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达:发力新质智造,迈向零碳未来

2024-11-29李权云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39期
台达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郑平。

太湖东畔,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套储能集装箱系统组成的15.55兆瓦时储能电站矗立在台达吴江厂区的一角,连通外部电网和厂区用电端。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储能电站的削峰填谷,工厂一年节省电费487万元,堪称“大型充电宝”。

在台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郑平看来,小小的储能电站,背后其实蕴含着能源系统调控的整体思维:包括储能系统和区域电网之间,以及可再生能源和主电网之间的关系。而在吴江厂区,这样的节能措施还有很多。

创立于1971年的台达,从生产电源和元器件起家,1992年在广东东莞设厂,同年在上海成立中达电通,正式进入大陆市场。在用能、节能的平衡和探索中,台达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并在目睹科技产业爆发对环境和生态的冲击下,早早提出“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贯穿于两代台达人。

“能源是我们的传统业务,从早期的电源器件一路走来,交通、自动化和基础设施领域里的节能整合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关键业务,也符合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郑平指出。

全球营收8%投入研发,发力新质智造

在今年的台北国际计算机展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和台达一众高管的合影成为全场亮点。合影的背后,其实是能源管理和人工智能的跨界合作:台达成为英伟达AI服务器电源的指定开发商。

电力从电网下来后,每经过一道转换就会多一个折扣,这些损失都会转化成热。在郑平看来,目前的气冷、风扇即可满足现在的数据中心,但随着未来算力需求日渐升高、电源瓦数越来越大,液冷将会是未来散热的关键,而台达也会提前布局。

日前,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台达展区亮相的AI数据中心和液冷基础设施,让参观者眼前一亮。据悉,台达兼具液冷技术与背板空调的HEC30k冷板整柜系统,将助力制造用户实现更高算力密度和更低能耗,搭配台达RT系列在线式双变换UPS,成为不少数据中心的选择。

降低电能转换次数,提高电能转换效率,是台达节能解决方案的核心逻辑。目前,台达各类电源产品的能源转换效率在90%以上,服务器电源的转换效率最高更达96%以上,能够为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网通设备及AI服务器在内的智能制造提供节能高效的稳定电源。

在郑平看来,智能制造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和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科技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而从行业的微观发展来看,虽然各个行业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相比效率和能效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创新。

台达每年将全球营收的至少8%用于创新研发。2023年,台达在大陆研发投入达14.7亿元,并设有25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中心则达到73个,研发工程师超过1.2万名。台达董事会董事暨首席品牌官郭珊珊表示,台达除了持续在大陆拓展研发中心、积极招募高端研发人才,更通过2000年起陆续设立的“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与“中达学者计划”,助力相关领域人才培育,并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目前,台达仍在强智造扩研发,加大创新投入,启用武汉研发中心大楼,建设重庆西部制造基地。

其中,于2023年底开工的台达华西制造基地,将设立研发实验室,以大数据为基础,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可以预见,其建成将满足电动车等领域的下游需求,并作为前端生产基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支持。

“从重庆出发经中欧班列到波兰只需要10天,华西制造基地的建成能帮助我们将产品运往台达的东欧生产基地,进行后端组装,更好深耕欧洲市场。”郑平表示。

“五星零碳工厂”,台达吴江五厂。

在产能与耗能间,探索零碳未来

作为台达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吴江厂区2010年起每年执行 ISO14064-1温室气体核查,持续推进减碳项目,已于2019年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据台达集团副总裁暨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周志宏介绍,除了储能电站,吴江厂区还运用楼宇自动化和高效节能照明,对工程设备进行升级,并搭配使用可再生能源。凭借在降碳绩效、能源投入、废弃物资源化、资源投入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厂区近三年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比例为52.24%,因此获评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吴江五厂更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电力且进行100%碳抵消,荣膺“五星零碳工厂”。

事实上,吴江厂区是台达长期以来将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缩影。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深耕多年,台达早在2017年就制定科学减碳目标(SBT),并于2021年加入全球可再生电力倡议组织 RE100,承诺全球所有网点将于2030年达成100%使用可再生电力及碳中和,2050年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2023年,台达在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相较基准年2021年已经减量39%,连续两年达成SBT净零阶段性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成效是在营收同比增长4.4%的基础上达成的。

在郑平看来,专注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及稳定获利,才能保证营收成长与碳排放量的持续脱钩。

目前,凭借布局在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台达持续开发创新节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产品能源转换效率,电源产品能源转换效率均超过90%,通信电源达98%,太阳能光伏逆变器达99.2%,车用直流电源转换器可达96%,助力电气化交通、新能源、5G与数据中心、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伙伴实现“双碳”目标。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3年,台达产出的高效节能产品与解决方案,累计协助全球客户节省约455亿度电,相当于帮助地球减碳近2384万吨。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气候治理的相关策略已融入台达的商业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进程。除了在技术端发力,台达长期关注全球碳价趋势,把运营活动造成碳排放的经济成本内部化,作为企业内部支持脱碳的策略工具与风险管理工具,对各事业群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RE100的达成率和地区最高主管的绩效是紧密挂钩的。”郑平指出,企业内部碳费也要实打实投入减碳事业中,包括可再生电力和低碳技术的挖掘,当减排效益大于排放效益,经营部门才会真正接纳和履行这一机制。

据了解,2023年,台达通过内部碳定价机制总投入2850万美元,推动投资可再生电力及能源科技发展、资源管理、低碳创新与倡议。

郑平表示,碳减排越往后难度越大,所以台达要提前达成减排目标。这一过程伴随着全球制造的升级以及由此新增的耗能,势必会很艰难。“增加产能、减少耗能,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