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4-11-29周永娟
摘要:当前创客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基于此,该研究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探讨了创客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客教育;中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27-0174-03
0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客教育作为一种以项目为驱动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因此,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拟从当前教学模式的不足入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教学目标、资源配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实现创客教育在网页制作课程中的应用,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单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创客教育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目前许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仍然过分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未充分考虑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网络基础课程中,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讲授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理论知识上,忽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应用此类知识,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性还表现为对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考虑不足[1]。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未能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导致此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跟上进度,学习效果不佳。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缺乏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2]。例如,在网页制作课程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法,将OSI模型、TCP/IP 协议等知识点逐一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应用的机会,从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导致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表现出操作技能不足和创新意识薄弱。
1.2 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且单一
创客教育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但实际情况是,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且单一,尤其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网络设备配置课程中,学校仅配备少量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学生无法接触到网络设备,导致实践环节缺乏实效性。此外,教学软件的更新速度慢,部分学校仍在使用过时的软件版本,学生难以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和工具。如在网络实验课程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最新的网络设备和技术,如网络自动化和人工智能(AI) 、5G自动化和智能边缘、智能操作支撑系统(OSS) 、自治网络等,导致实验效果不佳。此外,许多学校的网络实验室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网络技术的教学需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获得真实的操作体验,影响其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3]。
1.3 评价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评价机制更多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不够,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例如,在网络故障排除课程中,评价方式主要通过笔试和书面作业,考核学生对故障排除步骤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该种评价方式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无法全面评估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目前的评价机制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难以做到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网络设备配置课程中,多数学校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评价,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技能不足和创新意识薄弱[4]。
此外,现行的评价机制还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的特点。如在网络安全课程中,许多学校仅通过笔试和书面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使得学生在考试中仅需记忆和理解知识点,难以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此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评价,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表1所示。
2 基于创客教育的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
2.1 教学目标与学情分析
2.1.1 教学目标确定
教师应深入理解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明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同时,应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创新目标三方面,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制定网页制作课程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方向和动力[5]。
以网页制作为例,教师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等。2) 技能目标:能独立设计并制作符合规范的网页,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用户体验意识。3) 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项目的训练,提高其综合素质。
2.1.2 教学学情分析
网页制作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在该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等。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为:第一,HTML作为网页的骨架语言,其基本语法和标签的掌握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熟悉并掌握常用的HTML标签及其应用,如标题、段落、链接、图像等。通过练习和实例操作,学生能够构建出基本的网页结构,为后续的样式设计和功能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在掌握HTML的基础上,CSS的学习则进一步丰富网页的表现形式。CSS用于控制网页的外观,通过学习CSS的基本语法和样式表的使用方法,学生应能够运用CSS进行网页样式的设计,包括颜色、字体、布局等方面。CSS不仅使网页更美观,还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练习,能够独立完成网页的样式设计,实现多样化的视觉效果。第三,JavaScript作为网页的脚本语言,能够实现丰富的交互效果,如表单验证、动态内容更新等。学生应通过学习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掌握如何在网页中嵌入和运行脚本代码。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使用JavaScript实现简单的交互效果,提升网页的用户体验和功能性。第四,网页设计不仅要考虑视觉效果,还需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学生应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布局方法,能够设计出结构合理、视觉美观的网页。通过学习色彩搭配、排版布局、导航设计等内容,学生能够在网页设计中运用这些原则,制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网页。第五,项目实训环节是整个课程的核心,通过实际项目的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项目实训中,学生将面对真实的设计需求和技术挑战,需要综合运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完成网页的设计与制作。由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动机、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都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此类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个性化辅导等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取得进步[5]。
