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塑中重力感的传达与表现

2024-11-26吴运

艺术大观 2024年24期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雕塑的“重力感”的成因及表现作用。笔者对雕塑的“体量、空间、造型表现、重力和重心、材质”等进行研究,探讨雕塑具体的视觉形态对知觉的影响,并从雕塑语言和艺术表现等角度解读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雕塑经典案例,对重力在雕塑中的运用范畴以及在现当代雕塑艺术中的发展实践进行论述,发现“重力感”艺术价值,在艺术实践中加以运用,创作出符合特定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的作品。

关键词:雕塑;重力感;艺术与视知觉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4-0-03

雕塑的表达相较于其他造型艺术而言受到诸多限制,如材质重量、空间、人物关系、叙事的完整性等。但雕塑三维实体的特性给人带来其他造型艺术不可替代的视觉感受。英国雕塑家威廉·塔克在《雕塑语言》一书中提出了重力感,他认为:“重力感,作为物体形式和它所处的地面之间的重要关系,是罗丹以来最重要的现代雕塑作品的核心。重力将雕塑和观者统一于地球引力共同的依赖和反抗中。[1]”

那么雕塑的“重力感”是什么?它是质量、体量、重心吗?现代雕塑之前的雕塑也有重力感吗?

尽管古希腊艺术家并未掌握万有引力和重力原理,艺术家波利克里托斯的理论著作《法则》中最早谈到如何解决比例和身体重心的问题。看来这并非一个新话题。

著名的德裔美籍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从当时流行的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对视知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将研究成果著成《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作者在书中对重力的产生进行多角度详细的阐释,但关于雕塑的重力并未作针对性讨论,书中提出的平衡、简化、张力以及关于雕塑诞生的讨论等也有助于解决笔者对雕塑重力表现的疑惑,因此该理论将作为笔者研究雕塑“重力感”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雕塑重力的两种阐释

柏拉图将艺术看作对现实的模仿,对真理没有多大价值。不同于柏拉图的观点,海德格尔在他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提出物与作品的区别,认为艺术作品中描绘的现实对象不是为了符合客观现实,而是再现的真实,艺术作品比日常手工事物更具理念性,或者说更具精神性。雕塑重力也并非我们直接看到雕塑与地球之间发生力的作用,而是雕塑本身的视觉特征被我们直接捕捉,而使我们的知觉感受到这股力的存在。下面本文从物理学与审美角度阐释雕塑中重力的两种体现。

(一)物与再现——物理之“重”

从材质而言,雕塑作品是人对不同“纯然的物”[2]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后的人工制造物,雕塑作品不因其形态改变而摆脱原本的材质属性。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重量便是重力,因此雕塑具有客观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而改变,所以根据材质不同,大小不同,我们能用经验去估计作品的质量,如木头的雕塑比金属轻,空心的青铜雕塑比大理石雕塑更轻等。同材质体积庞大的东西总是比体积小的重得多。

(二)人化与感知——审美之重

雕塑的“重力感”重点在于雕塑家的主观能动创造的结果,雕塑家先是根据要表现的主题或题材选取所需的参考对象进行构思,通过雕塑家之手进行构图和艺术表现的处理,完成一件可被展示雕塑作品,在观众欣赏的过程中,作品完成信息的传递,同时重力才能被观众所感知到。因此,重力感的成因有两步,一是作品是经“人化的自然”,二是观众参与的视知觉体验。观者对雕塑产生重力感受是建立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之上的,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雕塑的色彩、形状、质地、立体属性等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同时,在反映雕塑这些特性的感觉的基础上,知觉把感觉的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观众对雕塑感觉到的特性越丰富,便越能整体把握对雕塑的审美感受。

二、雕塑产生“重力”的成因与结果

(一)阿恩海姆的重力理论

阿恩海姆把重力和方向确定为影响平衡的两个因素,他指出物理重力同样可以在绘画和雕塑中看到,由于雕塑的三维实体性不同于绘画的平面性,雕塑的视觉重力仍同物理重力方向向下。在此笔者从雕塑的角度解释阿恩海姆的重力理论。

1.重力受位置的影响

用杠杆原理来解释,一个事物越远离中心其重力就越大,因此在雕塑创作中从物理性考虑,需要考虑材料强度,符合力学原理。从视觉来讲,凡是位于中心部位的事物都显得很重,越接近边缘越轻,到达边缘时便消失。因此,构图尤为重要,每个局部都会产生力的相互作用,通过互相抵消达到状态平衡。

