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及化解对策
2024-12-01赵南燕
伴随着企业财务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对财务的数据及流程缺乏有效控制,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财务账和业务账不统一等问题,从而使企业的会计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在信息化下的会计内部控制,以保障企业具有足够的风险防控能力。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控制制度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内部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保证企业的财务资产的正确管理、合理使用、合理结算。作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会计工作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各部门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进而生成特定的会计数据,为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活动提供数据支持,使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得到更真实、更精确地体现,为企业的发展与经营提供切实的制度保证,防止出现虚假账和坏账,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
有利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对企业资产、材料的管理和使用采用多种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不合理地使用等现象。
有利于防范企业风险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控制风险是第一要务。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且变幻莫测,企业如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对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通过建立与实施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促进企业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工作,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可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信息系统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的业务和财务工作越来越依赖各种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各种流程及相关控制实现线上化、自动化,数据完全电子化,企业运营效率得到提升、业务风险得到更好的管控;另一方面信息系统自身带来各种新的风险,比如网络安全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
人员风险 会计工作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它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财务人员具备相关数字化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从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此外,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流动性大,核心高管和技术人员流失,导致财务方面的交接较易出现问题,新入职员工对企业系统缺乏了解,差错率高。
制度风险 现阶段,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相脱离,无法与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结合,缺少形成体系的内控流程手册、内控矩阵手册、风险数据库及权限指引表,因此并不能有效地发现企业的风险点,不能及时制止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行为,从而使企业置于于风险中,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监督不足风险 会计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对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若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则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企业会计内控管理者的行为独立性不足等,无法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对会计问题的监督。其次,一些企业由于审计体制不健全,缺乏实践经验,无法行使其监管职能。因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内控的效率需要依托于完善的审计监督,以建立完善的审计体制为基础。
化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的对策
加强人员培训 首先,企业的经营者要有一个正确的会计内控理念,在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中起到主导作用,促进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更好地贯彻实施会计管理办法,使财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使企业职工进一步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将财务风险教育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其次,企业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其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同时注重员工对信息系统数据逻辑、数据处理能力及业务流程的学习,做到业财融合,使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有效,使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从而为企业领导层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在机制的构建方面,一定要与目前的企业运营状况相适应,要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企业的特点,建立一套与企业运作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内控部门应与各个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密切关注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从而优化企业情况的内控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整改”的风险防控机制;其次,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的跟踪与反馈机制,收集内部控制执行等部门的员工意见,并将其与在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尽快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
作者单位: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