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叶挺
2024-11-25
叶挺,广东惠阳人,生于18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时期,叶挺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团长、第11军第24师师长等职。因屡建战功,他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继而又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因流亡海外而脱党。
全民族抗战时期,叶挺任新四军军长,坚持敌后抗日战争。皖南事变中,他遭到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先后被囚禁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重庆等地。
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叶挺先后在重庆逗留26个月,其中17个月是在反动派的监狱里度过的。叶挺在重庆的经历,可称为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缩影。
1942年1月3日,叶挺在军统特务的押送下,乘机由桂林来到重庆。最初他被软禁在望龙门22号,不久移至江北某处的秘密监狱,后来被转押到白公馆和蒋家院子秘密囚室。
被囚期间,叶挺在蒋家院子写下不朽的诗篇《囚歌》,诗歌强烈表达了他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憎恨和对自由的热烈向往,展示了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崇高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以及为革命奋斗到底的精神。
经中共中央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获释。出狱次日,他即致电党中央申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电报发出的第二天,党中央便给叶挺回了电报,批准了他的申请。
1946年4月8日,在飞赴延安途中,叶挺因飞机失事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
对叶挺的革命生涯,周恩来高度评价:“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郭沫若在缅怀叶挺时说:“我敬仰希夷,事实上他是我们的一位伟大精神的老师。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于横逆永不屈服;他又有透辟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在一切苦难之上。”
编辑/董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