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破茂何以惨败?

2024-12-03李若愚陆泱霖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40期
10月28日,石破茂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记者会上讲话。图/视觉中国

10月27日,日本第50回众议院选举在东京举行。石破茂就任日本首相26天后接到了他的第一份成绩单:自民党议席惨跌56席,由于执政伙伴公明党同样议席锐减,总共只获得215席的自公执政联盟失去了对众议院(465席)的控制权。

自民党内部的组织架构中,操盘选举的是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干事长以及选举对策委员长。担任选举对策委员长的小泉进次郎选举后第一时间宣布辞职,党内焦点随之转移到主管领导森山裕干事长乃至作为党总裁负有领导责任的石破茂以何种方式承担败选责任上来。那么,自民党的失败是否完全是石破茂一人的不德所致呢?

早有征兆

本次选举的走向,早在石破茂成为自民党总裁前便有征兆。8月14日,岸田文雄宣布不参加9月的总裁竞选就是其一。能让已经稳定执政三年的岸田做出相当于辞去首相一职的决定,关键就是潜藏的失败气息。担任执政联盟另一成员公明党代表长达15年的山口那津男,同样在9月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在野党一侧显然对此也抱有同感。9月,第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内原本已经“退居二线”的前首相野田佳彦经党内有力人士多次“劝进”,顺水推舟地在党代表选举中胜出。当下在野党内唯一有着担任首相经历的野田佳彦选择出马,同样是出于老牌政治家的政治嗅觉。

何止是老牌政治家,对日本政坛稍有观察的人也能感觉到,2023年曝光的自民党“黑金”丑闻彻底动摇了执政联盟的根基。正因为自民党总裁之位成为了“烫手的山芋”,在自民党内长期属于“党内在野党”的石破茂才有机会问鼎首相。石破茂一直是深陷“黑金”泥潭的安倍系在党内的对头,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安倍系也彻底倒向了与石破茂竞争的高市早苗一边。在对安倍系进行过严厉批评的石破茂带领下迎接选举,似乎是自民党自救的最好选择。然而对石破茂来说,从批评者向行动者的蜕变却并不容易。

党内弱势群体出身的石破茂首先想到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石破茂拱上权力中心的岸田文雄和另一位前首相菅义伟自不必说,可以左右党内人事安排的干事长重任,也交给了擅长游走于党内各方势力之间的森山派前领袖森山裕。这种情况下,得到“元老共治”加持的石破茂,相当于主动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接下来,日本民众看到的就是石破茂在参选前主打的“不马上解散众议院”“对‘黑金’议员严厉处置”等主张,被他自己逐一推翻。

79岁高龄的森山裕之所以能带领党内最小派系森山派在自民党派阀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其老派的政治手段。“利用新首相当选后的庆祝行情举行众议院选举”,是老派政治中屡见不鲜的手法。日本国内普遍认为,石破茂背弃承诺解散众议院是听从了森山干事长的建议。

日本众议院解散往往都会冠以一个名目,石破茂把这次解散称为“日本创生解散”。不过在笔者看来,或许叫“黑金解散”才更能突出此次选举的核心议题。日本媒体共同社在投票当日的出口民调显示,74%的选民投票时考虑过自民党派阀“黑金问题”。“黑金问题”对投票意向的影响可见一斑。然而森山干事长对涉及“黑金”的议员采取的却是怀柔策略,这也导致了石破茂在“黑金问题”上多次反复与言行不一。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在10月23日曝出:受到“不得以党名义参选”处分的自民党候选人所在党支部同样得到了2000万日元的党内资助。对自民党“假处分、真力挺”的质疑,成为舆论焦点。

对于这一关键败笔,小泉进次郎在选举失利的结果出炉后向媒体表示,“选举对策委员长没有相应的权力”,暗示主导这项政策的同样是森山裕。虽然宽待“黑金议员”的主使指向分管选举和人事安排的森山干事长,但这不能掩盖石破茂作为弱势总裁缺乏政治魄力的特质。比起一言九鼎的首相和党总裁,石破茂似乎还是更习惯于政治理论家和党内批评者的角色。

更为弱势的首相?