2.大小

“其他因素差不多的情况下,物体越大,其重力越大”[3],用大小描述雕塑的尺寸不如用体量描述更加确切,体量包含形体、体积和重量、量感之意。

体量大小往往视功能而决定,雕塑处在不同场域中,起到的作用不同,对体量的需求也不同。在埃及文化中,雕塑是王权和神的象征,需要人们去膜拜和臣服,雕塑通常具有巨大的尺寸;古希腊的诸神集人性与神性于一体,因此其尺寸无外乎比真人大个几倍;中世纪雕塑叙述宗教故事,那些刻画着伤口血迹、表情痛苦哀伤的真人大小的雕塑,使信众更能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教义。为了讲述更多情节或携带方便,宗教雕塑尺寸甚至更小。总而言之,体量大小与雕塑的功能和表达意图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和场域赋予了雕塑不同的尺寸和意义。

3.形状

“较为规则的形状其重力就要比那些相对不规则的形状重力的大一些”[3],规则的形状意味着秩序和对整体的把握。这种情况常在艺术发展的早期(原始艺术和古埃及雕塑等)以及现代雕塑中看到,此外,还可以由知觉的“完形”能力对雕塑的复杂内容进行简化,许多艺术家一生都在尝试简化,如毕加索、布朗库西等,布朗库西的雕塑以简练和概括而闻名,他认为:在接近事物的本质中,无论如何需要简洁,但简洁不是艺术的目的,而是为了揭示事物的真正本质或者精神。

4.知识

知识主要表现为人的经验形成的对雕塑材质重量的判断。材料的颜色、机理等会对知觉产生影响,如同样形状的两个雕塑,泡沫的就会比青铜的更轻,虽不能算出具体质量,但能做出判断。从模仿角度看,通过艺术家之手,有时会刻意制造视错觉,赋予材料轻盈的感觉,如用木头雕刻柔软的衣服,用金属模仿流淌的水,用白色大理石雕刻柔软的天使翅膀羽毛等。模仿出来的艺术形象只是作为表达的载体,不等同于被模仿对象,但会带来视觉感受的引导。

5.方向

“垂直走向的形式,其重力看上去也比那些倾斜走向的形式的重力大一些。[3]”由于重力所具有方向性,在视觉艺术中,方向对视觉具有引导作用。在着衣人物雕塑中,衣纹方向暗示了力的方向,也暗示了人的状态。例如,古希腊雕塑家在处理衣袍时,塑过对衣纹下垂的不断重复,增强了雕塑受重力影响的效果,显得十分厚重与稳定,从而给人以高贵和肃穆之感,而巴洛克风格雕塑的衣服就显得轻松灵动。

(二)传统雕塑中的重力表现

通过从视知觉角度对重力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为一件雕塑是否具备“重力感”进行有依据的判断。传统雕塑的面貌更多是由作品的题材所决定的,过去几千年中,“由于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立场的差异,题材的选择总要受到历史的,阶级的制约”[4]。因此无论是从“题材差别论”还是“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来看雕塑艺术发展历程,不同艺术作品的出现呈现一种历史必然性。我们可以做以下大致总结。

1.作为建筑的依附

德尔常说:“雕塑必须和建筑相结合,其关系如同果实长在树上一样。”雕塑通常以浮雕、圆雕的形式与建筑搭配,具有装饰作用,部分还有稳定建筑结构的作用,丰富视觉元素,同时还与建筑功能主题相呼应。莱比锡大会战纪念碑雕塑为德国著名雕塑家弗朗兹·麦兹内尔的代表作,在室内,通过超大的雕塑尺度,产生物理和视知觉的“重”的感受,衬托出观者自身的渺小,引起心理产生崇高和沉重的感受,同时也带来精神上的压迫感,使人获得精神力量和沉浸在对战争的反思中。

2.纪念碑雕塑

纪念碑雕塑通常为纪念重大事件或历史人物抑或某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强调庄严性和永久性,注重与环境空间的融合。在英文中,“monument”(纪念碑)及其变体“monumental”(纪念碑的)经常用来指代具有特别尺寸和力量的东西,这很好说明了纪念碑通常尺寸较大,注重力量感的表达。如今,提起纪念碑就会想到前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雕塑。许多著名的雕塑作品如《祖国母亲在召唤》《阿廖沙纪念碑》等,凝练的处理、巨大的体量、巍峨的形体,给人造成无与伦比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凝聚了民族精神的雕塑,能传达出无法轻易言表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故事。

