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创造更多物质精神财富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双重要求,也对如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新命题。乡村作为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价值的内涵集中于宜居的自然村落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智慧、维系生物多样性的自给性的消费方式,以及充满烟火气息的低碳慢节奏的生活传统过程中[6 ]。乡村特有的村落形态、自然风光、文化环境、生产方式以及乡民的生活习性也逐步融合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振兴乡村生态,就是要以生态资源作为资本主体,妥善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单向索取的传统发展方式,向绿水青山多重效益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型,在经济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之间做出平衡,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打造乡村生态优势,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与良好生态环境的统一[7 - 10 ]。
第一,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的重要基础。其本质是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和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矛盾,实现乡村富与环境美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二,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前提和实践保障。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就是要通过科学统筹谋划、整治生态系统、有效遏制环境污染、推行绿色发展方式等措施,维持乡村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改善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铺就生态底色。第三,乡村生态振兴是促进乡村生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全面复兴的过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可为乡村产业业态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原料基础,可为乡村宣传生态发展理念、重塑生态生活方式提供传播空间,可为塑造优良的生态空间,打造优美的生态基础提供建设平台,可为解决生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组织保障[11 - 13 ]。第四,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既要避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还要有效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乡村发展新格局[14 ]。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生态振兴还承载着深远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生态改善,更是精神层面的生态觉醒。通过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乡村生态振兴能够激发乡村社会对于生态保护的内在动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生态氛围。同时,乡村生态振兴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元素在生态振兴的过程中得以保留和弘扬。通过挖掘和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乡村生态振兴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还能够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此外,乡村生态振兴还关注到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在推进生态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推动乡村德治与自治、法治的有机融合,乡村生态振兴能够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15 - 17 ]。
2 乡村生态振兴的甘肃实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8 ]。新发展理念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时期,乡村价值正在被重新审视,“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19 ]。甘肃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产业基地和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国自然生态类型最为复杂和脆弱的地区之一。新发展阶段,甘肃省严格遵循国家战略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乡村文化创新、生态生活环境治理等途径,对乡村管理机制、生产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生活生态环境等进行改造、治理、优化,打造出一批产业发展型、自然生态型、旅游休闲型、文化传承型等各具特色的生态乡村,为进一步实现乡村生产美、环境美、生活美的要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建设美好新甘肃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自然生态基础。
2.1 以绿色转型拓展乡村生产生态空间
绿色发展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甘肃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固本守源和山睦水,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多元联动、全民参与”的基本原则,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应用、节水工程灌溉技术相结合,建设平整肥沃、节水高效、设施配套、道路畅通的现代高标准农田;以兰白地区为重点的中部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河西走廊和陇东南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循环、数据信息、产业融合、清洁生产的生态农业产业;以马铃薯、草食畜、设施蔬菜、优质林果、中药材、现代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加快推进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助力传统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清洁化、绿色化转型发展。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4.7万hm2,复耕复垦撂荒地8.2万hm2,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1.7万hm2、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26.1万hm2,完成营造林22.3万hm2、沙化土地治理16.2万hm2、种草改良36.8万hm2,累计建成戈壁生态农业2.7万hm2。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 189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344个,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面积达61.7万hm2;累计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88.0万hm2,累计完成主要农作物重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3.7万hm2;新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88家,新创建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399家,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产业集群1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乡村振兴示范县3个,认定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9个,夏河、肃南两县被纳入全国15个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范围。
