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窝风波
2024-11-28刘传彬
学校教学楼前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树冠犹如一把大伞。平时,孩子们喜欢在树下嬉戏玩耍,纯真的笑脸与翠绿的树叶相互映衬,欢快的笑声与树叶的沙沙声和鸣,为校园增色不少。可是,一窝小鸟的入住打破了这美好的一切。
一天早上,我刚走到教室门口,毛毛就着急地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树上的小鸟又拉屎了!”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其他同学也纷纷喊起来。“对,昨天也这样。”“那一块刚打扫完,又被弄脏了。”“有一次,鸟屎差点掉到我身上,脏死了。”……回想起自己前两天从树下经过时,也遭到“天外炸弹”袭击,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老师,我们想办法把鸟窝捣下来吧!” “让我哥来,我哥特别会爬树。”……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深受其害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些女生反驳:“不行,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你们太狠心了吧,鸟妈妈在哺育小宝宝呢!”……
看着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我一时间不知所措。其实想想,这事情也简单,直捣鸟窝,永绝后患。可是,想到我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大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么简单粗暴地处理,岂不是言行相悖?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到底该怎么做呢?
偶然翻看一本杂志,我忽然看到这样一句话: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国,鸟类是人类的朋友,鸟粪是宝贵的财富。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有了一个巧妙的主意。
我召集班里几个有爱心的同学,给他们安排了一个研究课题——怎样与鸟类友好相处。经过几天秘密准备,一堂有趣的《鸟类与人类》的专题展示课开始了。几个课题组成员轮番上台,他们洋洋洒洒地讲述着各自的研究成果,还播放了一部生动有趣的鸟类纪录片,详细地展示了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到了提问环节,我立即抛出问题:“鸟粪袭人怎么办?”孩子们没有让我失望,几个课题组成员侃侃而谈:“鸟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与它们和谐共处。”“不能因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就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去寻找互不伤害的解决办法。”……没有深奥难懂的知识,几个课题组成员用生动的图片与典型的事例给全班同学上了一堂精彩的生态教育课。
课结束了,但同学们的热情却被调动起来了。第二天,树干上张贴了温馨提示:请勿逗留,小心“天使”降临。路过的同学哈哈大笑。同时,经常有鸟粪掉落的地方,被细心的同学放上了一个手举小旗的人偶,旗子上面写着:树上有鸟宝宝,快快离开。原来被鸟粪袭击过、发誓要捣鸟窝的毛毛也不提这事了,而是站在大树旁边,兴奋地给同学介绍树上的鸟是什么种类、平时吃什么、有什么特点等知识。
通过这件事,同学们明白了如何对待生命,他们没有用伤害生命的做法去解决问题,这不是最大的收获吗?试想,当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理论时,那些空洞的话语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动学生的心灵?或许,一个真实的烦恼、一次生动的实践活动、一次深入的交流讨论、一个小小的举动,才是激发学生思考、触动他们情感的契机。(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阴县龙山小学)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