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教室环境的特点分析
2024-11-22叶伟生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和事实之间的相互作用去主动地创造和组织知识,并不断地将新知识同已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获得新的经验。学生通过经验与环境的“互动”来学习,这里的“互动”不仅是语言的交流,还指人与物质材料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学生应该接触许多具体的材料,教室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课程资源等,以便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周围的一切事物创设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意义的建构的教室环境。
笔者曾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海外培训学习,参观了美国纽约市12所公立中小学,发现美国的中小学教室环境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的教室里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室的墙上和展板上用卡纸或海报纸罗列了各种知识点、学习方法和班级规则等。为什么中小学教室会布置成这样?这样的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师生与教室的空间关系让教师对教室有更大的自主权
美国中小学的教师实行“驻班制”。其中小学教师实行“包班制”,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和社会由1~2位老师任教,教室也是教师的办公室。中学实行学生“走班制”,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表在不同的教室上课,而科任教师的教室是固定的。许多教室以教师的名字命名,教师会结合所教学科用心地布置教室,使教室里体现丰富的学科特色(如图1)。教学低年级的教师会将教室布置得温馨舒适,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教学高年级的教师会将教室布置得更具“知识味”,让学生在教室里能找到支持自己进行某门学科学习的工具、资料和方法。教师对教室空间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努力营造一种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更自由地发展。学生得益于教师对学习空间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支持,从而更好地学习。
学生也有自己固定的空间,就是教室外走廊上一个个带锁的柜子,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私人物品放到柜子里(如图2)。比如早上将自己的外套放到柜子里,课间休息时,到柜子里更换下节课的资料。在长岛美诺拉中学(Mineola Middle School),笔者还看到一个柜子门上用透明胶粘着一些糖果和一张纸片,纸片上面写着来自朋友的生日祝福(如图3)。
二、丰富的物质资源使得教室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室里的课程资源包括的种类很多,其中教学用具、书籍等物质资源为开放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笔者参观的学校教室前方是白板,中间是可以投影或直接书写的电子屏,黑板和粉笔已经不再使用。一些教室还配备了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基本都有图书角,为了给学生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有些教室铺了小地毯,放了沙发椅。教室靠墙处有一排排的柜子,根据教学需要放置各种工具书、学具和档案夹等。
中学的教室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在纽约布朗克斯高中(The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的生物教室里,中间有6张大操作台,操作台旁边还有鱼缸和鸟笼,分别养着鱼和鸟。教室靠墙处有一排电脑,学生可以到电脑上查找资料和独立完成作业(如图4、图5)。在长岛美诺拉中学的数学教室里有一排柜子,里面有各种不同的数学学具。学生围坐在六边形的桌子边使用平板电脑进行上课,为了方便计算,课桌上可以直接用白板笔书写。在练习环节,学生用平板电脑登录可汗学院的题库完成练习,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不同进度或难度的题目,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在科学教室里,学生戴着3D眼镜观看关于心脏构造的视频和植物生长的视频,这些视频通过3D(三维)展示显得非常直观和真实。另外一间科学教室里,学生正在使用镊子从杂物中挑选出细小动物的骨骼模型。
走进许多教室,就像进了小型图书馆、实验室。书架上有多套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各种参考资料,便于立即查阅。各种教具、学具就在学生的身旁,只要需要,可以马上拿过来操作(如图6)。从教室里的物品可以发现,纽约市许多中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是多样的,获得知识的渠道是丰富的。他们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还可以通过上网学习以及通过观察实物或操作学具学习。
三、教室里的墙壁文化让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笔者所参观的中小学校、教室四周墙壁贴着颜色鲜艳的卡纸和海报纸,有的展示学科的基本知识,有的展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有的展示学生的作业,着实令人眼花缭乱。进行简单分析后,发现了一些相同的特点。
(一)展示规则和理念。
许多教室里张贴学校的教育理念。汉密尔顿学校(Hamilton School)特别关注培养学生八个方面的品质:自制力、坚韧、同情、团结、服务、正义、谦卑、耐心。这些关键词,不仅出现在教室走廊上,而且张贴在教室里。理念落实还得看执行,汉密尔顿学校的校长主动邀请参访者进入教室观课的时候,会主动提醒大家寻找这些品质在课堂哪些地方得以体现并记录下来。由此看出,该学校对学生上述品质的培养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求全校师生都努力去实践。
在美国的不同学科教室里,可以看到粘贴着不同的“教室规则”。许多规则是教师和学生协商制定的,它们往往通过关键词、卡通或图示等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呈现。
音乐教室里的教室规则是这样写的:
做出有助于自己和他人学习的决策。小心使用工具和材料。仅在被要求时发言、唱歌和演奏。立即遵循所有指示。考虑他人,保持友善。
在计算机教室里,有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教室规则。
在课前:前往你的指定座位,将你的背包放在椅子背上,登录你的账户。如果需要上厕所,请举手索取通行证。
在课堂上:对任务保持专注,听从老师的指示。如果你的学习涉及音频文件,请使用你的个人耳机;如果需要帮助,请寻求帮助。
课堂结束时:如果你提前完成,可以回顾你的学习过程;整理你的文件夹,保存你的资料;检查你的成果,退出账户。