2.2 以传承创新塑型乡村文化生态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是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精神财富,由此生成的生态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精髓[20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中原文化、西部文化、华夏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汇地。乡村村落是融合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形式,甘肃是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各具特色的民族村落承载着自然风光、农耕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灿若星河的优秀文化。近年来,甘肃省充分发挥乡村特色文化优势,将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平台,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古宅、老街等古迹、古建筑,以及传统建筑组群的维护修复,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做强文化产业,增强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和生态文化建设意识,打造文化生态空间;另一方面,借助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各民族的习俗节会等契机,创新文化理念、开展文化交流,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探索融合文化文创、乡村生态旅游等元素的“美丽乡村+”模式。2022年,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60个,新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89家;敦煌市阳关镇等3个乡镇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等6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被中宣部、文旅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授予“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县级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称号;截至2022年底,甘肃省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 89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各级非遗项目8 161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8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0个。
2.3 以治理优化打造乡村生活生态空间
2022年,甘肃省深化“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完成投资183.87亿元,完成50个省级示范乡(镇)、新建500个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优化调整确定8 027个发展类村庄,实施改建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40.66万座,全省行政村卫生公厕覆盖率达到97%,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38.12万t、村内水塘2.26万处、村内沟渠11.75万km、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93.02万t;推动实施185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治理任务,460多万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4.15%,黑臭水体治理率达73.17%,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创建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0个、清洁村庄示范村10 0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00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 000个,其中卓尼县被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两当县、临泽县、卓尼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行县;持续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实施农膜回收行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00%,废旧地膜回收率达84.68%,尾菜处理利用率为52.03%,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约4万t,兽用抗菌药减少约20%。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初步建成覆盖空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要素的“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立了省、市、县三个层级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理顺了市县生态环境机构管理体制,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调整了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模式,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
2.4 以制度建设保障乡村生态全面振兴
“制度是理念践行的工具,是生态实践活动有序化、连续化进行的载体”[21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 2022年)》提出了生态宜居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总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确立了乡村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原则与制度;《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 — 2025年)》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甘肃省充分衔接国家政策要求,先后制定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 — 202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规划纲要,修订了《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条例》《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条例规定,出台了《甘肃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措施》《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细则》《甘肃省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等责任清单,并于2021年12月31日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关于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实施意见》,从优化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做好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积极开展示范引领等方面对甘肃省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建立了“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的工作推进机制,将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体系,切实保障了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
3 推进甘肃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
现阶段甘肃省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仍然存在体制机制运行不畅、产业技术创新不够、综合治理能力不足、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等现实困境,在生态价值体现、生产方式转型、生态环境治理、主体意识转变、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困境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生态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
3.1 产业转型困境
3.1.1 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不足 乡村产业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存在局限性,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探索不够,缺乏新技术的应用和前沿研究,导致产业发展的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3.1.2 产业规模和效益不足 大多数乡村生态产业依赖劳动密集型和小规模经营,缺乏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加之资本投入低、人才引进难等问题制约,产业规模化程度低、效益不高。
3.1.3 缺乏人才和信息支撑 多数乡村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的集聚性不强,乡村与城市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差距较大,引进、留住人才难度较大。加之部分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网络覆盖不充分,信息化程度低,产业发展信息闭塞,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渠道窄,产业链优势难以发挥。
3.2 主体意识困境
