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艺术视域下当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

2024-11-26贺松杰

艺术大观 2024年24期

摘 要: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绘画中文人风骨、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的精神风貌,并凝练出不同于传统的新的发展方式,成为亟待解决之关键性问题。引发时代潮流的艺术形式不一定被大众所全面接受,只有不断坚持传统的民族性、独特性、世界性,扎根于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才能彰显出中国的文化自信,才能构建起内在原生动力的中国当代话语体系。

关键词:AI绘画;中国画;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4-00-03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审美能力的提高,中国画、西方油画均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同题材的互通与融合的作品大量涌现,传统艺术也成为“世界艺术”为全世界人们所共赏,而现当代AI、VR新媒体艺术的参与,与传统绘画形式的融合,为全世界的艺术家提供了不同于以往创作形式的思路,是传统绘画艺术在科技映射下的重构。现如今,科技介入传统绘画已经普遍化,甚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分画家群体性心照不宣的创作方式,这是现当代艺术创作最鲜明的特点。

一、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概况

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源远流长,以独存世界艺术的一朵奇葩傲视群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成为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一直以来被诸多文人皆擅,从而诞生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在美术理论方面,顾恺之作为中国最早的美术理论家,“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等经典观点现今仍被引用,几乎每个时期美术理论著作都浩如烟海,经过时间洗涤提炼后,以谢赫所提出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为品评绘画的最高标准及准则,直至现当代的绘画艺术仍没有改变其精神内蕴,正如中央美院范迪安所言:“博大精深的中国美术历史蕴含了富有民族智慧与东方审美特征的美术思想、研究方法和创造特色。”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以老庄文人哲学思想的中国文化中,汲取的是五千年厚重深沉的历史底蕴,是文化之具体图像符号化的呈现,以图示来谱一曲壮美、雄伟的交响乐曲,如宋元旋律柔美、潺潺溪流淌入心扉,至明清波澜壮阔,中西融合,中国绘画发展到近现代时期,画坛中便分为两派:一是中西融合、素描为一切绘画基础的写实派,以徐悲鸿(《奔马图》《田横五百士》)、蒋兆和(《流民图》)最为著名;二是以中国传统绘画为根本,在新时代探究新的表现形式及新的发展传承方向,以齐白石、张大千为主要画家,其中也不乏涌现出一些经典的代表时代印记的作品[1]。

AI绘画则是由现代科技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是指人工智能绘画。计算机通过大量的分析数据,梳理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从而总结出特定规律,使用者输入具体的指令,数分钟后便创作出更高效率、更快捷方便的艺术作品。2022年8月由美国设计师使用AI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荣获博览会竞赛一等奖,冲击了人们固有的以艺术家自身创作的传统艺术思维,承认并鼓励大众,电脑制作也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从而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传统艺术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AI绘画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观者提供了新的审美方式,随着AI技术的成熟和更迭,相继优化了生成方法和图像标准,极大地丰富了用户创作艺术作品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在技术上也能产生高度逼真写实的效果,德国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约瑟夫曾评价“人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具备成为艺术家的能力,由于AI技术、人工智能的普遍性,计算机的快捷方便性,短时间创作出丰富的视觉形象,的确可以让约瑟夫的观点成为现实。

但是,艺术作品是否可以全盘接受科技的侵入?是否具备艺术家的专利?直到现在也是大众值得探究讨论的热点话题。现当代由于中国传统绘画进入新时代,其也需要出现新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在AI时代借鉴图像方面,融入现代科技的媒介做了诸多探索和拓展。关于中国传统绘画具体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呈现出了什么表现题材?新的发展面貌,仍是当代美术学者需要孜孜不倦探究的首要问题。作为高校艺术教师,期望能够深耕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从大师们的笔墨游戏中寻找灵感和思路,这对现当代美术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前人的基础而独立存在,任何人在任何时代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二、国内外关于AI中国画主题的研究进展与态势

国内外关于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脉络的论文与专著数不胜数,故将视野聚焦于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以中国知网为主要资料库,整合其中收录的中英文文献,提炼出新媒体视域下现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作为主题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前人大量作品的梳理,厘清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脉络。在美术理论著作方面,大量阅读国内外当代美术批评家的论文与著作,如刘曦林、黄宗贤、徐江、郑工、陈明、尚辉等,有助于了解现当代尤其是新媒体艺术介入中国画创作的现状与挑战。以这些大师的理论基础作为研究的支撑,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和想法,也是对当下美术界最热门话题和前沿问题的研究探索[2]。

现如今,许多美术评论家已撰写了大量论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著名美术批评家尚辉在《构建以民族和人民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美术价值体系》一文中,讨论了当代中国美术所面临的价值困境及“当代性”问题,提出中国美术并没有被完全“他者化”,而如何处理传统笔墨与新质语言的关系,成为中国画当代性探索的关键命题。其《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体系的历史积累与现实整合》《都市文化时代的美术情境》两篇文章则从新兴艺术媒介出发,探讨了新兴媒介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艺术参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的机会,与都市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强调从纵向历史和横向现实角度研究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基本价值观,是构建中国当代美术价值系统的重要课题与必然途径。

