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戒严青边口

2024-11-22刘媛

文史月刊 2024年11期

青边口是明长城宣府镇的关隘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青边口村,毗邻张家口市崇礼区。

在明长城“九边”的体系里,青边口隶属于宣府巡道分辖中路,而中路又是宣府镇的命脉所在。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本路在镇城之北,依山为边,盖镇城北面之藩篱也。自东胜、兴和废,弃地二百余里,故今分地与虏止隔一墙,而墙非高坚可登陴拒堵者。未款前,散夷时且逾之邀行旅矣,大举入犯固倏忽甚易也。本路参将驻扎葛峪堡,所辖十一城堡,为守备二,操守六,防守三。内葛峪、大小白阳、羊房、青边、赵川、常峪、龙门城、金家庄俱极冲,龙门关、三岔口稍次之。俱密迩边境,近已悉议砖包,渐称完固。”

青边口长城

上段文献中提及的“镇城”,指宣府镇的镇城,遗址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宣化古城。“款”指隆庆年四年到五年间(1570—1571),明朝与蒙元政权签署的和平贸易议定,后世称这一历史事件为“隆庆议和”或“隆庆和议”,由此开启了明蒙之间难得的和平时期。终明一朝,明蒙双方战事纷争200多年,只有这段时期罢兵互市消停了50余年。上段文献中提及的“东胜、兴和废,弃地二百余里”,指的是明朝初期建都在今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在今阴山一线设置有东胜卫、兴和卫等,所控制的北部疆域直达草原大漠深处。但没过几年,这些卫所被陆续撤销或者内迁,所控制的大片疆土被放弃,大明北部边境线向南缩回了近200公里,青边口所在的位置,也从普通地方变为大明边境。明成祖朱棣奉行“天子守国门”,把大明的首都北迁到了今北京市,所以就开始在包括青边口在内的北部边境大规模修筑长城,而宣府镇与京城近在咫尺,就此成为京城门户,青边口随即也成了边防要地。清乾隆八年(1743年)编的《宣化府志》记载:“青边实内外戒严之地,且逼近镇城。”位于宣府镇城以北仅20公里处的青边口,作为宣府镇城的门户,对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青边口堡图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青边口堡图说

关于青边口的建置、驻军、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青边口堡图说”有如下记载:“本堡东领常峪,建置岁月亦与常峪同,而冲要更甚。相沿土筑,万历九年始砌以砖石。周二里三百一十步,高三丈五尺。设操守官一员,分边一十九里三分。边墩一十七座,火路墩一十七座,墩空堪骑乘者十座,而极冲者滴水崖、北嘴沟、曲丁、宁远四座也。所领见在官军二百四十员、名,马六十九匹。本堡沿边山形中断,故曰青边口。口外若段木嘴、三道川、回回墓、马头山诸处,皆三娘子部落驻牧。临口依平地为墙,迤北沟嵯相错,逼仄崎岖,虏酋亦以部落守之。盖内外戒严之地,为一路最冲,防御称不易云。”青边口堡的墙体最初是土夯,直到万历九年(1581年)才得以砖包。因建在山梁凹处,南北都是缓坡,地形地貌易攻难守,防御并不容易,所以又在关口陆续修筑了两道堑壕和四道边墙,形成“三边三墙、九门九关”的边塞重关格局,被称为“极冲”,从而成为了“内外戒严之地”。

上段文献中提及的“三娘子”,指尽力促成了“隆庆和议”的蒙元首领俺答汗的“钟金哈屯”(蒙语,大体意思相当于“名叫钟金的贵妃”),她与俺答汗一起,联合执掌明蒙之间的茶马互市边贸事宜,被大明封为忠顺夫人,维护长城沿线的边贸互市一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直到今天,三娘子依然深受蒙汉两族人民的爱戴,她的故事在长城内外广为流传,不但草原上有多座三娘子庙,青边口附近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内,也修有三娘子庙。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葛峪堡图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葛峪堡图说

