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里的心声
2024-11-28陈敏
案例描述
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我们班的政治老师慌慌张张地跑到我跟前,塞给我一个纸团,说:“陈老师,你们班小美上课写的。”我打开纸团,是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政治试卷,试卷上写满了“炸学校”“炸死所有人”“所有人都别想活”等极端话语。我赶紧跑向教室,脑海中闪电般地回顾这个从外地转到我们班的女生。
小美,又瘦又黑,头发总是乱蓬蓬的。她上课爱走神,经常抠指甲、撕纸条、玩橡皮擦……总之,她很难专心听讲。
据了解,小美的父母离异后,妈妈去外地打工,姐姐去外地上学,小美被送到外婆家。小美的外婆除了照顾小美,还要照顾小美舅舅的几个孩子。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生一周回家一次。小美好几次没完成假期作业,我联系家长,小美妈妈说自己在外地不知道该怎么管,小美外婆说自己不识字。几次开家长会,小美的家长都没来。
第一次辅导:倾听共情,稳定情绪
我带小美来到学校的育心室,搬凳子让她坐在我身边。我温柔地说:“育心室就我们两个人,不管遇到什么事儿,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
小美一直不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两只手搓得通红。
我试探着问:“今天政治老师批评你了吗?”
小美摇摇头,还是不说话。
我继续问:“有同学欺负你了吗?”
小美突然情绪失控,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班上有几个女生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跟我说话总是凶巴巴的……”我轻抚她的肩膀,耐心地听她诉说,让她尽情释放情绪。
“老师理解你的委屈,理解你的心情。我会马上调查这件事情,如果情况属实,我会批评那几个女生,让她们跟你道歉,这样可以吗?”
“可以。”小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我一边帮小美擦眼泪,一边问:“还有其他事情吗?”
小美说:“没有了。”
我便让她回教室,并分别找来了那几个女生。经过一番谈话,她们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跟小美道歉,还和小美握手、拥抱,保证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也持续关注她们的动态。
第二次辅导:运用绘画,走进内心
这件事之后,有个疑团一直在我心中。担任班主任这么多年,自己都记不清化解了多少次学生之间的矛盾,但是像小美那样情绪几乎崩溃,并且写出那么极端的话语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回想和小美谈心的情景,我开始反思:小美是不是隐瞒了什么?是不是因为我是班主任,她有些话不敢或不愿意对我说?
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了解到绘画是一种心理辅导工具。特别是在九宫格统合绘画心理疗愈法中,由于绘画区域被限定在较小的九宫格内,即便是那些不擅长绘画的人也不会太抗拒,从而更容易通过这一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于是,我心中有了主意。
中午吃完饭,我让小美来到育心室,与她交流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我问:“回想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哪些事情让你产生了情绪波动?你可以用图形、符号画出你内心的感受。”我把准备好的铅笔、画纸和橡皮擦放在小美面前。在我的指导下,她把画纸分割成九个格子,从外到内顺时针在每个格子上标记数字1到9,再按照标记的顺序绘画,每个格子画一幅画,每幅画最好一笔画成。画完,我让小美依次指着每一幅画,说说画的是什么。关于这幅九宫格画,我们有如下对话。
师:第一幅画画的是什么?
小美:是妈妈在跑步。
师:第二幅画呢?
小美:是月亮。
师:为什么画月亮?
小美:因为妈妈长期在外地打工。有一次她回家,我和她晚上出去散步,我当时好开心。虽然这件事情过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依然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
师:第三幅画画的什么?
小美:是假山,我和姐姐在假山旁边玩。
师:依次说一说下面几幅画,好吗?
小美(指着第四、六、七、八幅图):下面几幅画依次是树叶、小鸟、花、草。我和姐姐在假山上玩,假山上有树,树上长满了树叶,地上有花草,空中有小鸟。
师:树叶、小鸟、花草之间还有一幅画,好像是一个人,怎么没说这幅画呢?