3.2.1 “留守”心态影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居民外出务工或选择在城市落户的现象普遍发生,部分乡村居民因固有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惯限制,加之认知局限及“留守”心态影响,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不够,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3.2.2 传统观念束缚 由于大部分乡村居民习惯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新兴产业和技术相对陌生,缺乏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动力,主动参与改造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意识不强,难以快速形成有效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导向。
3.2.3 政府过度主导 由于政府部门单向决策作用过强,参与主体过多地依赖政府的资金和政策,进而抑制了民间创造力,导致主体认知缺失,削减了参与主体对乡村生态振兴的认同感和自主性。
3.3 环境治理困境
3.3.1 乡村环境治理能力不足 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重,生态治理中坚力量流失缺位,监管力量薄弱,“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常见,加之财政支持不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基础建设落后,治理措施不强,治理难度增加。
3.3.2 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普遍存在 因乡村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环保意识及传统生产方式所限,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现象短时期内较难改观。
3.3.3 乡村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责任缺失 地方政府、新型经营主体、非政府组织、地方居民等利益相关主体生态环境治理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污染治理合力不足,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农户生活污染、企业生产污染、各种转移污染错综复杂,乡村环境治理效果不佳。
3.4 体制机制短板
体制机制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创新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机制缺乏,现有部分政策“不接地气”,缺乏针对性的部署和细化要求,甚至存在“照抄照搬”现象,“看似正确,十分无用”的宏观政策难以满足不同区域生态振兴的现实需求;二是政策落实的监管、考核机制不健全,乡村生态振兴政策监管力量薄弱,考核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政、打擦边球、地方分割、责任不清、手段滞后、敷衍塞责等现象,有效政策难以得到充分贯彻落实;三是政策推进、环境改善和资源优化的协同性不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激励不足,政策设计缺乏对各地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和相关产业的协同,政策落实难以实现与环境改善和资源优化的有效衔接。
4 高质量推进甘肃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力方向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北方防沙带等三大生态屏障交汇处,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甘南黄河上游、祁连山、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渭河源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山地、高原、平川、河谷、草地、沙漠、戈壁等自然地貌复杂多样,素有“生态奇观的博物馆”和“自然风貌的大观园”之称,生态资源特色优势明显,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迫切需要优化制度体系、激活资源潜能、创新建设理念、强化修护治理,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推进产业与生态的有机融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4.1 激活资源潜能, 创造乡村生态价值
4.1.1 注重生态产业发展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田、草地、戈壁、林地、湿地、水体等生态资源要素,依据“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优势,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戈壁农业、循环农业[22 - 24 ],鼓励推行精准养殖、有机种植等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通过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设计地方特色生态发现之旅、生态农业体验等乡村生态文化活动,发展生态服务、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与乡村特色和生态资源相关的绿色产业,推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4.1.2 挖掘生态文化功能 结合甘肃独特的民族元素和黄河文化、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交汇融合的多元文化特质,通过“生态+”模式,推进生态资源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开发具有民族风情、人文特色、历史特征、民俗特点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品推广等方式,建设文化艺术村、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挖掘生态功能,打造特色品牌,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体系,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乡村艺术品牌,激活乡村生态资源价值[25 ]。
4.1.3 建立多元交流合作机制 加强合作交流、合作开发,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合作,通过部门、企业、组织间交流,形成多元化的乡村合作模式,鼓励村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形式,拓宽农业生产经营的渠道,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价值共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乡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通过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旅游项目、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活动,支持乡村生态资源保护开发,拓展乡村生态效能的发展空间。
4.2 创新建设理念, 丰富乡村生态功能
4.2.1 营造发展环境 明确乡村生态系统“打基础、管长远、影响全局”的基础地位,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核心理念,建立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的评价考核体系,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激励机制,借助政策工具推进乡村自然资源、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筑牢乡村生态振兴制度基础,构建城乡融合、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发展关系,营造“要素相容相通”的乡村生态建设氛围,改善乡村生态振兴的外部环境,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4.2.2 注重生态意识提升 基层组织要结合区域特色产品优势和传统文化特征,创作富有生态文化内涵的主题产品,强化宣传引导,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学习,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推介绿色生态产品,提升环保责任感和生态意识;尊重村民意愿,敞开沟通渠道,落实权益诉求,鼓励村民主动参与生态经济建设、推广生态保护新理念和新知识,调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生态参与践行度和成就感,提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4.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乡村地区的战略科技布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评价机制,整合人才资源,构建乡村生态振兴人才储备库,畅通人才回归乡村、服务乡村渠道,为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坚实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引进和激励高端科技人才的流入,逐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程度,加强产业合理规划,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提高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水平;加大乡村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推进科技创新与生态发展相结合,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4.3 强化修护治理, 还原乡村生态本色