3.作为文明的见证

自人类文明初期起,便诞生了原始信仰或血缘文化的认同让集体凝聚在一起,通过创造的图腾或神像来作为群体标志,这些原始的艺术具有象征作用,同时也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古埃及王国虽已不存在,但通过遗留下的巨大金字塔、庙宇和雕像,让后世能对当时的帝国强盛产生想象,这些庞大、宏伟、程式化的雕塑虽因岁月久远和风沙的侵蚀而残缺不全,但雕塑传递出的永恒感丝毫不减当年,古埃及文化的影响仍在持续。古希腊的思想和文化早已成为后世西方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几千年来,欧洲人一直努力地从众多留存的雕塑绘画作品中感悟何为“美好的事物”,从古典哲人那里学习何为“高贵的美德”。中国历史亦是如此,我们能从秦汉雕塑中感受到厚重庄严、崇高精神,从佛像演变中看魏晋南北朝的虚灵空阔、大唐的饱满瑰丽。

三、现当代语境中重力感的继承与发展

在现代雕塑中,塔克将“重力感”视为一种重要的物质属性,它不仅仅是对物质的塑造,更是对观念和形式的探索与表达。罗莎琳·克劳斯认为:“现代雕塑的历史并行于两大思想体系的发展历程,即现象学与结构语言学。[5]”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意识理论强调我们的身体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媒介,通过身体与环境直接连接,用感知与世界互动。雕塑作品通过形状、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创造出一种直观的现实体验,使观者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对抗或顺从重力的力量。

现代雕塑在材料选择上展现出了多样性和创新性。金属、现成品、光、身体等不同材料的运用,展示艺术家对重力感的不同理解与表达。

工业革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现代雕塑中金属雕塑作为时代产物登上舞台。理查德·塞拉曾说:“重量对我来说是一种价值——并不是说它比轻盈更有说服力,而是我对重量的了解比对轻盈的了解多……”其作品多用厚大的钢板创作而成,其作品《倾斜的弧形》《东西/西东》等,以庞大的尺度给人强烈的震撼观感,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本身的力量与美感。

现代雕塑不仅关注物质的重量,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无形之重。“重”逐渐变成了一种观念的表达参与在艺术活动中。迈克尔·海泽被称作大地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以作品的巨大规模和创新材料而闻名。海泽于2012年创作的作品《悬浮巨物》,被认为是自埃及以来人类移动过最大的石头,巨大的石头悬于沟顶,给底下穿行的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恐慌,同时也感受到别样的美感。海泽通过巨大的尺寸和规模的作品干预影响观众的精神。

抵抗重力实则意味着重力的密切参与,野口勇曾说:正是重量为失重赋予了意义。现代雕塑中,艺术家常常试图打破重力的束缚,追求视觉上的轻盈与飘逸。这些作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带来的便捷和时代精神面貌。

传统雕塑常常给人一种沉重与永恒的印象,现代雕塑则更注重对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流动。当传统纪念性雕塑的观念不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时,什么才是公共雕塑?《云霄塔》是英国不列颠节的象征。通过科学的计算和现代公共工程的建造技术,让作品呈现出如同火箭在摆脱地球重力般的效果,展现出英国在技术与科学上的威力,似乎在给人类许诺一个更好更科学的未来,“是用公共场所的雕塑替换公共雕塑”[6]。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作品主要探究人体与空间的关系,通过抽象、解构、像素化的重组人体以表现没有边缘、无限延伸的空间感。作品《量子云》系列,通过短小的线性元素和空间的透明,使得雕塑仿佛漂浮于空中,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沉重感。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和肯定“重力感”在古典雕塑和现当代雕塑中的普遍存在与运用。雕塑的“重力”是一种超越物理属性的,通过视知觉感受到的真实存在。不同时期的雕塑作品有不同的程式风格,具有各自的时代精神和面貌,对“重”的表现和需求也呈现差异,不能用所谓“重”多少的尺度代替了具体的历史分析。这不但把问题简单化、抽象化,而且抹杀了艺术的真正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抹杀了艺术发展的真正客观历史规律和时代阶级特征。

在现当代雕塑中,由于雕塑本体的涣散,重力感的运用只是其中一部分,现当代雕塑更多的是对人类文化、精神与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观念的表达。但通过对重力的继承与发展,雕塑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塔克.雕塑的语言[M].徐升,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6.

[2][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美]罗沙琳·克劳斯.现代雕塑的变迁[M].柯乔,吴彦,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6.

[6][英]安德鲁·考西.西方当代雕塑[M].易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