2.2 教学方法选择
创客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积极探索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通过此类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网页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设计企业网站的项目,要求学生从需求分析、界面设计、代码实现到测试发布,全面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还要了解用户体验设计、网页布局和响应式设计等重要概念。
探究式学习也是创客教育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网页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研究。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如何提升网站的加载速度?”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验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前端优化技术,如压缩图像、使用懒加载、合并和最小化CSS和JavaScript文件等,还要了解网络传输、服务器性能等相关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开发者工具进行页面加载时间的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优化方案的效果,选择最优方案。
2.3 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是网页制作课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在硬件设备方面,学校应加大投入,更新和增加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设备。学校可以配置更多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以及虚拟化技术设备,使学生有机会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例如,在网络设备配置课程中,学校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网络实验室,配备最新型号的网络设备,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真实环境下的网络配置实验,了解和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提供虚拟化的实验环境,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操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次,在软件资源方面,学校应及时更新和升级教学软件,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和使用最新的技术工具。比如,在网络实验课程中,学校可以引入最新的网络自动化和人工智能(AI) 技术,通过实验平台让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这些前沿技术。此外,学校还可以订购并使用最新的网页设计和开发软件,如Adobe Creative Cloud、Visual Studio Code等,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行业标准的软件工具。
为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开放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推荐学生使用Coursera、edX、Udacity等知名在线学习平台上的网页制作课程,帮助学生获取最新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2.4 教学课堂活动
2.4.1 课前准备
网页制作课程的课前阶段,需要学生进行如下内容:1) 注册并登录在线学习平台:学生需要在指定的在线学习平台上注册并登录,查看平台上提供的高质量教学视频、学习资料和任务。2) 观看教学视频:学生应按照课程安排,依次观看涵盖HTML、CSS、JavaS⁃ cript等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的教学视频。3) 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在观看视频后,需要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撰写学习笔记、完成小测验和参与讨论。4) 提交学习笔记:学生将撰写的学习笔记上传到平台,供教师查看并提供反馈。
2.4.2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进行授课。1) 回顾预习内容: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应简要回顾学生在课前学习中接触到的基本知识点,确保所有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2) 项目引导: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实际项目,例如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个人博客网站。项目目标和要求需要明确,并且要让学生了解项目的总体流程。3) 知识点讲解:结合实际项目,教师详细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设计博客首页时,如何运用HTML创建基本结构,如何使用CSS 美化页面布局,如何通过JavaScript实现简单的交互效果。4) 互动教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5) 问题解决:针对学生在预习和课堂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详细解析。例如,展示如何通过调整CSS样式实现响应式布局,提升网页的用户体验。
2.4.3 课后巩固
课后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课后知识的巩固:1) 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应布置与课堂项目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完善课堂上制作的博客网站,添加更多页面和功能,或进行页面优化和美化。2) 项目实践:布置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知识实际应用到项目中。3) 在线辅导和答疑: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辅导和答疑。
2.5 评价机制建立
2.5.1 过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应针对学生态度与参与度及创新能力展开评价。1) 学习态度与参与度:具体指标包括学生是否按时完成预习任务,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是否主动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采用记录表或打分卡,记录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中的表现。2)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来进行。具体指标包括学生在项目设计中的独特创意、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以及在项目过程中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方案。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小组讨论和项目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2.5.2 结果评价
在结果评价中,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展示和作业评比的方式去评价。1) 项目展示是评估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具体评价指标包括网页设计的美观性、功能性、用户体验、响应式设计以及代码的规范性和效率。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估。2) 在作品评比中,教师可以组织全班或年级范围内的网页设计比赛。评比的标准可以包括创意性、技术实现、用户交互和整体效果等。评比过程中,不仅教师参与打分,还可以邀请其他专业教师、学生和外部专家共同评审。评比结束后,教师应给予详细的反馈,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和提升。
3 结束语
本研究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探讨创客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表明,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创客教育理念下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开展实证研究以检验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庞文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9):104-106.
[2] 杨盛鑫.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的研究与建设[J].亚太教育,2022(7):94-96.
[3] 邵辉.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与探析:以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5):61-62,65.
[4] 许朝木.注重四个结合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实效研究[J].成才之路,2020(30):78-79.
[5] 刘多文.分析课程思政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渗透[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15,24.
【通联编辑:谢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