这次选举是自民党2009年以来再次失去对众议院的控制权,但与连众议院第一大党也没保住的2009年相比,石破茂将面对的形势更接近1993年的第40回众议院选举。当时自民党虽然选举失利,但获得223席,领先第二大党日本社会党的70席。这就使得政策千差万别的在野党必须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政权,由此接连诞生出细川护熙内阁和羽田孜内阁两个很快分崩离析的“短命政权”。

当下自民党在众议院拿下的191席,仍高于主要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的148席。虽然在野党同样可以通过团结一致获得政权,但在政治光谱更为分散的今天,难度恐怕还要高于1993年。民粹兴起成为西方政坛的潮流,日本也不例外。如此的政治氛围下,在野党联盟很难通过邀请左翼政党加入来凑够掌握国会的议席。这就使得日本政坛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少数执政的情况。

根据规则,如果众议院第一轮首相指名投票未选出得票过半的候选人,那么在第二轮获得简单多数者将被推举为首相。1993年的细川护熙内阁正是上述规则的产物。目前在在野党并未达成合作协议的形势下,各党如果按惯例把票投给本党领袖,那么将自民党与公明党票数集于一身的自民党总裁仍能继续担任首相。因为新首相要在选举结束后30天内产生,即便自民党内有不同声音,短时间内要选出取代石破茂的候选人仍存在相当难度。

据共同社消息,多名执政党相关人士在10月28日透露,日本政府已开始协调于11月11日召开众议院选举后的特别国会,进行首相指名选举。不过,正式日程尚未公布。

作为自民党挑战者的立宪民主党也在谋求执政,且两者争取的对象同样是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从自民党的立场来看,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都是支持修改和平宪法的政党,政策层面与自民党有更多重合之处。而对立宪民主党来说,两党则均为这次选举中以挑战自民党为口号的竞选伙伴。区别是自民党只要争取其一就能形成多数,而立宪民主党必须同时得到两党的支持之外再寻找一个小党入伙才能形成少数执政,因为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的席位相加仅为214席。

这种情况下,与争取执政的两个党派相比,有机会左右逢源的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反而更为自在。两个阵营同时伸出橄榄枝,这种直接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哄抬身价”。就在立宪民主党党中央寻求联合执政方针出台的10月28日,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向媒体表示已经同自民党进行了第一轮干事长级接触,消息放出的时机颇为值得玩味。至今为止,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对联合执政的态度都很“高冷”。11月11日特别国会开幕前的十多天时间,一直会是两党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窗口期。而僵局之下,11月5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对日本政局的影响,或许比以往更为关键。

效法1994年成立的村山富市内阁,则是另一种可能。当时的自民党用“连横”击破“合纵”,选择放弃执政转而支持第二大党日本社会党组阁,并通过在政权内部掣肘使得社会党的缺点完全暴露,从而为下次选举大胜创造有利条件。不过,这种壮士断腕的魄力大概是石破茂所不具备的,而这种选择背后所必需的党内高度一致,也是自民党现在最为缺乏的。因此,最大的可能是石破茂以一种更为弱势的地位连任首相,并且随时风雨飘摇。如果石破茂继续秉持团结各方势力的宗旨,需要补齐丧失保守势力支持短板的他可能会进一步妥协,其政策会继续向民粹与保守的方向滑落。

由于台面上有机会参与联合执政的几家都是保守系政党,且立宪民主党内部以枝野幸男为首的自由派在党代表选举后已经被边缘化,即便立宪民主党组阁成功,总体政策的方向也不会有本质的变化。从选举中可以看出,“黑金问题”之外,日本民众最为关切的是日元贬值带来的物价飞涨。显然,经济问题才是未来日本政府获得民众支持的突破口。疏离于国计民生的修宪,很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尘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