此外,他在《历史经验熔铸中国当代美术价值观》一文中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的发展史,指出中国和西方绘画发展既有趋同之处,也表现出鲜明的差异。他提出当代中国美术的基本价值观:一是传承与创造的辩证统一;二是择取与我用的辩证统一;三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多样表现形态的辩证统一;四是大众美术与精英艺术的辩证统一,所以尚辉提出要注重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平衡发展,不过度强调精英与大众的对立,才能让当代艺术更具活力。其中,他最新发表于中国文艺评论《2023美术:AI图像挑战下的重返与新发》的文章提出,主题性展览持续高潮的当下,过度依赖图像创作即便画法精湛,但也避免不了作品内容失去活力,显得匠气十足,故中国画要突围,仍需鼓励创新性和探索个性的艺术风格[3]。

新媒体艺术近年来在中国被广泛提及,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被广大美术批评家所谈论,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绘画艺术与现代文明不断融合。现代绘画艺术本质上是传统绘画艺术在科技映射下的重构。叶似男的《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新时代美术发展研究》一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概况以及其所具备的主要特征,接着介绍了在新时代,美术的全新发展态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借助新媒体艺术,能够将传统美术作品从静止状态转化为动态,为受众群体与美术作品互动提供平台。在高度城市化形势下,传统美术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文化技艺的基础上,促进其在当下的发展。作者提出在新时代,要使中国传统美术得到传承与发展,就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优势,在保留传统美术精华的基础上,创作出与新时代相符的美术作品。与之相同论点的论文有葛宇超的《科技映射下绘画艺术的解构与重构》,在文中提出具体科技进步背景下的AI绘画,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创作形式,新技术影响下的媒介改革引导绘画艺术实现了破壁传播,进而警示当代绘画者,只有在坚守本民族的艺术文化审美的前提下,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巧妙结合,才能实现现代绘画艺术个性化的重构。陈明教授在《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中国当代美术创作走向多元发展路向》以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路线与维度作为讨论主题,指出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美术创作在风格、图式、观念上拥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艺术观念的多元化推动了形式语言的不断丰富,这是近十年来当代艺术创作最鲜明的特点。但他也对新媒体图像的出现表达了一定的担忧,认为新媒体图像的选择不能脱离主题性的范畴和现实生活。张振东的《拓新与建构——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王笃涛的《论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美术的主体性特征》、宫剑南的《从民族走向世界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重庆”侧记》、肖超的《论当代中国美术与传统文化的交融》等众多美术批评家和理论家对现当代中国传统绘画持有相同的期许和观点,认为在复杂的全球文化生态环境中,仍需要保持中国绘画鲜明的文化特性[4]。

蒋毅进、金美珍在《数字化环境下传统山水画美学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在数字文化背景下,借助新技术重新审视传统山水画,探索其传统文化意义,开启山水画时代的审美精神,并结合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价值的建构和传播,使中国风景精神作为中国文化时代的象征走向世界。在现代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山水画可以被重构,平面画可以直接转化为三维领域,并结合优美的声音,带给人们良好的视听体验。然而,他们也警示过于依赖于新技术的弊端,认为创作者在数字技术中难以传递情感。由于数字技术缺乏人文精神和关怀,山水画作为象征艺术,过度依赖具象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创作灵性的缺失,进而影响作品的美学。因此,艺术创作者不可过度依赖科学技术代替传统的绘画方式,否则作品会失去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AI科技背景下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面临着复杂的外部形势,从理论、创作到传播都亟须更新和完善。在全国美展的作品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借用AI、人工智能等技术,瞬间生成图像,甚至对景临摹作品,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2023年度美术界的学术热点聚焦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深层次缺失。写意精神的不断损耗以及千篇一律的艺术作品,在数字媒介的现代性语境中屡见不鲜。

艺术家需要成为艺术本身的一部分,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画独特文化基因的作品。正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出了民族性的独特性、世界性和开放性。中国当代美术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姿态,构建具有巨大内在能量和内生动力的话语体系。然而,目前当代中国美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还不够深入,广度不够宽泛,利用仍显浅薄,仍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潜力。在面对西方绘画发展道路的同时,中国画应坚持择取与我用的原则,进行新的艺术形式探索和学习,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只有这样,中国的美术创作才能展现出中国话语的思想光彩,在国际美术的交流中形成有力的对话力量,彰显文化自信。

四、结束语

AI绘画的发展在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然而,艺术家在创作中应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对传统绘画的影响。虽然AI技术冲击了传统绘画“五日一石,十日一水”的作画方式,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机器的使用和工业化生产终究无法触及人类的精神创造。我们无法从画家的线条语言中感知到愉快与愤懑,也无法感受到徜徉于天地万物的洒脱与逍遥,艺术家需对艺术怀有无限虔诚,心无旁骛地进行创作,才能实现对中国画正确的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尚辉.构建以民族和人民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美术价值体系[J].中国文艺评论,2015(01):75-83.

[2]尚辉.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体系的历史积累与现实整合[J].美术观察,2010(05):8-9.

[3]王笃涛.论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美术的主体性特征[J].美与时代(下),2020(11):12-14.

[4]张振东.拓新与建构——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2,20(0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