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新炎专访 祖父赵世炎的求真精神影响我一生

2024-11-25胡婷

红岩春秋 2024年10期

赵新炎从未见过祖父赵世炎。97年前,年仅26岁的赵世炎以“志士不辞牺牲”的豪迈气概,发出“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的怒吼,英勇就义。

虽然祖父牺牲多年,但他的革命精神却一直影响着赵新炎。从赵新炎记事起,父母、祖母都反复告诉他:“你的祖父是一名烈士,你要牢牢记住这件事。”

赵新炎清楚地记得,幼时有一次母亲带他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母亲对他说:“你知道吗?这里面还有你爷爷。”当时的赵新炎并不理解,只是在心里疑问:“这是块石头,爷爷怎么会在里面?”然而,看到母亲说话时异常严肃又饱含情感的表情,他便把这件事牢牢记在了心里。

直到上小学后,赵新炎才真正懂得母亲这句话的含义“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个象征,是为了纪念无数已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立的。祖父也是其中之一。”随着年岁渐长,青少年时期的赵新炎已十分详细地了解了祖父的生平,深受触动。

赵世炎4岁入私塾,从小便受学堂老师和二哥赵世珏进步思想的影响,在心中埋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1915年,14岁的赵世炎离开故乡和亲人,北上求学。其间,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结识了李大钊等人,并加入进步青年社团——少年中国学会,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深入探索。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世炎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旅法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真理,从而确立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仰。在法国,赵世炎与周恩来等人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后,赵世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大罢工,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7年,由于叛徒出卖,赵世炎不幸被捕牺牲,结束了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对于祖父的革命生涯,赵新炎曾感到不可思议:“我很难想象,包括祖父在内的这样一批年轻的革命者,他们为寻找救亡图存之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直到找到他们心中认定的真理,并一直坚持、英勇作战,哪怕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为解答疑惑,赵新炎曾多次回到家乡重庆酉阳,在这个祖父走上求学与革命道路的地方深刻体悟祖父求学求知的铿锵步伐。

从祖父战友后人的口中,赵新炎了解到祖父在革命事业中一丝不苟、严谨周密的工作作风和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从关于祖父的书籍以及祖父写下的文章中,赵新炎仿佛看到祖父“态度和眼神里,坚定的意志和献身的精神”。祖父使用过的笔名“乐生”也展示着他看尽世态炎凉仍乐此一生的乐观豁达。

祖父的形象在赵新炎的心中愈渐清晰饱满,他的疑问慢慢有了答案,“我从他身上学到最重要的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赵世炎追求真理、献身革命,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这种求真精神同样激励着赵新炎,影响了他一生。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绝大部分英烈,甚至连名字都已不可考。”赵新炎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希望新时代的青年不负先烈遗志,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编辑/董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