小美(停顿了一会儿,神情黯淡):这是爸爸,我和姐姐玩的时候,特别想让爸爸在我们身边。
师:爸爸在身边,你特别有安全感,是不是?
小美(点头):嗯。
师:平时和爸爸有联系吗?
小美:基本不联系。只有寒假或者暑假去爸爸那里一次。
师:想爸爸了?
小美(点头):嗯。
师:你周末可以跟爸爸打个视频电话,告诉他,你想他了,让他明年暑假接你去玩,好吗?
小美:这个周末我就跟爸爸打电话。
师:最后一幅画画的是什么?
小美:我也不知道。
师:那你给这整幅九宫格画起一个名字吧。
小美:就叫“我想有个家”吧。
第二次辅导结束了,我从小美的语言、神情和画中深深感受到,小美非常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非常期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爱,非常憧憬姐弟三人一起快乐成长。但是,父母离异后,弟弟跟着爸爸生活,她和姐姐跟着妈妈生活。她一个人住在外婆家,和舅舅家的孩子经常发生矛盾。小美从家庭中得不到关心,所以就想从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寻找温暖,但是同学们的孤立让她彻底崩溃。
第三次辅导:自我成长,静待花开
我深深认识到,简单几幅画传达的讯息比千言万语更丰富。通过这些画,我洞察到小美对温馨家庭的渴望,她渴望妈妈的陪伴、爸爸的保护。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反思自己,我应该给小美更多关心,多跟她沟通交流。那天以后,我每天都叮嘱她多吃点,补充营养;认真辅导她学习,及时回答她在学习上的问题;在课间耐心开导她,告诉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老师倾诉。每天巡班时,在查看全班情况后,我都会特别留意小美的状态。一旦发现她有异常情况,我就及时找她沟通交流。我还叮嘱班里的女生跟小美交朋友,关心她、帮助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几个星期后,我再次约小美来到育心室,耐心地询问她最近的情况,我发现她脸上的笑容多了。然后,我拿出小美之前画的那幅画,说:“妈妈陪你散步的时候,你非常开心,过了很长时间依然记忆犹新。你和姐姐玩的时候,希望爸爸在身边,这样会感觉特别安全,是吗?”
“是的,老师。”小美点头。
“但爸爸和妈妈能一直陪在你身边吗?”
“不能。”小美有点失落地说。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你能不能想办法让自己开心?你再画一幅九宫格画,可以吗?”她点头应允。我用手机播放轻音乐,小美开始画画。画完之后,小美逐一解释画中的内容。
“第一幅画和第二幅画依次是读书和画画。”
“非常好的方法!”我点头称赞。
“第三幅画和第四幅画分别是我和老师还有同学一起开心地聊天,我最近交了好几个朋友。”
我立即把小美拥入怀中,说:“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我非常喜欢和你聊天!”
“下面几幅画依次是睡觉、看电视、浇花、和表姐一起出去玩。”
“哇!你能想到这么多让自己开心的好方法。”我竖起大拇指。
“最后一幅画是跟爸爸妈妈视频聊天,那个时候我也非常开心。”
看着小美脸上的笑容,听着小美的解说,我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我无法改变小美的家庭,但是我可以正向引导她,让她想办法使自己开心!同时,我也及时跟小美妈妈详细交流了小美的情况,指导她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小美妈妈非常感激我对小美的关心和帮助,她说她尽量每个周末跟小美打视频电话,有时间就多回家陪伴小美,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几个月后,看到小美上课认真听讲、课间和同学玩闹嬉戏的场景,我由衷地为小美高兴!
辅导反思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我首先采用共情式沟通,稳定学生的情绪。然后,运用九宫格统合绘画法,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开心、难过、渴望等内心情绪表达出来,将记忆深处被隐藏或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从而找到学生做出极端事情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辅导能力仍有待加强。除了小美,还有更多学生需要关心和帮助,今后的心理辅导工作任重道远。(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袁书堂中学)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