制定的规则张贴在醒目的位置,学生明白自己进入教室后需要遵守哪些约定,教师也省去了对学生的反复提醒。
一些教室展示了学习评分规则:课堂作业30%,测试和小测验25%,家庭作业20%,评估10%,品格15%。从评分规则看,注重过程性评价,测试成绩仅占25%。把评分规则张贴出来可以随时提醒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
(二)张贴激励语。
在一些教室里还张贴了许多激励学生努力去尝试、思考和挑战自己的话语。比如:
如果你从不去尝试,你就永远不会知道。相信自己,你能做到。梦想不是等待,而是需要为之努力的……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不害怕犯错,鼓励彼此去冒险,教室里贴着关于正确认识错误文化的宣传语。比如:
错误文化:一个让我们感到安全的环境,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在我们的教室里是这样的:我们知道错误是学习的正常组成部分,我们支持互相帮助学习,我们鼓励彼此去冒险,我们给彼此思考的时间,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会问问题,我们绝不能打倒另一个人,我们庆祝进步的成功,我们知道错误使我们强大。
这些宣传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充满自信和挑战自我,从而激起学生的勇气,使他们克服困难,勇敢向前。
(三)展示学习内容。
教室里包含的信息量越多,就越能尽快地帮助学生建立联系,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罗扎诺夫(Georgi Lozanov)博士认为:“周围环境中的视觉刺激材料能够下意识地登记在人们的头脑里,在随后的课程中受到激发时,能够有准备地等待提取……如果教室周围的视觉刺激材料足够丰富,即使学生并未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些视觉刺激材料上,他们的回忆信息量也会增加。”
知识的学习需要活动来建构,同时需要必要的记忆和练习。为了使学生每天能以少量的时间浏览某一阶段学科的主要知识、核心内容和重要的公式等,许多教师会将近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写在海报纸上或者使用一些其他方式。当你走进教室时,会发现教室是一个知识的世界。这些知识往往采用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图、表等方式呈现。数学教室内列出最近学习的公式、定理等重要内容,英语教室内有各种文体的写作概要,社会学教室内有历史大事记、历史人物的介绍及当前社会的热点事件,美术教室内有各种画派介绍,科学教室内有各种动物、植物谱系,等等。
美国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使用教师发的学习单学习,很少见到使用课本,这些贴在墙壁上的数学知识或许可以辅助这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图形的几种不同的变换方法:反射、翻转、轴对称、放大、平移和旋转,学生对这几种变换方法容易混淆,教师通过直观的方式在坐标轴上画图表示出来(如图7)。同底数幂运算的相关公式也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通过举例展示这部分内容(如图8)。将带分数和假分数互化的步骤写清楚(如图9),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忆和思考,慢慢就记住了这部分内容。这也是重复记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方法,在这里可以找到复习的内容。
(四)展示学习方法和策略。
如何通过知识学习获得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室文化在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方面能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在这些教室内,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方法以不同方式呈现,有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有一般的学习方法,有学科学习的策略,有科学探究的流程,甚至有解决具体问题的特殊方法。
学习技巧(如图10):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做好笔记,为每个科目保持一个有组织的笔记本。了解每项作业的目的,在课堂上提问。复习!复习!再复习!这可以帮助你记住80%的信息。为每天的学习安排一个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学习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下。不要在考试前一晚连续学习数小时。每天都要学习一点。
通过列表的方式呈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图11):制作表格、列个清单、画图、表演、制作模型、找规律、写算式、从简单的相关问题入手、猜想和检查、倒推。其中一些策略在不同学科教学中都可能被用到,不仅对学生有帮助,对教师设计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E:\小教数学\24年9月小教数学\202478-42-001.jpg><E:\小教数学\24年9月小教数学\202478-42-014.jpg> 图10 图11
好的方法和策略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搭建脚手架,当遇到困难时,能够通过方法的引导,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五)展示学习成果。
教室内外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有读后感、项目学习报告、手工作品和优秀作业(如图12、图13)。在许多优秀作业的展板中,有关于作业的任务、标准和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特别强调评价量规,这样能使作业展览发挥更大的学习价值,学生能了解优秀在何处,以及不好的地方如何改进。
在长岛美诺拉中学的一间数学教室里,教师将学生学习的表现及时地反馈在一个表中,学生的姓名写在便利贴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贴在对应的位置(如图14)。
及时的评价和展示,既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将优秀的学习成果分享给更多的学生,成为很好的学习资源。同时,来自同伴的榜样作用,能鼓励更多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学生的学习需要布置教室,不仅关注知识的习得、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还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自制力、意志力、荣誉感等。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课业学习、人格健全起到重要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创设美好的教室环境、建设和谐的教室文化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实验学校) J