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和对策
2024-11-28蔡秀缘
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效推进,制造企业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制造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是制造企业现阶段的重要工作方向。库存是制造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高水平的库存管理不但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更是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
相比于其他企业,制造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中需要有着大量的物资支撑,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以及其他的辅助生产经营材料等,以满足制造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正因为如此,制造企业的库存物资占用的资金相对较多,涉及的人力、物力、场地、设备等也较多,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水平较低,库存物资管控不合理,不但对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也会对制造企业的流动资金产生较大的压力。由此可见,提升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资金流转率,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成效,从而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及其重要性
(一)库存管理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库存管理就是将支撑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各项物资进行合理管控,以维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包括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辅材以及其他耗材等。在实际的库存管理中,既包括相关物资的管理,也包括对库存信息的整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明细,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从而确保制造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由此可见,制造企业提升自身的库存管理水平,优化库存管理方法,持续完善库存结构,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二)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为制造企业经营决策制定提供有效帮助。高水平的库存管理,可以有效整合库存管理信息,为制造企业管理者提供具体的可供参考的依据。通过库存管理明细,企业领导者可以更为直观具体地掌握库存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判断库存周转是否合理、库存数量是否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从而对生产、销售等计划进行优化调整。
第二,是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原材料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性支撑物资。各种物资采购的价格将决定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高水平的库存管理,可以确保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完成原材料的大规模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另外,行之有效的库存管理,能够深入分析制造企业的存货周转能力,明确企业采购、生产、发货的时间周期,结合生产周期,合理控制库存数量,从而降低企业库存成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第三,优化与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流程与水平。制造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环境较为严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制造企业需要整合自身各部门资源优势,形成协同工作机制,最大程度降低沟通合作成本,发挥企业的最大化效应。另外,库存管理还能够优化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流程,将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有效整合,高效规范发展,落实各自的任务与责任,提高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制约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问题
(一)对库存管理缺乏重视
部分制造企业对库存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层更关注生产计划能否按时完成,以及销售所获得的收益。而对于存货管理过于忽视,未能建立明确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管流程。为了快速完成生产订单,部分制造企业会增加库存数量,以防范供应商供货时间长、交付不及时,这就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部分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未能按照实际的采购计划,对各项物资及数据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剩余物资盘点也不及时。
(二)缺少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
制造企业库存物资管理涉及的种类多、数量大,收发频繁。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其有序稳定高效运转。但是,部分制造企业未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只是简单借鉴或照搬其他企业的制度,库存管理形式化严重。导致库存管理落实效果较差,存货管理较为混乱,职责划分不清,缺少明确的引导与约束。
(三)缺少专业库存管理人才
一方面,部分制造企业的人才管理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与能力较强的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科研与创收部门,负责库存管理等工作的员工综合能力与素质往往较低,难以提升库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对库存管理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同时,对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沟通协调效率较低。
(四)缺乏高水平信息化系统的支持
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数据信息较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库存进行核算,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库存工作成效。但是,部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功能落后,无法实现库存数据信息的交流共享,数据分析与精细化管理能力较弱。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制造企业库存信息化管理系统如果不能进一步完善,就很难支撑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制造企业库存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完善信息化系统管理功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竞争实力。
三、制造企业优化提升库存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库存管理的重要作用
制造企业若想提升自身的库存管理水平,需要重视库存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层需要形成正确的库存管理认知,转变传统库存工作理念与模式。首先,企业领导者与管理层要加强对现代化库存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学习,为库存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升奠定基础。其次,要选择库存知识与技能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的员工,负责企业的库存管理工作,明确岗位的职责分工,建立责任人制度,形成岗位相互监督体系,为库存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制造企业管理层要定期对库存管理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库存管理潜在的问题。企业管理层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库存管理,从上到下形成良好的库存管理意识,提高各部门沟通协作效率,为库存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优化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第一,制造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与需求,制定完善的库存分类管理制度。在库存管理过程中,分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库存分类管理主要为ABC形式。企业通过库存资源的价值、重要程度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按照关键的少数原则,突出重点管理,A代表的是关键的少数,B与C则指的是一般的大多数。A作为库存管理的重点,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第二,对库存岗位职责进行科学明确的划分,确保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加强制造企业生产、销售、库存管理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效率,为库存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目标与方向,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开展库存工作。同时,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划分,能够为企业实施高水平的内控制度提供基础,降低企业内部风险。第三,制造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库存管理流程,提高库存管理成效。企业应将采购、入库、领用、调拨、周转、入库、销售、退回等环节纳入统一管理,制定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流程,定期收集相关数据,确保库存数据信息真实、有效与精准,并根据数据信息对库存资源进行调整,保证库存资源的质量。第四,建立完善的库存清查制度。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是提高库存管理水平,确保库存资产准确、真实与安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制造企业库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并为企业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库存清查制度,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时精准地掌握库存货物的真实状态,了解是否具有呆账与损坏的风险,在清查过程中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库存管理的漏洞与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针对性解决。第五,完善库存管理考核机制。制造企业应结合库存管理需求,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成立专门的考核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货物进行抽查,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考核结果要与激励机制相配合,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激励员工参与库存管理,树立正确的库存意识。
(三)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水平的库存管理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制造企业应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在库存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要制定明确的人才任用标准,选择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人才,对货物的进出进行详细记录,并对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物料用途等深入掌握,确保生产资料的领用真实合理。其次,制造企业要加强对专业库存管理人才的聘用,积极吸收优秀的库存管理人才,丰富库存管理队伍,提高库存管理水平,为企业库存管理高水平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再次,制造企业要定期对现有库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针对库存管理人员的薄弱处,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培训内容要多元化,企业生产、销售、财务、质量等部门都需要参与培训。最后,库存管理人员自身应树立学习意识,不断学习现代化库存管理知识、技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从而对库存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同时,库存管理人员应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精神与素养,树立责任意识,确保库存货物的质量。
(四)提高库存管理信息化水平
制造企业要加快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的库存管理信息化系统,完善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库存模块,从而将库存管理与企业其他部门纳入统一的平台,实现制造企业上下游之间的数据共享,推动业财一体化建设,从而为库存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包含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由销售订单开始,销售部门通过整合客户需求,将明确的生产信息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技术部门以销售订单为基础,及时完善与优化产品图纸与BOM清单,为后续的采购、生产等环节奠定基础;物控部门则根据技术部门给出的BOM清单,对所需材料进行存储,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根据上述部门的要求,按照实际的要求进行物资的采购,在采购之前要对库存进行调查,确保采购周期、生产周期与交付周期能够满足实际要求;生产部门根据图纸进行产品生产,并随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库存数量等方面的调整;仓管部门要以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为核心,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监督物资的入库出库,保证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监管,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各个流程与环节规范,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
结语:
制造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高水平的库存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优化整合,还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防止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在优化提升库存管理水平过程中,制造企业要结合现阶段自身发展的主要问题,如库存管理意识较弱、库存管理制度落后、专业人才不足、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等,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重视库存管理的重要作用、制定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库存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对库存管理的理念与认知,才能全方位优化完善库存管理流程,提高库存管理水平,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