青边口与蒙元部落只隔着一道长城,但墙内和墙外是不同的世界。青边口内是大明的驻军,仅一墙之隔就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长城内外紧紧张张打打杀杀了130多年,只有“隆庆和议”之后,明蒙之间才迎来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贸易时期。青边口及附近成了马市口岸通商之地后,各种人员马匹车辆物资熙熙攘攘来来往往,这一带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后来,随着万里茶道的“张库大道”兴起,青边口正处于通往蒙古高原的关键位置,其主要价值作用从军事转移到了外贸服务业,青边口附近的张家口成了宣府镇的经贸门户,这种战略重要性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直到清末民国时期,而今张家口的大境门长城即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贸易繁荣的地方自然容易繁华起来,作为蒙汉之间长期贸易之地,青边口一带产生了很多富商的传奇故事。村里迄今遗留有几处精美的清代宅院,为清初来自山西的李姓商人所修,李家在青边口靠着边贸发家,富甲一方后就修筑起了宅院。长城沿线但凡开辟了马市贸易口岸的城堡里,无一例外地迅速发展出了各种精美的食物,修建了各式精美的宅邸等,有的特色美食如今成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精美的宅院也一直保留到今天,这样的例子在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北部很常见。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常峪口图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常峪口图说

前文“本堡东领常峪,建置岁月亦与常峪同”中的“常峪”即“常峪口”,在青边口以东7公里处,都是明宣德五年(1430年)创建,今有同名村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关于常峪口的记载有:“本堡临边,有柳河,发源大白阳之北三十里,西流入口,镇城樵采灌溉胥资焉。建置岁时与葛峪同,而冲险过之。历经修筑,至万历十五年始砖包焉。周三里一十三步四尺,高三丈五尺。设操守官一员,分边一十三里三分,边墩一十六座,火路墩七座。所领见在官军二百二十五员、名,马八十四匹。”常峪口附近的黄草滩、骆驼鞍等处都是地势险要的“极冲”,尤其壩口更为关键,所以在壩口内建设了常峪口堡来扼守。壩口之外附近还有靖边城、晾马台、兔鹘崖,都是从前的故城,蒙元的首领青把都等率领部落驻牧。虽然已经在隆庆年间双方议和,但毕竟是边境线上,还要防备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所以这一带一直保持着严密防守的状态。

常峪堡附近还有葛峪堡,遗址位于今张家口桥东区葛峪堡村。《大清一统志》记载,葛峪堡“其西七里有常峪堡,又西二十里有青边口堡,皆明宣德中置,周三里有奇。又西二十里有羊房堡,北去边墙十里,与张家口接壤,明成化元年筑,周二里有奇。顺治八年三堡皆并入葛峪堡”。也就是说,青边口堡、常峪堡、羊房堡、葛峪堡为同一条长城防线上的4个军堡。《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记载葛峪堡“创自宣德五年,嘉靖四十三年增修,万历六年砖包。周四里二百五十二步,高三丈五尺。其地四山壁立,路径崎岖,峪中曾产葛,故名葛峪。原设守备一员,复置参将驻扎于此,以其适一路之中,便调度也。分边一十三里有奇,边墩二十座,火路墩一十六座。除援兵外,守备所领见在官军五百四十七员、名,马二百一十五匹。墩台如预筑、镇虏等处最冲。边外东北有兴和、靖边等城,西北有东胜卫所等城,皆中国故地,见今青把都等酋驻牧,山嵯间隔,了望甚难,所当戒备非直一二冲口已也。练兵设防,是在将领得人耳”。这段文献中再次提及明太祖朱元璋之后北方边境线的兴和、靖边,东胜卫等“中国故地”后来成了“弃地”,所以葛峪堡与青边口后来同样都成了大明边境线。

葛峪堡遗址

青边口一带的长城是石块修的,沿着山脊蜿蜒起伏,虽然年久失修多处坍塌,但仍不失其宏大气魄。不光明代在青边口一带修筑严密的长城设施,早在战国时期,这一带就开始修长城。先是有战国的赵长城,再后是秦、汉时期,还有北魏、北齐时期也在此修长城。到了现代,青边口依然是军事要地。抗战期间,冯玉祥、宋哲元二位将军率部在此,凭借长城这一古老屏障抗击日军,当年中国军队修筑的防御工事依然保留至今。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开国少将段苏权将军,也曾把他的前线指挥部设在青边口,如今指挥部旧址尚完好。而如今的青边口村、葛峪堡村、常峪堡,均成了平和安宁的村落,不时有人来此游览长城、凭吊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