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感量:促进学生量感生成

2024-11-22张丽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1期

与“数感”“空间观念”相同,量感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量”,涉及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货币等。量感简单地说就是对量的一种直觉、感悟。类似于“空间感”“方向感”,量感是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大小关系等的一种直感、判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维感量,以感量培养学生的量感、发展学生的量感。

一、丰富学生的经验,扎实量的根本

“量”广泛地存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作为教师,要唤醒、激活学生生活中关于“量”的一些经验,促进学生对量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发展、提升学生的量的经验。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感量。只有充分地、多维度地感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量感的生成。

在生活中感量,是学生感量的主要方式,是学生感量的源头活水。学生所学习的几乎所有的量,都能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探寻到。如教学《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中呈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在商场、超市购物的场景,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等。但这样的一种“图文结合式”的素材,毕竟是一种静态的素材,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纸笔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但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更难以让学生形成量感。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走进超市、商场,在家长的陪伴下去尝试购物,并计算收银员需要收的钱、找回的钱等。实际购物中,学生会获得一种积极的“购物体验”,如熟悉常见商品尤其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商品的价格,积极地进行元、角、分之间的转化,学会货比三家,学会看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这样的一些素养,是学生实践“元、角、分”等相关知识所必备的素养。实践过程中,学生拿着商品,并用货币购买商品,就能形成“多少钱购买多少东西”的常见量感。这种量感,既让学生熟悉了相关物品的单价,进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让学生熟练掌握了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购买商品的总价等,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量感的建立与学生的主体经验相关。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板块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经验、扎实学生的量感。作为教师,不仅要积极弘扬、推动学生的正向经验迁移,而且要警惕学生的负面经验、负向经验的干扰。在感量中丰富学生的感量经验,能开启学生的量感体验,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与自我经验的对接、勾连。

二、强化学生的表象,建立量的标准

在引导学生感量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让学生随意地、无序地去感量,那样的话,难以形成量感。引导学生感量,主要是要让学生建立量的印象、强化量的表象、建立量感的标准。一般来说,学生首先需要建立“单位量标准”,其次需要建立“参照量标准”,再次需要建立“累积量标准”。通过这样的量的标准的建立,让学生对量的认识、把握趋于稳定。

例如,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建立“单位量”“参照量”“累积量”的表象。一是教材中典型的素材,如田字格、图钉等,让学生建立“单位厘米”的表象,形成“单位厘米”的概念;二是应用学生生活中的相关素材、资源等,如学生的数学书、铅笔盒、一拃等,引导学生建立“标准量”的表象,形成“标准量”的概念;三是融通教材、生活、网络中的相关课程资源、素材等,引导学生认识“累积量”,建立“累积量”的概念,如引导学生认识“一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一把椅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等。通过“单位量”“标准量”“累积量”的表象的建立,能有效增强学生对“厘米”概念的把握。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应用自身建立的“单位量”“参照量”“累积量”去测量。通过测量,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测量”的本质,即“测量对象中包含多少测量单位”。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认识“测量工具”的本质,即“若干个测量单位的集结”。有了量的标准,教师就能引导学生应用这些标准(包括单位量、参照量和累积量)去进行比画、拼摆、测算等相关的测量、计量活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经历测量工具的创造、制造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对测量的过程性感悟,深化学生对测量活动的本质性认知。

学生量感的建立需要一定的依托、支撑、支持,而“单位量”“参照量”“累积量”等就是不同层次的“标准量”。这些“标准量”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彰显数学育人价值。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标准量的结果,更要引导学生经历标准量的产生过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单位量”、创造“测量工具”、创造“参照量”,在量的累加、叠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三、催生学生的创造,引领量的实践

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生活量感,更要发展、提升学生的生活量感,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从生活量感到数学量感的进阶。从生活量感走向数学量感,说到底就是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活动,这有助于催生学生关于量的思维、想象,能引领学生量的测量实践。在量的测量实践中,实现对测量工具、测量方式方法等的建构以及创造。

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创造、制造测量工具;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借助测量工具进行实践测量。实践证明,无论是测量工具的创造还是测量工具的应用,都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都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了“1°小角”的单位表象之后,设计了一项测量“角的大小”的活动。活动中,学生用“1°小角”连续性地测量,由此催生了学生将若干“1°小角”串接起来的想法。由此,学生建构了“量角器”的雏形。借助这样的一个地道的、草根化的量角器,学生测量角感觉方便了很多。在此,有学生提议,在量角器的两侧分别标注刻度线和数字。如此,就完全做成了一个科学性意义上的“量角器”。借助科学性的量角器雏形,学生展开了丰富性、多元性的测量实践。如有学生每一次都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有学生从量角器的任意一个刻度线开始测量,有学生从量角器的左端开始测量、有学生从量角器的右端开始测量,等等。通过丰富性、多样性的测量角的大小的活动,学生能直观感知到哪些角小于90°,哪些角大于90°,能估算出角的度数的大小,等等。这样的一种对角的性质、角的大小的定性和定量认知,就是一种关于“角的大小”的量感。

催生学生的创造,关键是要驱动学生创造的动能。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测量角的工具的创造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唤醒、激活学生的测量经验,将学生的测量经验与数学新知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勾连搭配。作为教师,要凸显学生对量角器创造过程的感悟,通过这种感悟,催生学生对“测量”“测量工具”的本质感悟。

量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量、测量量、思考量、想象量,从而帮助学生不断累积、不断发展、不断提升自我的量感。良好的量感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量的估测、估算、实测、实算等活动,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量的把握,让量感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永安小学)

(责任编辑 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