4.3.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强化灌溉水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农技农艺结合型高效节水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探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水肥一体有机结合新模式,加大全生物降解农膜替代应用试验示范,加强废旧农膜和肥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田间尾菜就近资源化处理利用,引导支持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4.3.2 深入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敏感区、水质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治理、分期推进的原则,统筹布局垃圾焚烧、填埋等处理设施,建立集保洁、收集、转运、处置为一体的垃圾转运处理体系,推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综合措施,推动治理乡村人居环境顽疾。
4.3.3 建立乡村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监测监管,定期监测乡村生态环境状况;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引导和撬动各类资本参与,拓宽乡村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渠道。注重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鼓励乡村社区居民参与生态修护管理工作,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对乡村生态修护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建立乡村生态修护合作组织或委员会,发挥居民的监督和参与作用,促进社区共同治理乡村生态环境。
4.4 优化体制机制, 创新乡村生态高地
4.4.1 完善政策监管机制 根据乡村多元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加快构建权责清晰、多元参与、激励与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乡村生态振兴制度体系,实行岗位到人的乡村生态保护责任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健全统计考核体系,完善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保“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强化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确保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4.4.2 健全法制保障机制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民族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自然资源等乡村生态特性,构建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的法律体系,针对规划设计、项目执行、资金安排、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定可操作性的制度细则,建立健全天然林、公益林、沙漠、戈壁、草原、水源等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强化生态立法;建立多级层的系统性责任划分机制、多部门协同创新监管机制,完善乡村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方式,强化重大污染事故的终身责任制,制定完善损害赔偿及惩罚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维护乡村生态振兴有效推进。
4.4.3 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首先是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黄河上中下游全流域统筹协调的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健全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防风固沙与草原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其次是要规范和拓展自然资源使用权的获取途径,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扩大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交易范围,保障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第三是要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务协作、生态保护等多层面,在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差异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产品价值变化情况,科学构建生态补偿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辟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渠道。
参考文献:
[1] 廖志荣,肖 晴. 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N]. 广西日报,2024-04-03(005).
[2] 罗必良. 走向共同富裕的生态逻辑[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1):13-24.
[3] 罗必良. 增长、转型与生态化发展:从产品性农业到功能性农业[J]. 学术月刊,2021(5):54-64.
[4] 吴俐霓,华 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环境工程,2022,40(3):250.
[5] 桑乐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J]. 环境工程,2022,40(9):340.
[6] 翟树莹.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智慧农业导刊,2022,2(23):135-137.
[7] 王 馨,李雪萁.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透视与实践路径[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5):9-18.
[8] 郭 磊.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 农业经济,2020(5):80-82.
[9] 瞿红霞.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问题与对策[J]. 乡村科技,2019(34):10-11;14.
[10] 宋继碧,赵 曌. 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乡村生态振兴的法治保障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6):24-29;72.
[11] 晋王强,牛学乾,温 飞,等. 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 环境保护,2021,49(9):55-59.
[12] 陈润羊. 甘肃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开发研究,2019(3):153-160.
[13] 李 娜,赵金科. 生态安全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论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14(6):24-31.
[14] 张化楠,接玉梅,葛颜祥.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扶贫长效机制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2):26-33.
[15] 曾祥添,徐瑞蓉.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转型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2021(12):53-54.
[16] 邓 玲,王 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J]. 甘肃社会科学,2019(3):101-108.
[17] 涂雨晴,范慧诚.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 经济研究导刊,2022(22):36-38.
[18]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9] 张佳慧. 数字乡村治理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3):42-51.
[20] 刘志博,严 耕,李 飞,等. 乡村生态振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 环境保护,2018,46(24):48-50.
[21] 王海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进路[J]. 农业经济,2020(6):38-39.
[22] 乔德华,展宗冰. 甘肃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J]. 寒旱农业科学,2024,3(4):300-311.
[23] 张东伟,魏胜文,乔德华. 共享发展理念下甘肃乡村振兴研究——《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2023版)主要成果介绍[J]. 寒旱农业科学,2024,3(7):589-592.
[24] 乔德华,马丽荣,陈文杰,等. 乡村振兴新阶段甘肃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制度构建[J]. 寒旱农业科学,2024,3(8):687-695.
[25] 吴燕芳,侯万锋,尹小娟,等.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力甘肃乡村振兴的实践及对策建议[J]. 寒旱农业科学,2023,2(9):79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